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方”字     
方子剑 《文教资料》2014,(35):17-18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方"字的本义为"併船也",但从"方"字出现的其他文献资料及辞书中,"方"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如果能够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进行比较,将形训和义训相结合,则能论证有关"方"字的合理解释,还原"方"字从本义向引申义转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左传》“尔何如!中寿,尔墓之木拱也!”中“拱”的训释,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争议。笔者通过考察后认为,“拱”作为表示事物大小的计量单位,虽可训作“两手合抱”之意,但所表直径应为十厘米左右大小,而并非表示“直径接近一米”。  相似文献   

3.
《炳烛而学》(不同选者拟有不同的题目)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是广大中学师生所熟悉的一个文言片段。文段中的"烛"字一般都解作"蜡烛",如在中学语文界有很大影响的《中学文言文助读》(杨振中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就是如此解释的。笔者教初中语文20多年,这个片段给学生讲过多次,也都是依据资料上解释,讲作"蜡烛"。  相似文献   

4.
《尔雅》释“平”为“大野日平。”《说文解字》释“平”为“语平舒也。”《汉语大词典》释“平”的本义是“平坦”;《汉语大字典》释“平’’的本义是“宁静;安适”。其实,“平野、平地”是“平”的本义;“语平舒”是它在中古使用的引申义;“平坦”、“宁静;安舒”是“平”的“平野、平地”义的引申义。“平”与“坪”是古今字;“平”最初的形体具有多种.其构意已无法证明。  相似文献   

5.
梁茜 《考试周刊》2012,(25):18-19
本文主要结合训释词义的方法和原则对"长"字进行了简单剖析,根据大量的古文献中的例句,通过声训、义训等方法训释"长"字的意义,使抽象难懂的训诂方式简易化。  相似文献   

6.
林老师的大作《“怜”苍苔,还是“怜”屐齿?》(载贵刊1992年第五期,下称《怜》文)认为,《游园不值》一诗中的“怜”字“应该训释作‘担心’最为妥贴”,翻译起来也“显得词顺意达,方是诗人本意”。粗看似乎颇有道理,但笔者思量再三后,觉得实在不敢苟同。其理由是: 1.《怜》文所用的训  相似文献   

7.
教学高中语文课本《赤壁之战》一文时,参阅了一些参考书,对其中关于“如”、“欲”两个字的训释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分别说明如下。 先淡“如”——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中学语文教参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将此句译为:“现在我鲁肃可以向曹操投降,像你就不可以。”黄大荣、邱漱因等人编撰的《古文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将此句译为“现在我鲁肃来说可以投降曹操,像  相似文献   

8.
教师备课,查阅古书,翻检资料,有时会发现,某些词义的注释,恰巧与该词通行的含义相反。这种现象,传统语言学家叫做“反义为训”,简称“反训”。譬如《论语·泰伯》所引周武王的话“予有乱臣十人”,马融注:“乱,治也”。《周礼·地官》序中讲的“以佐王安扰邦国”,郑玄注:“扰,亦安也”.另外,象把“故往”的  相似文献   

9.
孙丽 《文教资料》2007,(32):27-29
对于"格"字的训释可谓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格"训为"正",即"归正"之义;(二)"格"训为"来","至",即归服;(三)"格"同"恪",谨敬也;(四)"格"训为"革","改革、革新"之义。考察整篇《论语》和原文的句法结构,再参考上古文献,笔者认为"格"应训为"正"、"归正",即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之义。  相似文献   

10.
王之涣的五绝《登鹤雀楼》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对于首句“白日依山尽”中“白日”的解释,传统的说法是“夕阳”、“斜阳”、“落日”(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许多学者不同意这种解释,纷纷撰文,各抒己见,十多年来争讼不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认为“白日”就是‘伯色的太阳”(史孝勇《释白日》等);一种认为古诗中的“白日”多是指“中夭之日”、“高天之日”,此处也不例外(曾钢城“白日释义”《一辩》、《再辩》)。连日本学者也参加了这场争论。。至于根据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把“…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收录了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苏武传》一文。此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对于文中"蹈其背以出血"一句中"蹈"字的释义,注家们的见解多有分歧,列举起来,共约四说:释"蹈"为"踩"说,释"蹈"为"搯"说,释"蹈"为"掐"说,释"蹈"为"焰"说。下面,笔者不顾浅陋,对此四说进行平议。  相似文献   

