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提倡"支持幼儿自主科学探究学习"的今天,各类自主性游戏因蕴含了无数探究学习契机,已成为萌发幼儿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绝佳平台。"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幼儿是在对周围事物好奇和探究过程中去习得生活经验,在感知、操作具体事物上获得直接经验的。以区域游戏"蔬果超市"为载体,以幼儿在超市中对传送带的见闻为兴趣点,生成制作"传送带Ⅰ、Ⅱ期"的项目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萌发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2.
叶灵萍 《学子》2015,(6):63
《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有时还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给幼儿提供更多接触和探究植物的机会。在大班幼儿科学教育中,巧妙利用自然物开展"有氧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幼儿学习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并在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我们从中体会到,《纲要》对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在传统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们往往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甚于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活动,注重活动的结果甚于活动的过程.根据新的《纲要》精神,教师应如何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应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本文以小班的科学探究活动--"五彩的气球"为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园"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是:让幼儿有机会亲自探究自然奥秘,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把幼儿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它是幼儿发现和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注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能否实现上述科学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幼儿园如何使"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谈一些初步实践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祝彩琴 《考试周刊》2011,(5):237-23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从而发展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科学亲验活动是培育幼儿科学活动素养的载体。在活动中,教师可设计、搭建和运用支架,包括"结构性"材料支架、"序列性"流程支架和"层次性"评价支架,激发幼儿的科学亲验兴趣,助推幼儿科学亲验活动。通过幼儿科学亲验活动,让他们真正体验"幼儿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姜露茜 《甘肃教育》2014,(19):116-11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应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那么,如何抓住幼儿的年龄和生活特点,让幼儿积极参加探究性科学活动,真正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优秀的探究能力呢?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当前幼儿科学活动已普遍认同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于是,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探究式"的科学活动频频亮相,很多幼儿园公开的科学活动都是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但仔细观察、解读这些课例,在"探究式"学习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大自然中真实的事物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指南》中也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野外考察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种独特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到野外考察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享受。我园在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由最初的郊游、体验成人活动,到摸索、寻找、衍生出"野外考察"这一活动形式,为孩子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玩中学"的教育方式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对事物的观察,通过提问、实验等活动来引导其探究的一个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获得初步的科学知识,也增进了他们探究科学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操作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抓住契机,激发科学探索的欲望1.探索——户外活动中的秘密幼儿园的幼儿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时间,而在每天的活动中他们的蹦蹦跳跳、钻钻爬爬中就可能蕴涵着科技成份。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  相似文献   

11.
朱亚芬 《考试周刊》2013,(99):188-18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幼儿园。教师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策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特点,创造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采取相应的组织领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游戏的活动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韦芳 《早期教育》2011,(12):10-11
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是促进幼儿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得以发展的落脚点。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动;巧妙质疑,造成幼儿认知上的冲突,使幼儿勤于动;启发诱导,挖掘幼儿原有知识结构的可利用性,使幼儿善于动;创设融洽气氛,让幼儿体验成功,使幼儿敢于动。从而达到让幼儿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成为教育活动主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主题内涵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新《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而科学活动可以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需求。科学教育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认识能力。以下是笔者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二、情境描述与问题讨论1.蝌蚪有无眼睛对象:贝贝、隆隆环境:晨间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从说教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以"小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为切入口,通过幼儿一系列的自主探索、实践操作,满足幼儿探索欲望,发展幼儿个性、能力,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社会的兴趣和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敢于探索、乐于合作、大胆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科学现象神奇有趣,科学活动丰富多彩。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不同于知识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它以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发展幼儿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  相似文献   

16.
常玥 《教师》2010,(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依据这一基本理念,我们开展了以"欢乐水世界"为主题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在幼儿的嬉戏和科学的探究之间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所以如何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支撑幼儿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教学结果,幼儿对学习感觉是一种负担,学习效果甚微。如果我们反过来,轻结果重过程,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实践,从过程中获取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拓展探究空间,丰富探究内容,提升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获得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因此,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采用适当措施,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究,积累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步提升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中班科学活动案例“气球变大了”,谈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从过去的"以科学知识为中心"到今天的"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科学教育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外在的、客观的科学知识转向幼儿的学习活动,转向生动而丰富的科学探究过程。本文试通过一个教学案例对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教育行为进行"解剖"与反思。从中我们会发现:把课堂还给孩子,其实活动的精彩是可以预约的。教师创设了一个十分开放的课堂:让幼儿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拆卸自行车。孩子们在一个十分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体验了探究、发现和成功的喜悦。活动中孩子们全身心地专注在自己的探究中。整个活动呈现给我们的是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