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昱君 《现代传播》2023,(2):151-159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社交媒体成为现代社交的重要基础。以韩国旅居者为研究对象,依托Nvivo11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探寻韩国旅居者社交媒体的使用及其对文化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广泛性、便捷性和易用性等特点,韩国旅居者无法脱离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社交媒体对其生活、语言、学习和工作方面的适应均有积极影响。然而,韩国旅居者在社交媒体使用上呈现出自我表达缺乏的群体性特征,且社交媒体对文化习俗和心理认知层面的作用不明显。研究在解释上述发现的理论意义的同时,从韩国旅居者的民族特性和儒家文化视角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为新媒体时代发挥中国在东亚文化圈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提供了一定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健康传播研究的不断发展,“健康传播中的争议性话题”因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社交媒体中的争议性话题的传播现象发现,健康传播中的争议性话题善用具有高情绪特征的语言符号,并聚合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交互式传播;争议性话题由科学尚未辨明之处衍生而来,而媒介技术依托广阔的平台和渠道将争议进一步扩大化,使其成为商业炒作的工具。因此,健康传播中的争议性话题的扩散非但不能发挥其科普作用,反而将引发个人认知不协调、危害个体生命健康、加剧网络中流言和谣言的传播、刺激网民群起效仿进行商业炒作等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管理科学传播健康传播中争议性话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交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互联网媒介时代受众进行数字化生存的重要传播方式。人们使用社交网络进行社交(对话)、信息的生产与分配、自我展示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从而提升自我的肯定性情绪,最终达到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目的。但是互联网媒介既能提供数字化的机遇,也能提供数字化的威胁,正确认知互联网媒介的属性,合理地、健康地使用社交媒介,才能在人与媒介"同构"的良性互动之中,增强提升自身主观幸福感的能力。因此,本文从考察社交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入手,分析使用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之中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所在,最终提出明确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传播的双重属性——机遇与危机并存,确实地提升数字化生存的能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提升主观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社交平台是网民传达观点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分析社交平台话题分布及演化过程能够揭示舆情热点及传播发展过程,对引导公众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研究利用网络社团演化的方法检测社交平台话题并分析其演化过程。首先,对用户发布的文本内容进行时间切片,构建时序共词网络并提取各时间切片的主干网络,利用Leiden算法检测社团来表示话题。其次,提出基于社团正向和反向转移概率及社团规模的话题演化事件检测方法,识别话题演化中的持续、增长、收缩、合并、分裂、新生以及消亡等事件。以新浪微博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微博为例,在话题检测中发现,主干网络相较于原始网络能够检测到更多话题,话题内容区分粒度更细。在话题演化分析中,发现了公众情绪由消极转积极、防控和医疗工作专业化、国际疫情蔓延态势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扩大等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微博是Web2.0时代重要的网络服务工具,作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发布、传播和分享平台,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用户信息。在微博中,可以使用标签表示用户的兴趣和属性。而一个用户的兴趣和属性,通常包含在这个用户的文本信息和网络信息中。针对微博用户的标签进行分析,提出网络正则化的标签分发模型(NTDM)来为用户推荐标签。NTDM模型对用户个人简介中的词语和标签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同时利用其社交网络结构作为模型的正则化因子。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NTDM在效果以及效率上都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6.
占琦 《青年记者》2020,(11):12-13
社交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网络社交时代,沟通从“线下”转至“线上”,人们大部分交流依靠网络进行,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网络社交成为日常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网络社交不同于现实社交,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使个体屏蔽真实身份、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诸多束缚,重塑自我“人设”,重构网络身份.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子系统组成,本我是原始我,超我是道德我,自我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中介.网络社交中超我脱缰,本我外释,自我重构,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形成了虚拟人格.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凭借其开放自由即时的传播特点,由社交网络引起的热点舆论事件层出不穷。女性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缺乏公开表达以及正面呈现的平台,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各类女性话题受到关注。本文选取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新浪微博热点事件"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为例,对相关微博的热门评论进行内容整理,通过文本分析,总结了新媒体语境下女性话题内容以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影响女性话题参与的主客观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大规模网络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目前我国网民网络社交的方式、范围和深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调查发现,即时聊天工具是目前我国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社交手段,而社交网站在年轻人群中发展迅猛;我国网民中的重度网络社交使用人群和浅层网络社交使用人群分层明显,网民网络社交的范围与其现实世界中的社交网络重合度较高;网民的网络社交深度总体上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者为普通受众提供新鲜及时的内容,普通受众则从中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不停地传递着不同价值的内容,不同价值的信息流动使得社交网络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信息流动的内容和话题存在着明显差异,内容不同是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外在表现。