12.
“法”字释     
何谓法,它的本义是什么?这是法学研究最基本的课题之一。“法”字在各个国家不同的语言里虽表达方式不一样,但其词义大同小异,都含有法则、法律、命令,权力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孙小倩 《文教资料》2014,(27):24-25
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麗"古字为"丽",旅行之象,本意为旅行,后为了书写简便又简化为"丽"。"丽"确有数、两及附之意,没有思的意思。胡承珙认为"思"字是"附"字之讹,但经过简单的考证,作者认为胡氏这一说法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
关于范仲淹《岳阳搂记》中“越明年”的训释,课本编者认为是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庆历五年(1045年)。《古代散文选》也持此说,认为:越,及,到。并说明这是采用清人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张拱贵、黄岳洲《文言文的语言分  相似文献   

15.
初五册《干将莫邪》中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一.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课文对“行歌”一词的注释为:“唱歌。行,从事。”教参书也解释为“逃入深山,从事唱歌。”查《辞海》“行”的14个义项,没有一个作“从事”讲的。古汉语中的“行”作动词用时,常当“走”讲。这里的“歌”也不能作“唱歌”解。根据上下文意,这里的“歌”应是“悲歌”,即带拖音的哭诉声。“入山行歌”就是“逃入深山,边走边哭诉(自己的遭遇)。”只有这样,下句的“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才文通意合。二.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课文对“拟”这样注释:“比划,作砍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的习作中,常常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人民养活我,老师教育我,我再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对不起人民和老师们的期望."不仅生涩拗口,而且恰与要表达的意思相反,成了"不努力学习,倒对得起人民和老师"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结合学生习作的实例,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那是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的."不"是否定副词.它除了具备一般  相似文献   

17.
“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这个在一般人看起来是纯动词的字,在《辞源》中的第一个义项是名词“麦子”。《说文解字》中注:“来”,象形,甲骨文字形,像麦子形,本义是小麦。小麦叫“来”,大麦叫“牟”。《诗经·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牟,帝命率育”的句子,意思是天帝给我麦子的种子,命我教导百姓种植。后来方言中又把“来子”作为橄榄的别名。  相似文献   

18.
《陈涉世家》“失期当斩”中的“当”字,部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未加注释,不少《史记》选本也不解释,也许因为这个词是习见的,用不着注释吧。有人把上述句子译成:“延误了期限就要斩首”“赶不上限期,大家都得砍脑袋”或“误了期限,应当杀头”③前两种译文中的“就要”、“都得”可以说是意译,都不能算是“当”字的解释;最末一种译文则把“当”字译为“应当”。正因为许多书籍都未把“当”字注释出来,所以不少教师在讲课时,一般都把“当”字解释为“应当”。这样一来,“当”在句子中的成份是助动词,“斩”是动词。把”当”训为“应当”,虽说可以勉强讲得通,但我总感到有些扦隔,不够准确。然则“当”字又作什么解释才妥贴呢?我的看法是:“当”字是个动词,不是助动词,作判罪讲。  相似文献   

19.
“倍”是由动词衍化而来。《说文·人部》:“倍,反也。”段玉裁注:“此倍之本义,引申之为加倍之倍。以反者覆也,覆之则有二面,故二之曰倍。”《墨子·经上》:“倍,为二也。”孙贻让《闲诂》引毕沅注云:“倍之,是为二。”“倍之”,这个解释正表现出了“倍”的词性。用现代话说,叫做“翻一番”。“翻一番”就是在原数的基础上,增加原数一次那样一个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表示“没有数量”的意义的语素“零”不是一个活跃的语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新词不断出现。以“零 双音节词”构成的新的组合即为其中的一例。“零”的构词能力是如何被激活的?本文试图从语义学、心理学、语用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