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在阅读中将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学习和学习后的书写相结合,不但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和写本身是相通的,通过写可以巩固读的内容,以读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写作,阅读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资源的积累,便于深入写作。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本来就很缺乏,写作方面的能力也需要提升,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读和写进行结合,可以更好地发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使得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加地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郭英 《考试周刊》2014,(86):37-37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相互转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是阅读的深化,阅读和写作怎样有效结合是语文老师应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转化与结合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97):49-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点以及难点部分。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应该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利用阅读与写作的相关性,增强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然而目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教学策略单一、教学指导具有盲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李春芹 《学周刊C版》2014,(5):169-169
本文从教师要深入研究语言学开始谈起.阐述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的意义,解读了循循善诱的方法.诠释了让学生认识观后感的独特性.分析了诗自肺腑出的真谛.最后以高效激发学习动力结尾。教海浩瀚.私人管窥。所得有限,分享同仁。敬请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师要深入研究语言学开始谈起,阐述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的意义,解读了循循善诱的方法,诠释了让学生认识观后感的独特性,分析了诗自肺腑出的真谛,最后以高效激发学习动力结尾。教海浩瀚,私人管窥,所得有限,分享同仁,敬请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语文是工具类学科的一种,就学科本身的特点来说就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储备与运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也逐渐显现出了其人文性和实践性特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经验。基于此,本文以以读促写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以读促写的价值,之后对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小学生的真实学情,对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策略展开习作教学进行讨论,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白雪 《成长》2021,(2):85-85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与写形式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热爱程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语句的积累和理解。读与写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因此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为学生提供学习...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侧重点: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虽然从概念上来讲二者是独立存在的,但是放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读"和"写"一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在农村这些偏远地区,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环节仍旧没有有效结合,以致于语文教学效率偏低。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读与写教学的现状入手,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阅读和写作具备相辅相成的关系,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即以读促写,可显著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在加强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分析了以读促写的价值,探讨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提出了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以读促写的有效措施,以供参...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语文,像看书和写字。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阅读。而语文课程则是教会我们识字、写字、读书、看报,等等,这些需要由最开始的语文基础来完成。相对的,我们都明白小学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是为以后学习语文、使用语言文字打基础的。刚开始接触语文时,首先学习的是拼音,像a、o、e等,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从最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最简单的字,然后慢慢地会写字,写一段话,而到了高年级时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会让他们大量地读、写文章,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主要讨论小学语文读与写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成为近些年的发展主流。结合小学阶段的教学效果分析来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当前阶段写出优秀的文章,在写作阶段,学生缺乏素材积累,写作技巧和修辞方式使用不熟练,就会导致整篇文章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就需要在阅读教学阶段开展以读促写,帮助学生积累各种类型的阅读素材,细化分析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情感表达技巧,从而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实际小学语文课堂中,有大部分教师始终将讲课重点放到生字词、背诵等基础知识上,忽视了对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影响语文能力的发展。阅读和写作才是语文学科的重点组成部分,在语文学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是单独的而是一个整体性、连贯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两者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近几年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怎么更为有效地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真正做到通过阅读促进写作,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不足,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利用丰富的阅读让其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体会生活、情感,经历不同的人生,可提高其写作水平。基于此,将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教育领域随着专业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在近年来提出了很多创新型的教学方式。经过多方统计和收集,我们发现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方面,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写出符合他们年龄段的优美文字,在写作中仍有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观察和生活素材,而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平淡乏味。其实在阅读时,不难发现语文素材中拥有着大量的语言技巧和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没有机会看到或感受到的东西,因此,教师应以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力,然后根据在阅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素材来写作,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直接体现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词语的应用、文章的构思等,都直接反应了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小学阶段的作文相对较为简单,也是写作的基础阶段,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获取一定的写作灵感,由于学生写作经验有限,在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以写促读,以读悟写的教学目的,本文主要探索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16.
张晓倩 《广西教育》2012,(17):68-69
朗读是通过音调、语气、节奏等变化将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成融感情于其中的有声语言,是信息加工、处理与输出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口、脑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文本美读是在理解和品味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地朗读,是朗读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听读说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它们是密切结合而并存的,是相互依赖而起作用的。在语文教学中,这四个方面应合理安排,有机结合,切不可轻视或偏废某一方面,从而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上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和水平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阅读与写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阅读与写作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当中,助力教师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读促写是当前教育环境中比较受小学语文教师欢迎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淀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今后写作中可以下笔如有神,帮助学生攻克写作这一大难关。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如何做到以读促写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阅读是采集信息的过程,是积累词句的过程;写作则是将脑中词汇进行再加工的过程。胸中有词,笔下才能生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平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思想,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同样重要的。并且,读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的。读是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吸收,而写就是学生理解的表达。只有有了吸收的过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