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常规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所要遵守的行为规则。良好的常规习惯可以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质量;良好的常规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今后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幼儿终身收益,反之,将贻误终身。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不良习惯,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
周艳 《今日教育》2009,(7):10-10
幼儿园里大都是独生子女,个个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助长了幼儿“以我为中心”、“唯我第一”的意识。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有所忽略。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常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生活的独立性;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188-189
良好的常规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幼儿终身受益。同时,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游戏是游戏的一部分,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一部分,把良好常规的养成与区域游戏相融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常规是指人们经常遵守的一般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常规用于约束人的行为,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教师制订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内容、时间及其顺序,并制订一系列相应的行为规范,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常规的意义在于:"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保持秩序,有利于教育活动的自然顺利地展开;有利于幼儿建  相似文献   

5.
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它把一日生活活动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借以形成幼儿一系列神经联系,提高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同时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幼儿终身受益。因此,幼儿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班级常规管理是幼儿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幼儿教师帮助和指导幼儿们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游戏活动等顺利开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开展幼儿教育,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这给幼儿园教师进行常规教育带来了困惑:自主和规则是怎样的关系?怎样才能使它们协调统一?教师们犹如“戴着镣铐的舞者”,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矛盾重重,并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我进行了观察和思考。问题一自主还要规则吗案例没有规则的玩色活动在中班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种活动中为幼儿制定的基本行为规则。良好的常规教育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及健康、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保证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韩静 《内蒙古教育》2014,(11):38-39
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安排和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幼儿园的班级常规不仅包含了科学的生活常规,还包含了交往和实践活动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和基本的安全意识,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教师作为班级常规管理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承担着管理和教育幼儿的重任,其自身素养、管理水平、专业能力等方面对班级常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具体体现为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即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结合起来,促使幼儿了解、接受、遵守幼儿园集体生活所需的各种行为规则,养成相应的习惯。那么,如何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地纳入到幼儿园课程体系,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特色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模式呢?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过程中需遵守的基本规则,具体包括教师对幼儿在盥洗、进餐、睡眠、喝水、如厕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教育。而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契机。以往常规教育方法注重教师在教育中的外在强化作用,幼儿依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很难建立内在秩序感,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  相似文献   

12.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通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接受和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何帮助幼儿清楚、准确地理解规则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通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接受和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何帮助幼儿清楚、准确地理解规则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纲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这给教师们带来了困惑:自主和规则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怎样才能使它们协...  相似文献   

15.
莫贤巧 《教师》2013,(24):12-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幼儿社会性方向发展是幼儿园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之一,它有利于幼儿的智能发展,也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因此,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做到家园同步,随时关注幼儿的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正式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常规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对于幼儿园来说,班级的规范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  相似文献   

17.
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幼儿幼儿园常规教育方面作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根据本班特点,建构适宜的常规常规性幼儿个性的内容;结合活动,启发幼儿自主产生规则的细化内容;灵活教育,引领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8.
余小红 《成才之路》2014,(36):65-6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倡导幼儿园与家庭应协调一致、密切合作,努力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幼儿期正是一个人规则意识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渐萌生,但是幼儿们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还不能完全自觉地遵守,离不开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幼儿家长适时的提醒与监督,在幼儿身上难免会出现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幼儿园与家庭如何协同培养幼儿规则习惯,并让幼儿自己成为规则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9.
郁春芳 《海南教育》2014,(20):61-6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从出生之后第一次开始过集体生活,幼儿也开始接触各种集体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要求和规则。幼儿对班级常规的自觉遵守,对幼儿今后融入社会,自觉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国家法律法规打好基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以及"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给我们为幼儿建立有效的班级常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何为常规呢?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