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刑法学界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确立,而在我国刑法学界却仍旧为新鲜事物。期待可能性理论。从法理角度体现了“法不强人所难”的基本理念,从法律价值角度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是对人性的体谅与尊重。基于此。我国有必要将该理论予以借鉴。因为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情、理、法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刑法具体适用时凸现出的一些刑法疑难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理论及刑法实践中根本性的问题,已经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刑法确定为基本原则。我国最终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并将其作为刑法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刑事立法还是刑事司法,都还存在着不符合甚至背离罪刑法定原则之处,因而认真地探讨罪刑法定原则的法理蕴涵、调整价值取向,研究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的具体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宪法权利的法律保护及其规律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宪法是人民契约的产物,是国家权力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宪法权利是利益的综合保障权,是“合法”、“合理”、有效的法律权利。因此,宪法赋予了每一个公民参与法治社会的基本的“行为可性”相对公民而言“宪法权利”基本价值属性是“法治性权利”。  相似文献   

4.
宪政的精义是“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刑法是被称为“善良公民的大宪章”,那么刑事法治首先就要依宪法而治,刑法的目的和精神也应是随着宪法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为了保障人权为其终极目标的。因此,刑事法治要以宪政作为它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刑法是直接以限制或者剥夺公民个人的自由与权利的法律,因此刑法的行使必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一经提出,就被上升为宪法的高度,在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原则中予以确认。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必须明确,“不明确即无效”。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刑法中的口袋条款没有明确性,违背人权保障的宪政精义。  相似文献   

6.
“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法律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对法律基本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宗旨由过去的以知法、懂法的普法性教育发展到现在的以知法、懂法为基础,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的。教学内容由过去的单一讲授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律制度,扩充到今天的以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为基…  相似文献   

7.
宪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通过限制和规范国家权力来达到保障人权的目的,宪法也因此具有“公民权利保障书”的称谓,它和人权相生相伴,不可分割;1982年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历经四次修宪后,在人权保障方面相比之前的三部宪法取得了积极而显著的进展,但宪法在有关人权保障的内容及实施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宪法的人权保障需要在人权的宪法规定和人权的保障实施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的最新发展,是国家追求的基本价值和根本目标,它使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具有了新的内涵。将宪法规定贯彻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规范行政行为和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相似文献   

9.
宪法修改即修宪是国家回应社会情势变迁需要,解决宪法与社会生活之间冲突而由有权机关或其他特定主体依据特定程序对宪法加以变更的活动.是协调、解决宪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冲突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修改宪法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的双重价值。我国今后修宪的重点应放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具体包括:进一步拓展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完善关于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增加关于迁徙自由权的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现方式,宪法的效力可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但是,宪法是用来约束国家权力的,直接适用以裁决私人纠纷的“对第三人效力”理论实属背离宪法的精神。宪法的直接效力集中体现了宪法的最高效力,具体体现为对立法、对行政以及对司法的直接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规范责任论的核心概念,起源于德国,后流传到日本得到发展。我国刑法中没有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其越来越受到我国刑法界的关注。我国应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现行犯罪构成体系中对其正确定位,尽快地恢复“亲亲相隐”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表达某种价值取向的精神载体,无论是刑法的立法制定、司法运作,还是行刑执行,均应摒弃违宪性流俗,彰显正当的基本法精神。而非犯罪化、刑事和解与假释的完善是外在指征,人权、公正和效率是入宪性的刑法精神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与作为重要部门法的刑法间关系密切。文章以条文分析的形式梳理宪法对刑法的宏观以及具体的指导作用。并提出适用机制的完善与完法化程度加深的意见。从多角度论证刑法的宪法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刑法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刑事立法工作和刑事司法实践.通过对刑事立法思想、刑法观、犯罪观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对邓小平刑法思想的时代价值现实性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澳门地区刑法对受贿犯罪的规定和刑法理论对受贿罪的诠释具有鲜明的欧陆法系的特征,文章从法律规制、立法模式、罪名设置、构成理论、理念价值等方面对其与大陆的相关立法规定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要件,研究刑事法律关系必须从主体入手。本文以法律关系的构成为理论前提架构,分析了刑事法律关系的可能主体和现实主体。认为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刑事法律规范对可能主体进行调整的结果,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应该包括国家、刑事自诉人和刑事犯罪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二十多年的刑法解释实践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能适用于刑法解释实践,本应由刑法规定的犯罪问题和刑罚问题,却由司法解释替代了,刑法赖以支撑的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解释中成为一纸空,刑法作为国家重要基本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本就上述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各异,总体来看有紧密型和分离型两种关系模式。在每一种关系模式中,由于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具体链接方式上的差异,紧密型关系模式中有一体型和统领型两种类型;分离型关系模式中有分立型和松散型两种类型。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类型是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论刑法中暴力的学理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中的暴力依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理类型。依其是否由刑法明文规定来划分,可分为刑法中明丈规定的暴力和刑法中无明文规定的暴力;依其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及作用来划分,可分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暴力和非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暴力;依其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武力形式的暴力和强制力形式的暴力;依其行为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依其作用程度和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广义的暴力、狭义的暴力和最狭义的暴力;依其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可分为轻微暴力、一般暴力和严重暴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刑法强化了人权保障机能。人权保障的思想也成为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之一。当代刑法在罪刑法定、打击侵犯人权的各种犯罪、有利被告原则、正当防卫制度的建立以及刑罚的人性化等方面无不闪耀着人权保障的光芒。但在刑法宪法化、刑法的观念层次、慎重适用死刑、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以及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确立等方面尚需完善,以便更好地闪耀当代刑法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