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段鹏 《现代传播》2007,(6):85-87
收视率指标被视为是一种行为指标,能够反映收视观众的规模大小及人口统计特征;而满意度则被认为是一个心理指标,是一个所谓的"品质导向".伴随着中国电视业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介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电视人越来越重视这两个电视节目评估参数.本文试从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形成的过程和基本模式入手分析,探讨电视节目在塑造其影响力的过程中,收视率和满意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梅 《视听界》2002,(6):25-26
“收视率”已成为近年来在电视业、广告业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组。可以说,搞电视的人没有不知道“收视率”的,已经到了言必“收视率”的地步。收视率关系到电视台的生存发展,收视率成为评价电视节目的重要标尺,收视率与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劳动报酬紧密挂勾。影响节目收视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电视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中小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竞争压力尤其大。这些电视台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才可能求得一席之地。科学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是中小城市电视台实行绩效挂钩、完善制度、变革体制的依托和支撑。  相似文献   

4.
5.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电视传播界开始在节目改版、创建节目评价体系、编播制作以及广告经营活动中广泛地引入收视率指标。这标志着自198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实施收视率统计以来,中国电视界对收视率功能的正式承认和接纳。  相似文献   

6.
电视收视率指标的选择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电视业界有一个共识:即电视频道之间的收视率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电视台需从收视率及其系列指标中了解并发现观众,以便有针对性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中,收视率绝对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是收视率并不能作为惟一标准,即评价体系不能完全脱离收视率,但又不完全依赖它。这已是业内人员的共识。因此收视率在评估体系中所占比例的问题随之而出,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和市级电视台为例探讨评估体系需要利用的原则:引入主观评价之管理精细化以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
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电视台引入收视率分析指标。1999年3月,北京广播学院研究所进行了一项有关电视传播者对收视率认识的访问,访问对象包括全国16家省级电视台、28家市级台和央视、凤凰卫视中文台的200多名新闻工作者。结果显示,有2/3的从业者认为,他们所属的电视台在节目评价中首先考虑收视率;作为个人,受访者认为收视率  相似文献   

9.
南言  王钢 《视听界》2008,(2):81-82
电视业的经营模式和普通商业经营模式有着一定的差别,表现为电视产品的销售不是普通商品的一次性销售,而是通过电视节目“免费赠送”给受众消费,换取受众的注意力,再拿受众的注意力来和广告主交换货币,即通常所说的“二次售卖”。因此,目前电视业的典型CRM(客户关系管理)存在两个层面的客户关系:第一层面的客户关系是电视媒介和电视受众的关系,电视受众构成了电视媒体的“直接客户”;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选题必须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树立正确舆论导向是我们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收视率与节目品质之间存在明显错位:“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是什么导致了受众与专家对节目产生不同评价这种错位?本文从受众心理学出发,依据大量收视数据、满意度评价和电视媒体实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收视率与节目品质错位的根源。文章观点新颖,富于开创性,论述充分周密,行文条理畅达,对媒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绿色收视率显现的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国惠 《当代传播》2006,(5):106-107
绿色收视率概念提出尚不足一年。本文分析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认为绿色收视率作为电视传播效益指标,有利于抑制当前不少电视节目低俗化的趋势,增强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实现电视媒体的良性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透明化,电视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电视台只有通过有效的节目编排,提高收视率,吸引住观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章朔 《视听纵横》2009,(4):116-116
收视率这几年成了电视台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栏目的生死存亡,甚至每个记者每月的收入都和它挂上了钩,一时间,每个人都到了谈收视率色变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白茹 《新闻世界》2011,(4):65-66
追求专题的新颖、厚重和典型,是《知音》杂志成功的奥秘所在。《知音》杂志的做法同样值得电视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西方公共电视的节目评估:收视率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营和编辑上试图独立于政府控制和商业影响的西方公共电视系统在评估节目时面临着使命与效率的冲突。收视率依然是公共电视系统在判定理想节目时的关键指标 ,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指南针” ,各公共电视系统往往是综合使用收视率和收视质的表现评估节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收视率其实就是一种测量工具。但近些年,电视节目在经济效益推动下出现了片面追求收视率的情况,误用收视率的高低直接评判节目内容的优劣,没有把收视率的工具用好。而绿色收视率则是对收视率和满意度两种评估标准的综合考虑和双重尊重,是商业利益和文化品格在电视业中的协商和平衡。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国统信合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收视率与创收研讨会》.2005年1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学界和业界的10位知名学者专家做大会演讲.吸引了全国各地媒介机构的近200位从业人士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电视法制节目在出现之初,由于揭开了法院审理、公安办案的神秘面纱,让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即使节目做得相对枯燥,也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随着神秘感的失去,法制节目的编导开始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制作节目,将一个个法律个案做戍了一个个悬念迭起的故事,而低俗化也随之出现,一些节目过分渲染暴力和色情,过于详实地描绘犯罪手段及作案细节,甚至不惜透露警方严禁外传的侦破手段。本论文阐述了电视法制节目的进程,分析了低俗化的原因,并从可操作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耿新歌  张渤 《今传媒》2012,(10):142-143
一般而言,受众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测量受众具体行为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记录受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并与受众行为进行关联的技术。作为电视业的"行业货币",现在市场上通行的收视率指人员收视率数据,即以个人为单位的收视状况的记录数据。而在上世纪中叶,以家庭户口为单位计算的家户收视率数据曾被早期国外的广告商采用,现在,这种方式虽已不再为市场青睐,但它却是早期受众调查技术手段向自动记录方向迈进的起始点。本文将主要介绍早期家户收视率的特点,并结合当前收视率调查的特点进行若干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