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逆反心理,教师和家长会异口同声地说"就是孩子不听话,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其实,逆反心理不光孩子有,就是成人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对待孩子的"不听话",作为教育者不能着急,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要冷静地分析并进行适当的疏导.  相似文献   

2.
东林 《家长》2008,(6):14-15
某家长说:孩子上中学后,变得不听话了,老说我爱唠叨。"唠叨"几乎是所有父母共同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在孩子眼中是怎样的呢?有一个调查显示:在中学生最反感的事情中,排名第二位的就是"老师和父母的唠叨"。有迹象表明,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和老  相似文献   

3.
上小学的孩子大都要经过一段特殊的心理变化时期,即逆反心理期,此时的孩子不听话、不好教育。但经过摸索,我发现,逆反心理用得巧,反倒能对教育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是一名教师,有一次上新课时,我想改变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先自学。可怎么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呢?按照前一天晚  相似文献   

4.
有家长抱怨,现在教育孩子太难了:说浅了,孩子不理解,不听话;说深了、说多了,孩子有压力,嫌你唠叨,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出毛病。这就需要家长找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现在向大家推荐一种"一分钟教育法"。  相似文献   

5.
儿子今年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学习还算努力,就是总不爱洗脸、刷牙,吃饭挑食,还是个“小懒虫”。对儿子的这些坏毛病,我很恼火,又是吓唬又是哄,但都于事无补。一天下午,丈夫下班回家,对我说:“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只会引起孩子的畏惧和逆反心理,要改掉儿子的  相似文献   

6.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下面,我就针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成因1.逆反心理型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灰心就是衰弱,死心就是失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孩子树立信心、永不放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逆反心理。当时我们没有足够地重视,以为孩子长大就好了。可是孩子上小学后,问题暴露出来了。每次美术课后,带回家的总是一张白纸,原来他从不在课堂上画画。我问他为什么不画,他回答说:“我不会画。”我告诉他首先注意观察老师在黑板上怎样起笔,然后模仿老师的画法完成作业。没想到,他就是不画,仍然带回一张张白纸。这时候,我们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买来一些初级的…  相似文献   

8.
"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呢?尽管你天天在关注这些孩子,也没少费口舌,用心也良苦,可学生就是不买你的账,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相反,还会对你备加反感,甚至对你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师生关系越来越僵,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烦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对大学生的成长存在着多种影响。对逆反心理正确定位和积极应对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轰动欧美的狼妈虎爸事件纷纷攘攘,引起轩然大波,讨论下来是贬多褒少。究其原因,就是国人的吃苦教育方式在老美那儿行不通。众所周知,中国人是最重视教育孩子的。我们常言,子不教,父之过。现在的父母面对激烈竞争,常常采取逼着孩子学习的方法,结果往往导致两个极端:一是培养出只会考试但失去了童年的乖孩子;二是培养了产生逆反心理,给家庭和社会埋下隐患的"坏"孩子。孩子不爱学习,已经成了家长们最头痛的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我曾教的一个班里有位学生非常淘气,大错虽不犯,但小错不断,且屡教不改,在校内是出了名的"坏"孩子。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位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家庭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我决定对这位学生进行家访。当我让他带我去他家时,他却有意躲着我。我找到他后,耐心地与他进行交流。他告诉我,他的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教育方法非常粗暴,不是打就是骂,使他产生了逆反心理。以前的老师去家访全部是告状和披露他在校的一  相似文献   

12.
崔俊燕 《宁夏教育》2012,(12):54-55
教育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女孩子,她跟一位任课教师关系紧张。一天,这位教师冲进我的办公室:"你们班那个女生太不像话了。今天上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乌龟。我扫视全班,就她若无其事地瞪着我。我叫她起来想问问清楚,她就是不起来。你可要好好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师》2009,(1):F0002-F0002
<正>网络e时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一味强调"网瘾"、禁用电脑,只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面对孩子教育,学校与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多关注科技的变化,运用巧思给孩子的学习增加乐趣。电脑  相似文献   

14.
昨天,和一个家长谈话。她说起自己的孩子最近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下降,而自己虽然苦口婆心,不断给孩子讲道理,就是不起作用。甚至有一天,孩子居然对她说:"妈,你还是打我一顿吧!"这让她既吃惊,又大惑不解: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孩子的话意味着什么我告诉她:孩子可能接受不了你的教育方式,因为你这是另一种"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5.
其实,所谓的"逆反心理"只是孩子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的一种正常现象。关于逆反心理,《心理学大词典》上的解释是:"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具有强烈的抵触情  相似文献   

16.
初为人师就当了班主任,无意间听一位老教师抱怨:当班主任就是给学生当"妈",学生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得操心,简直就是当"班妈"。这使我想起了高尔基的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那时起我就决心要当一个爱学生的好"班妈"。十几年过去了,如我所愿,我自认为还算当成了一  相似文献   

17.
一次家访,一位家长向我告状,说他的孩子最近特别不听话,经常与家长对着干,弄得父母一筹莫展。像这个男生这样不顺从或反抗权威(尤其是反抗父母或教师)的教育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8.
资讯冲浪     
对下一代要共同浇灌……教育专家认为,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能完全"包办",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填鸭式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方面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孩子不容易吸收"营养".最好的方式是在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孩子的爱好,然后发掘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家长进行反思是自我进步的阶梯,只有真正具备了反思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成行动,真正付诸于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同时也能在孩子取得成功与幸福中品味反思的快乐。 孩子就是孩子,单纯、好奇、偏激、一知半解,一旦认为教育者展现给他们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怀疑一切,  相似文献   

20.
芬兰前总理阿赫说过:"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因此,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最适当的位置,拥有完整丰富的人生,培养成有用的社会人才是最重要的。在教育教学中,我的快乐更多来自于课堂,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给我带来惊喜,带来快乐,我希望我的课堂变成孩子成长的舞台。感触之一:坚持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我愿意去等待那个"漫长"的过程,我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相信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