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玉玲 《宁夏教育》2013,(7):140-141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相似文献   

2.
刘丹 《教育艺术》2005,(11):11-12
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成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的确,教师的使命是唤醒,通过各种灵巧的教育手段去触摸学生的心灵,去唤醒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良知和潜能。语文学科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无论是传统的“文以载道”,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最大的力量来自于人的内心,新教育就是唤醒心中沉睡的力量。唤醒自己向上的动力,唤醒身边人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唤醒教师的名师梦想;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家长的教育觉悟,唤醒社会的教育支持,成就学生理想人生。  相似文献   

4.
没有学校的变革,就没有教育的变革。 地方教育行政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唤醒学校,让每一所学校的内生力量爆发出来。 南岗区多年来实践着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种本土化的唤醒机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教育,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也属于唤醒教育的范畴。基于此,该文主要通过对体院教学中的唤醒能力做一个浅显的叙述来探讨学校体育教学中唤醒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唤醒教育是解放学生内部力量,促使其生命意识觉醒,进而实现个体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教育揭示了教育的真正本质在于唤醒与建构。语文教育中的解读活动,与唤醒教育有着深层的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育专家说:“真正的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唤醒,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巨人一旦醒来,潜能尽情释放,一个真正的人从此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人的化本质使语教育发挥唤醒功能成为可能;语教育唤醒功能的基本特征是促使主体生命意识觉醒;语教育实现唤醒功能的基本途径是主体生命情感的体验;语教育唤醒功能的终极目的是主体生命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郑艳 《教育家》2004,(6):44-45
法国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运动的根。其实,语教育正是这种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的教育。然而,我国语教育的现状堪忧,令人反思。第一,把学生当作一块“白板”。英国教育家洛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进步教育,进步教育就是明教育和现代化的教育.当代艺术教育必须树立“大艺术”教育观念,学校教育需要艺术教育的唤醒。  相似文献   

11.
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利用班会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唤醒教育肯定人的价值,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语文教育中运用唤醒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和表达意识。然而实际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问题频出,难以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应在唤醒教育理念的关照下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擢升鉴赏水平和开展表演活动进行重新建构,唤醒学生对戏剧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审美意识和表达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深悟这句话的那一刻起,我抱定主意,要做一个用语教学生的老师,而不是一个教学生语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的和谐,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也就是指师生关系融洽,和睦相处。正如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纯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体育创新也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创新教育,本身是教育技术创新、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话语     
《天津教育》2009,(9):3-3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也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当教育者把学生的自觉唤醒后,他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作者林格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书中通过大量养成教育实验的成功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就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师的爱。  相似文献   

17.
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舒兰市职业高中实施了“唤醒教育”,提出了“自我约束、情感拉动、典型引导、激励改正、设计目标”二十字方针。具体措施有:(1)创建实施“唤醒教育”环境,让“唤醒教育”理念根植于师生的内心;(2)把握“唤醒教育”与具体工作的结合点,绽放“唤醒教育”爱的火焰。“唤醒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1)消除了大批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学习兴趣;(2)增强了“爱和责任”意识。(3)唤醒教育的实施消除了社会上对职业高中的疑虑。  相似文献   

18.
唤醒教育就是通过恰当的引导交流,唤醒人的内在潜能,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采用唤醒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唤醒教育在《芣苢》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劳动之美的想象力、感受力和感悟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研究绝非仅仅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事情,它的主体应是教师自身,因此教师是教学原理的创造者。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的,“唤醒”这一概念是作为人的本体结构的全面“震颤”,教育过程不仅需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是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通过“唤醒”,可以使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认识自己存在的处境、生命的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满生命希望的人。校本教研就是一种唤醒。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特别强调和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与提升,就必须首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唤醒、发展与提高.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感受体验,发现自己,发展智能.教育要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