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村落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村庄的整体性贫困与村落公共空间的衰落相互嵌结。当前,以农民个体和家户为主要扶持对象的精准扶贫实践和以技术治理为主的政策落实方式,使许多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屡遭执行困境和落实偏差。以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为主的"整村扶贫"的日常实践忽视了村落社会"组织衰落"的短板,因缺乏与村落公共平台的衔接以及村民的社会性参与,导致扶贫"内卷化",进而加剧了农民原子化、村落离散化、村庄共同体瓦解甚至"村落终结"的趋势。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研究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治理之间的关联机制能够在理论上承接并形成本土化的公共空间理论,在政策和实践层面深化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3.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城乡结合部”亦称“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4.
《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利用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村庄教育变迁的个案。该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指出,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力量,村落中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传统,显示出在地色彩,直到现在还处于本土与西洋、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地方等多重张力的网络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5.
豫中沟村民间信仰复苏后,形成了结构明显的圈层体系,村民通过对关帝的祭拜把集体仪式嵌入到村庄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仪式传达、规范与重申,人们感受到村庄共同体的存在,并产生出新的基层权威,形成了功能强大的结构体系。家庭、村落到村落之间逐渐形成共同的信仰网络,这种信仰体系型塑着村庄中的公共的生活空间,构造村民的本体性价值,让人们延续着生命的意义感,并整合起村落共同体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村庄为莫言的文学创作开启了创造性的文学视角。莫言以村庄为书写对象,借以独特的村庄叙事手法成功的塑造了"高密东北乡"文学村落,利于他对中国民间、历史与当下进行现代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但村庄整治工程实施以来在整治工程启动、村民权益保障、村落人文特色保护、民居规格设置、民居改建经济能力支撑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各基层地方政府必须切实立足于农村实际,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统一村民对村庄整治的认识,科学编制村域整治规划,合理设定整治工程时序,注重村民权益与村落人文特色保护,出台科学帮扶政策,顺利解决村庄整治难题。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对其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计量地理学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汾河流域164个传统村庄为例,对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分布形成了以晋中市为核心的高密度区和位于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的双核心次密度区;在市域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集中且以聚集为主,分布于晋中、临汾、吕梁三市;汾河流域三大分区传统村落分布不均且呈现集中分布态势,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其次是下游地区;汾河流域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可达性整体水平较高且差异较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联系和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村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农民阶层分化,这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建设提出了挑战,认识农民阶层分化给村庄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非常必要,这从一个侧面有助于我们的村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徽州村落视野中的生态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古民居自然村落在择址和建筑方面都经慎重考勘与仔细运作,较早认识到影响居住的各种生态因素和环境对健康成长的关系。本文以文化学的方法,从生态学的角度,鸟瞰徽州村庄的聚落形态,对村落环境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界限越来越广阔,大片农田相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高的楼房和越来越繁华的商业区.尽管城市扩张改变了城郊村落的面貌,也改变了城市的布局,但是原本的村落社会组织关系等内在层面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都市村庄"便日渐成为镶嵌在城市茫茫大海中的一个个孤岛.本文通过对郑州市某个"都市村庄"的调查研究,包括乡民人际关系、日常生活方式的演变等,展示出中原地区"都市村庄"正在经历的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黄浦江沿岸村落生活中的诸多民俗现象表明 ,不能仅以“家族村落”的理念来认识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形态。虽然这一地区的小型聚落大多数是由同姓家户所组成 ,但是由若干相邻聚落中所有异姓家户组成的集体才是这里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形式。在姻亲交往、土地制度、特殊职业和村庄对外势力等方面的传统习俗规范与文化心态 ,由于均牵涉到家庭之间的权益与地位关系 ,因而是我们掌握这一地区村落社会自治的情况时应当注意观察的事实对象。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人情现象与村庄性质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在对北方村落河村的人情现象进行人类学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建构性人情的概念;通过展现村庄的生活世界,勾勒出建构性人情的特征,如现世性、情感性和当地感等。这对当地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特别重要的非经济动力因素,建设现代村庄是培育农民现代化思想观念最重要的途径。在进行现代村庄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统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开展农村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是在社会建设反思阶段发展起来的理论概念,并成为当代社会建设的主题.村庄社会资本关注的是村民之间相互关系所构成的行动能力,与村庄公共物品生产具有密切关系.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村落资本的社会关系在属性、范围和结构方面发生了一些适应性的演变.村庄社会关系的"圈子性"特征所造成的网络封闭性,以及关系的变动性和理性化引起合作关系的不确定性,构成了资本运作的功能边界,也限制了社会合作的规模和能力.在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包括家族、姻亲、拟亲缘关系在内的制度资源需要得到挖掘和重视,农民自治组织的培育是资本再生产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6.
所谓流动家长会,即学校选择相对集中的村落,利用村校的场地,依次到各个村庄召开的家长会。  相似文献   

17.
对泉州农村四种类型中的社区进行个案研究,提出泉州出现“超级村庄”,分析了超级村庄的地理特点及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形成的原因.从注重村落的历史文化传承性、农村社区的合作体系、社区经济、和谐社会模式及参与式社区的构建等五方面阐述泉州农村社区构建路径的探讨意见,以期把农村区域内的村庄建成为繁荣和谐的农村新社区.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村庄建设与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特别重要的非经济动力因素,建设现代村庄是培育农民现代化思想观念最重要的途径。在进行现代村庄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统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开展农村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生存困境。以安徽池州为例,主要表现在村落自然衰落、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住房理念变迁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应建立"池州市传统村落信息管理平台",培养自觉保护意识,制定《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特色产业培育。  相似文献   

20.
天下第一刀     
中原腹地,人口众多,村落密集。即便是一座贫瘠小山,山脚也会聚集着几个小村庄。茅屋山就是这样一座只长茅草的贫瘠小山,山下的茅屋村就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可偏偏这个像茅草一样不起眼的小村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