而在这些差异化的背后,其实是网络社交平台之间人际社会关系差异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b of Science,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国外社交网络(SNS)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国外社交网络研究一直关注的重点是:模型、身份、朋友、交流和互联网使用;(2)社交网络研究的热点领域是:用户接受、web2·0、企业2.0、社会资本、自尊、性别、隐私、社会网络分析、用户行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MySpace、Twitter)、社会化媒体等;(3)社交网络研究的前沿领域呈现出细分趋势,主要集中在健康、青少年与儿童、知识管理,以及社会化电子商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社交对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渗透,网络社交传播中信息的自我呈现等不合理使用方式引发了用户隐私的泄露,个人隐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网络社交中的“隐私悖论”现象作为用户无法避免的一种矛盾现象,其存在、成因及其消解的相关问题备受关注。隐私悖论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宏观政策管理层面、法律层面、网络社交平台的技术层面及用户自身层面等。从网络社交用户本身来看,其隐私态度和隐私行为的非一致性是造成隐私悖论的主要原因,具体成因表现为自我呈现、边界管理、风险感知及具体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缺失,导致了隐私态度和隐私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信任是影响用户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网络人际信任,构建了社交媒体信任影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模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501位社交媒体用户的媒体使用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并无显著相关性;2.社交媒体信任负向影响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3.社交媒体信任正向影响用户的自我表露,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对于理解社交媒体信任影响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解释机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宋宏  刘雯 《新闻知识》2021,(6):19-24
詹姆斯·凯瑞把以大众媒介为主的媒介化传播视为一种仪式传播.在这种视角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边境村落的日常生活逐渐被裹挟到社会媒介化的进程中.面对各种社交媒介的浸入,村民们在利用社交媒介关注自我、观照现实、关心社会的仪式的同时,在互动中构建新的村落文化意义.关注边境村民对当下流行的各类社交App的使用情况和中越边民的互动交...  相似文献   

14.
赵英 《传媒》2014,(22)
为探索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企业内信息传播的影响,文章采用社会网络方法,从密度、中心度、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等指标对企业内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及复杂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有利于企业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手机隐喻:手机使用的社会意义 移动电话在西方社会起到的是"后工业""后现代"的作用.检验西方移动通讯的学术研究大多采取传播技术社会结构化的范式,强调媒介对争议话题进行系列谈判的作用和作为博弈场域的现象,这些对后现代社会极其重要的争议话题包括维系社会生活、再创造文化表现(例如自我认同,微观社会群体,权力、抵抗、动员)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张砥 《青年记者》2016,(23):44-45
社交媒体用户在自我解码和相互传播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原始发布的内容及其传播意图重构,使之成为偏离原本意义的新话题.这一重构过程受个体认知和群体心理驱使的影响.从群体层面来看,信息发布后,在表达和互动中,意见感受相近的用户便形成共鸣的群体,而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一些原始的话题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被重新赋予更符合广泛人群的内涵和意义.探析群体心理影响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话题重构,对分析网络舆情走向、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通过对山东省400名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随机抽样发现他们对社交媒体的黏度较高,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社交主要是为了建构日常"熟人"关系,对于陌生人的邀加信任度不高,而且仅停留在浅层次交往,通过在社交媒体中的文字、图片、视频自我表露主要是为了获得社交圈中他人的认可与关注。  相似文献   

18.
俄乌冲突爆发后,社交媒体成为推动对双方有利叙事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Twitter平台上俄乌冲突的相关讨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社交机器人干预舆论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首先,标签成为社交机器人行动中的重要工具,一方面通过推动标签活动来制造舆论影响力,另一方面会通过标签劫持来扭转舆论局势;其次,通过大量部署意见领袖型社交机器人来引导舆论,并通过打造新账号来建立意见领袖优势;第三,分属于不同阵营的社交机器人存在明显的叙事差异。本文认为在社交机器人的干预下,网络舆论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舆论,应反思民众如何从社交媒体获取真实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掀起了媒介私人化热潮,个人通过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生产以及传播信息,同性恋群体积极掌握与利用媒介话语权维护自身权益。本文使用最新的数据,分析同性恋群体的网络使用情况,得出同性恋群体对媒介话语权的掌握实现了从依赖网站和网页到大力使用社交媒体的转变,社交媒体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成为社会少数群体与社会大多数人群进行沟通和传播的绝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杨雪婷 《今传媒》2022,(8):20-22
在社会学中,强关系、弱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强度的类型,社交传播的出现重构了这一概念:第一,社交媒体会重新定义现实社会中的强关系;第二,在社交网络中,弱关系和强关系在不断转变;第三,偶关系出现的频率增大。本文通过对社交传播的强关系、弱关系与偶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社交传播重构的各类关系不仅会影响强关系发挥利益效用和中介作用,还使强关系的对象从人延伸到平台,呼吁人们在社交传播中要警惕可能出现的网络诈骗、网络骗局等,进而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