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张者。教师成长的根基在课堂。灵动课堂,首先要让教师在优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整体联动中有效成长。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为此,学校要主动引领,努力优化教师课前、课  相似文献   

2.
正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导学案"小组合作教学成为我们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的载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教师要从教体变为导体,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实践,我将我校的模式简化为了"三段四步"。"三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四步"即:小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学生、课堂,是教学活动重要组成"因素",居于不同的地位.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的"桥梁"和阵地,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设置,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深入开展,起到推进和升华的积极"功效".学生主体参与度高低,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外因,即环境因素;二是内因,即情感因素.教育心理学认为,"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其中"内因"易受"外因"熏染.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提  相似文献   

4.
循环大课堂模式把课堂教学分为两段,前段展示,后段预习,形成"课上--课下--课上"的循环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实现课上、课下的双高效和学生、教师的双效益.循环大课堂的管理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即一课三步.  相似文献   

5.
王雨达 《考试周刊》2014,(59):26-26
<正>什么是高效课堂,华东师大教授吴刚在《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一文中提出: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和"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指向,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找到这个"支点",才能撬开并破解教育的诸多困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高效课堂的内涵是: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识的意义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学生、课堂是教学活动组成的"因素",居于不同的地位.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的"桥梁"和阵地,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设置,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深入开展,起到推进和升华的积极"功效".学生主体参与度高低,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外因,即环境因素;二是内因,即情感因素.教育心理学认为,"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其中"内因"易受"外因"熏染.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提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而今,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维目标、生活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热门话题。"新"的课堂中,师生"动"了起来,课堂也"乱"了。表面上生动热闹的课堂,力求体现新课改的种种新理念,实则隐藏着诸多"轻重不分"的教学弊端。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通过以下几条"渠道"进行:一、活动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正>一、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气氛即教师要实施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课堂气氛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是成正比的。如果课堂氛围活跃、和谐、民主,那么教学效率自然就能够得到充分的提高;反之,如果课堂氛围窒闷、死气沉沉,那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便很难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如今改进课堂教学正成为一种潮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着重需要在"四改进"上下工夫,即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课堂提问方式、改进课堂表演角色.通过"四改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初中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生活,凸显探究"是我校"三六"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要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气息,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智慧课堂需要回归生活,在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将学  相似文献   

11.
<正>专家指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有两条标准:一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益、高效率;二是时间消耗的是否合理,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当前我区正在全面推行高效课堂建设,我们英语学科进行导学案教学已有一段时间,根据我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状况,我们提出建设导学案式高效课堂,建构"导学案引导自学、课堂展示交流、知识巩固拓展"的课堂教学流程,形成一个多边的信息交流网络,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数学课堂教学立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目标定位,它指向课堂教学的主观意旨,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目标设定、程式选择等。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统摄教学思路的关键,能充分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着课堂教学运作的整体效能。课堂立意可分为三种类型:1.知识立意,即授之以"鱼"型数学课堂。这类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展开路径和落脚点,主要服务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数学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周秀菊 《中国教师》2010,(11):35-36
<正>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即为了体现所谓的"新课堂",使出浑身解数,大量使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热热闹闹,让学生目不暇接,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某种意义上,教学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和"学"关系的改变。"洋思课堂"和"翻转课堂"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进阶课堂"则是"洋思课堂"和"翻转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性创新设计。高中地理"进阶课堂"教学设计是将同一课题或主题的课堂教学,设计成基阶课堂和高阶课堂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即专用于自主学习的基阶课堂和专用于项目学习的高阶课堂(见下图)。其实,基阶课堂教学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数字化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对于翻转课堂,人们给予了很多不同的说法,如翻转课堂能够实践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时空翻转;能够实践和实现课堂教学流程和方式的翻转;能够实践和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的教学翻转;能够实践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教育"的深度发展推动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变革,翻转课堂"程序重置"的发展取向开始显现出研究的天花板瓶颈,如何将"互联网+"理念融入翻转课堂研究并实现教学空间的研究转向,成为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因此,首先,考察了"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发展的空间转向趋势:必然之势,即"互联网+"引发课堂教学的根本变革;实然之困,即翻转课堂对于"程序重置"的机械固守;应然之变,即基于空间视角的翻转课堂发展突围跃升。其次,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空间的实现模式:空间融合,作为构建的基础;教学联通,实现产能的关键;数据赋能,创新增值的路径;形态塑造,聚合创新的价值。再次,解构了翻转课堂教学空间的运行逻辑,涵盖空间的知识流转路径、空间的学习服务方式、空间的立体交互形态和空间的目标达成逻辑。最后,从教室环境、资源服务、空间建设、交互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空间的发展策略。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也将为翻转课堂教学空间的实践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教学活动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它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这种设计,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使之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能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预设与生成和谐的课堂能激发学生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下面我就怎样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情绪高昂的课堂上,学生当然会积极发言,情绪低落的氛围中学生当然会一言不发。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从教材文本的研读、教学环节的设计等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踊跃发言,表达个人观点,从而解决学生在课堂上"不作答"的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不作答"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不作答"即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被动学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一、开展预习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学生而言,习惯、道德发展与人格养成才是久远的。——这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所追求的核心教育价值,是德育课程的魅力所在!在数十载的教学实践中破译了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密码——"生动",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为生而动"设计教学、"依生而动"组织课堂教学、"促生而动"提升课堂实效。因为,只有学生心动了、行动了,品德课堂才真正的"生动"了,只有"生动"了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品德课堂。唯此,才能实现德育课程美好的育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