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史诗问题"是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产物,它的学术观照的是将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文学传统与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西方文学传统之间展开比较,其间涉及两种不同文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中国学者或承认《诗经》中有史诗,或否定《诗经》中有史诗,从而呈现一种论争的态势,且一直延续到当下。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学术公案作一个梳理,探寻诸多学者给出各自解答的学理依据,检讨这一学术公案本身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与一般文学史书对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肯定了它们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1.文学转型与文学品格不管后来的人们或文学史家对新时期文学将持怎样的态度,给予怎样的评价,我们对新时期文学主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革命性贡献还是持肯定与乐观态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恢复和深入,文学题材的拓展与文学禁区的冲闯,评论观念和方法的开放与选择等等,都昭示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古文学观念何时发生,有许多探讨的方法,本文从分析文学主体和文学观念的联系入手,探讨了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殷商是一个宗教思想占主要地位的时代,“鬼治主义”是其文化特色,巫觋是其文化主体,所谓“诗言志”只是达到“神人以和”宗教目的的祭祀之乐的一个关目,独立的文学活动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观念也未能发生,西周重视人间世务,加强礼乐文化建设,明确提出“敬德保民”,人文精神得到发展,“诗”成为天子听政以“补察其政”的政教工具,文学观念在潜滋暗长,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学术解放,士成为文化学术的主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视西周以来的人文传统和文化典籍,以人文教化为基本内容的文学观念才得以产生出来,正是这种文学观念成为了中国的正统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魏晋玄言诗史上多持否定意见,我们觉得应该客观地认识这种历史现象,肯定其自身成就与对文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木星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版面费难题的破解呼唤评价机制、管理体制创新——关于学术:刊物版面费问题论争的述评》一文中指出,学术界对版面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持否定态度者认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危害严重,它催生学术腐败、影响学术诚信、助推学术虚假繁荣、情节严重者构成单位受贿罪。持肯定态度者认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合情合理合法,与学术腐败无关。  相似文献   

8.
要解决比较诗学史上重要课题中国有无史诗,相当重要的是从史诗的定义与所指来囿别区分。由于文学文体的替变,中国史诗逐渐消亡,这与中国文明从古代宗教核心向人文主义观念转型有关。《诗经》中关于英雄大禹的诗歌其实就是中国式的史诗,本文从甲骨文字中的有关记载与诗歌艺术的结合中,认为中国史诗从文体与观念上与西方古代史诗有所不同。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不同文明有自己不同的史诗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的观念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大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回答了"为什么要对大学的观念理性予以重视"和"大学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观念理性"两个问题。前者在于说明"大学的观念理性"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后者则从"育人为本"、"学术自由"、"社会担当"三个方面回答了大学应该确立和守持什么样的观念理性。  相似文献   

10.
蔡燕雁 《现代语文》2007,(10):21-22
近50年来,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按照辩证法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  相似文献   

11.
谈起隔代教育,不少论者往往是否定多于肯定,认为隔代教育利少弊多,不宜提倡。持这种观点者最重要的根据就是祖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失当,对孙辈娇惯溺  相似文献   

12.
王付永 《文教资料》2007,(35):89-90
殷商时的至上神称为"帝",西周及以后称之为"天",在至上神"天"的形成过程中,"帝"的出现是人们上帝观念由氏族神到"天"的神性观念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质的神性观念。在"天"的至上神观念形成过程中,神灵观念先由氏族神到"帝",然后扬弃了帝的神性观念,至此神性观念的确立也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信仰对象的基础不是由氏族神,而是由自然神信仰而来的"天"的至上神观念。这种转向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有着和西方哲学本体论思想不同的特点,这种区别从各自神神性观念的基础来理解,我们才能得出更令人满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近年来致力于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吸收现代系统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概括中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基础上,探索马克思主义狭义文学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之于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研究。本文则是作者试图把狭义文学系统论拓展为广义文学系统论,用来从中西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主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和规律。内容有三部分:一、肯定中国文学史宏观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肯定众多学术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同时着重对不同意见进行商榷;二、运用文学系统论的理论方法,从中西比较文学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主要有哪些特质;三、简略论述中国文学的特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统一、上述研究对于繁荣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15.
后代在文学领域内,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诗歌、散文、小说无不以摧璨的光芒照耀千古。唐代文学的成就不但使唐以后的文人墨客为之顶礼膜拜,而且也赢得了后世史家的一致肯定。不过,令人迷惑的是,在对有后一代文学的肯定中。史家们对初唐文学却是持否定态度的。游国恩先生等人所著的《中国文学史》称“唐初诗歌”“相反地齐梁诗风凭借帝王的势力还继续统治着诗坛”。①原中科院文学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认为唐初诗歌“仍是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唐初诗风不振”。②还有刘大杰先生所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引清人叶奖《原诗》中语称:“…  相似文献   

16.
关于8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多数人持否定意见,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一代人,他们中的绝多数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社会责任感缺乏的现象日趋严重,只注重个人利益,不顾他人、社会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源头,西周以下各学术文学流派无不受《周易》之影响。探讨《周易》的内在思维特色,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学创作、文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文化思潮,其主要特征是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肯定事物的差异性和相对性。在文论领域,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文学的历史性、复杂性来质疑文学的普遍性和规定性,突破了过去一元论的文学观念。但是,后现代主义对文学本质的拒绝以及对文学传统的否定容易转化为文学领域的虚无主义和毫无原则的实用主义,这一倾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是在对传统文学的否定中确立自身的,对传统文学的否定是五四新文学最重要的本质之一.五四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否定是对"自己以前的存在形式"的否定.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从诗三百篇到明清小说,从楚辞对诗歌形式的革新到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国文学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是这一质的飞跃前的量变的积累.外国文学的影响只能是一种不起根本性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受当前社会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课程的设置持否定和排斥态度.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强调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学教学只有与学生人文素质拓展、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人格铸造、情趣品位提高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最终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拓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