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论坛》2000,20(1):98-98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西郊高梁河畔,紫竹院旁,占地10公顷,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包括北海之滨的文津街分馆,馆舍建筑面积共17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四,亚洲国家图书馆之冠。 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16年获权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1951年6月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杨海燕 《兰台世界》2012,(12):63-64
京师图书馆成立于清代末年,在民国时期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当时社会各界多位知名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馆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1998年,曾经的京师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并在国家建设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图书馆老馆长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花秋实 ,又闻蝉鸣。不知不觉中 ,国家图书馆已悄然走过九十五个春秋。九十五年 ,对于生命而言已经耄耋 ,对于精神而言不过垂髫。翻开印制精美的《国家图书馆简介》 ,上面赫然记载着国家图书馆由稚嫩转变为成熟的每一步脚印。“1 90 9年 (清宣统元年 ) 9月 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 ,……辛亥革命后 ,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 ,并于 1 91 2年 8月 2 7日开馆接待读者。 1 91 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 ,标志着她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重要职能。1 92 8年 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 1…  相似文献   

4.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生于湖北黄冈,早年留学日本,继而留学英国,1920年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回国任该校地质系教授。1922年经丁文江推荐,兼任国立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的前身)副馆长,这是李四光与图书馆业务打交道的开始。1925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下文聘任梁启超、李四光为京师图书馆正副馆长,兼管北海图书馆工作。后来两馆合并筹建新馆,李四光兼任建筑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5.
一说是京师图书馆,1908年,张之洞将一部分个人藏书放在广化寺内,次年奏设建馆,得到批准,由缪荃孙主持,这是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之所以建在广化寺,因为这是溥仪的家庙。民国建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将京师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创建于1955年10月,最初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兰州分馆,从1973年起启用“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名称,直属中国科学院;1978年5月由研究室(县级)建制改为研究所级(地级)建制;1987年8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7年10月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7.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苏图书馆学报》于2003年第一期正式更名为《新世纪图书馆》,新的刊名将使本刊更加符合时代的主旋律,激励本刊编辑部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与时俱进,不辱使命,广大读者也对更名后的《新世纪图书馆》寄予厚望,翘首以待。 80年代初,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刚刚从“四人帮”左倾路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谓百废待兴,那时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19日至21日,全国石油高校图书馆协会年会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举行,会议由长江大学图书馆承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馆长刘洛夫教授主要从大会基本情况、大会的意义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大会总结。  相似文献   

9.
7月27日,北京电视台向首都图书馆、10家区县图书馆、10家中小学图书馆及10家街道图书馆等31家北京各级图书馆赠送了新出版的《这里是北京》第六辑图书。《这里是北京》是北京电视台于2004年开播的栏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一书促进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但有些史料存在疏误.经考证,1910年学部公布的图书馆法规名称为《图书馆通行章程》,而非《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民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图书馆规程》颁布于1915年10月23日,而非11月.  相似文献   

11.
王懋镕是清末民初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转型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曾参与过湖南图书馆的扩建,并先后任职于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但学界对其生平及其图书馆生涯知之甚少。文章梳理了王懋镕在湖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的工作履历,对其图书馆学成就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王懋镕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早期发展,以及在推动日本图书馆思想传入国内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75年,拥有光辉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200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院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教育厅管理,更名为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随之改为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29日一30日,中国图书馆学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北京西城区图书馆及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在北京西城区图书馆联合召开中德图书馆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30多家单位6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1979年《宁夏图书馆通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前身)创刊。·1986年。经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宁夏图书馆通讯》更名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季刊,通过邮局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这是当时国内首家通过邮局发行的省级图书馆学刊物。  相似文献   

15.
“南陵徐氏书”是京师图书馆早期善本来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京馆藏书的北京图书馆认为“南陵徐氏书”是徐乃昌积学斋藏书。根据史料记载,此批藏书实为徐文达、徐乃光父子藏书,清末徐乃光将家藏字画书籍售予端方,抵偿币局欠款。依据清末民国史料可钩稽徐氏旧藏出让详情,徐氏所藏书画收储于江南图书馆,而书籍则送学部筹建京师图书馆。其中经手人为缪荃孙,徐乃昌是徐乃光从弟,在当中起到联络人作用。徐乃昌积学斋藏书直到抗战时期才逐渐散出,与京师图书馆早期入藏的“南陵徐氏书”无涉。  相似文献   

16.
张宗祥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洁 《津图学刊》2002,(2):61-62
张宗祥对京师图书馆的古籍整理,对浙江图书馆的全面建设以及对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恢复保存都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民初京师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在赓续前清京师图书馆馆藏的基础上,担负着为国家全面、完整地收藏并妥善保存图书的职责,不仅推动了民国图书馆的转型,而且为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馆藏图书的来源、整理及利用如何,无疑是我们在研究民初京师图书馆中迫切需要理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论坛》编辑部7月20日讯:为了进一步提升OCLC对中国的服务.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决定在中国北京设立代表处。7月20日,代表处成立典礼在中国电子大厦隆重举行.来自各地图书馆代表、日本、韩国、泰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同行近200人出席典礼。  相似文献   

19.
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是我国创建较早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6月9日直隶图书馆开馆至今,历经变迁,已逾百年。1952年,河北省立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市立图书馆和原天津图书馆合并成立了"天津市人民图书馆",1982年更名为"天津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主要由3个馆区构成,1991年,坐落于南开区复康路的复康路图书馆建成开放;2011年,  相似文献   

20.
问:北京图书馆已正式更名为国家图书馆,请您谈谈它的意义及其职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