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上看到芦山地震消息的时候,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收拾背包,赶到灾区采访.竟忘了我已离开记者岗位两年,而此刻自己身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可见职业习惯对人的影响该有多么的深远. 喟然长叹一声,不停地浏览网上消息,搜寻并关注着昔日同事的微博,追寻他们采访的脚步,渐从中找到了感同身受的感觉.那是一种深刻的刺痛,仿佛回到了5年前的汶川.  相似文献   

2.
坚守到最后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虽然身在外地采访,还是积极委托同事向灾区捐款。5月20日下午4点半从廊坊采访回来,刚到家门便接到自愿报名去汶川地震灾区采访的电话,自己不顾连续多日出差的疲惫,坚定的报了名。我是在26日下午6点接到去四川地震灾区采访通知的,由于母亲身体最近一直不太好,春节期间因高血压曾经晕倒,  相似文献   

3.
李鹏 《中国广播》2013,(9):20-21
4月30日晚上,我们接到通知,要求我国芦山地震灾区支援在前线已经忙碌了多天的国家应急广播的工作人员。我们既激动又紧张。我们通过应急广播的官方微博全面了解了国家应急广播电台在芦山的播音工作,以及其所在的环境和之前播出的节目。国家应急广播通过官方微博这种方式图文直播节目内容。让我们眼前一亮。对于关心芦山,火情的听众来说,无疑是又增加了一条了解芦山地震救灾情况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李涛 《中国广播》2008,(7):9-15
如果要我总结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五天的行程,可以说是:行动、行动、再行动。在采访中,我们往往不知道下一个地点要到哪里,但我们知道总理心中有一个坚定而明确的大目标,就是灾区、重灾区、灾区人民。  相似文献   

5.
《新闻三昧》2013,(5):19
【题记】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如今,随着救援工作的逐渐结束,灾后重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4月底至5月初,多位全国劳模也通过《当代劳模》编辑部及中工网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人民送上祝福和问候。  相似文献   

6.
何东 《中国广播》2013,(9):18-19
从5·12到4·20,从汶川到芦山,短短5年时间之内,四川经历了两次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广播,为抗震救灾指引着方向,为灾区群众送来了温暖。第一,第一时间反应,应急广播组建。由于在5·12汶川地震中有过应急广播的实践,这次芦山地震一发生,  相似文献   

7.
5年前,四川汶川地震,芦山也是重灾县之一。这次当地7.0级地震,地动山摇。而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56个小时,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帐篷直播间里正式开播。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人民没有感到孤独;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的人民没有感到无助;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群众心里一直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8.
图说     
(新华社照片,芦山)2013年4月21日,“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芦山县城供电供水全部中断,为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地震发生第二天,四川省电力公司首次将大型充电车投入到抢险救灾现场,免费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手机充电服务。据了解,该充电车可以同时为1000部手机或手机电池充电,极大地解决了灾区各方人员的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今年四月的芦山地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台不断积累突发应急事件的报道经验,并做出了许多尝试,尤其是芦山应急电台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采用特定频率,对灾区民众定点、定向播出。在一个多月的播出运行中,基本实现了为灾区群众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为当地政府提供信息发布支持的目标,完成了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梁泽方 《新闻世界》2013,(12):145-146
四川卫视的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全面。本文通过对四川卫视"4·20雅安芦山地震"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在自然灾害报道上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在得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消息后,我就对这一事件高度关注. 1998年张北地震发生,我到震区采访,感受过-30℃的低温;长江抗洪救灾,我曾远赴湖北,江西灾区,进行过20多天的采访.当然,我知道,要采访大地震如此重大的灾难,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甚至最坏的打算.  相似文献   

12.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温州都市报社作为浙江东南部的主要都市综合性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启动快速反应机制,赶赴灾区,从温州元素着手,力求以新闻服务灾区,赢得了读者好评。走近现场快速挺进灾区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当天下午4点,特派记者卢俊敏、蒋超搭乘飞机赶赴灾区报道灾情,寻找地震中的温州元素,并寻  相似文献   

13.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我作为中国黄河台国内台总监按照台领导的指示,带队赴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期间,耳闻目睹了抗震救灾中的许多感人事迹。救死扶伤的哥的姐这次在灾区采访,我们经常打着出租车奔波于灾区各个采访点,结识了不少出租车司机,赵辉是  相似文献   

14.
芦山地震发生之后,我们中宣部的相关领导去灾区的时候,到应急电台的帐篷里面,看到了应急广播开展的工作情况,确实感到应急广播贴近灾区的实际,贴近当地百姓的需求,受到了广泛的信赖。尤其是灾区的大喇叭,听着让人感到很踏实、很温暖。我们的广播记者克眼网难、不怕危险、连续奋战,让人感佩。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8时零5分,四川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政府科学、有序地组织施救,社会广泛动员参与,灾区人民努力自救。我们一定有信心,也肯定能够打赢芦山抗震救灾这场特殊的战役。地震使四川雅安档案系统受到重创。全市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受损,受损面积达1.14万平方米,受损设备设施214台套,初步估计经济损失为3280万元。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灾区的档案干部表现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个档案工作者崇高的职业精神。芦山县档案局局长李富民在危难时主动向县委请缨,为救援直升机导航,不幸被飞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14,(10):I0001-I0001
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强烈地震。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支持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广播电台、芦山广播电台联合开办“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4月22日,“芦山应急电台”在帐篷里开播:4月25日,“芦山应急电台”在宝兴开办分台。应急电台针对灾区民众及救援人员等进行定制化、点对点、全方位的实用信息实时播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市报人》2013,(7):47-47
各会员单位: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众多会员报社也迅速行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高度关切,竭力支持雅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雅安有灾,中国有爱。为帮助雅安地震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在此,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向各会员单位发出以下倡议:  相似文献   

18.
谎言你在什么地方?在成都军区大院的帐篷里。有吃的、喝的吗?没问题,伙食好得很!没紧要的事,就别乱跑了。好,这几天我一直在这里。……这是6月8日傍晚,在地震灾区采访的第26天,我与远在江苏的母亲的通话,我不得不用一个个的谎言,宽慰老人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相比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我国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以微博为主的自媒体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救灾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支持。此外,新闻媒体对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专业化,更加成熟,在采访与报道中更加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在本次芦山地震中的信息暴露出依然存在虚假新闻、不尊重采访对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四川档案》2013,(2):6-6
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在了解四川芦山“4·20”地震档案系统受灾情况后,请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转达中央办公厅对地震灾区档案工作者及其家属的慰问,同时要求有关档案部门认真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