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为科技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关联原则,译者在从事科技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译者首先通过各种交际线索找到原语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推理目标语受体的认知环境,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法,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指导科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2.
方言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被视为一种结构上依附于更高系统(如语言)的语言变体。方言翻译的理论主要基于语言学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语言功能理论等。方言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涉及社会学、民俗学等文化领域。国内外方言翻译研究主要有方言的翻译方法研究、方言翻译的文化研究和方言翻译语言学理论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和翻译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前者能够从语言意义层面上解释后者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交际的语境和最佳关联性使得译者对原语的理解成为可能。关联理论能够有效的指导翻译,使译者进行合理的语言转换。本文着重探讨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即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其对翻译的解释,以及在处理翻译问题过程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庞德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是独立于原作的创作,是对原作的语势转移,因此他提出异化翻译策略,内容派生或有机形式翻译策略,音象、形象及义象语势翻译策略,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翻译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目的论的翻译理论视角下,从法律英语的特征出发,展示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其专业性和行业性决定了目的论对法律英语翻译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规则在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使用,以举例的方法进行阐释和说明,以期探索更适合法律英语翻译的有效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种为了获取成功交际而需要做出不断推理的过程。小说对话翻译过程可以看做是译者为了获取与读者的成功交际而不断做出推理的过程。在进行小说对话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原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影响,在进行小说对话翻译时,需要译者根据关联理论的要求不断的做出双重语境中的推理活动,从而获得很好的翻译效果。从语用学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对话的两个译文文本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关联理论在对话翻译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以及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这一视角并结合一些译例来探讨图式对翻译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积极作用及启示。翻译实践表明,译者的图式知识有利于译者对源语图式进行解码,并有利于其利用目的语图式对译文进行再编码。因此,译者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图式知识。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不同民族语际交流的实践活动。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实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既包括语言的转换也包括了对不同文化的正确诠释 ,所以语言、文化和翻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翻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运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在帮助学生外延思路、增强语言联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摄入性改写突显过程性、生成性,以摄入性改写为理论视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通过创造性和相关性解决翻译研究的各种问题。白先勇的自译个案特别突显创造性和相关性。他的自译作品数量多,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涵盖了主要创作时期的作品。从实践经验出发,白先勇的自译涉及自译和他译的关系、创作语言和翻译语言的辩证关系、作者和译者的辩证关系等方面。白先勇对翻译的历史性特质、世界性白话的观念和对翻译过程性和连续性的重视,具有现实意义,为摄入性改写视域下的翻译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4.
刘颖 《海外英语》2012,(1):155-157,159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活动,而不只是指译文本身。所以翻译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译文的研究,还要更深入到对翻译过程的研究。翻译活动是心理活动和语言应用的统一体,而心理语言学正是对语言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心理语言学可以从最基础的语言、心理、思维的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更深的理论基础。以跨学科的视野来拓宽现有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翻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5.
做翻译不能简单机械地停留在语言的字面意义上,须考虑语言间的差异、语言的文化内涵、语义产生的具体环境等多个方面,这样才能做到对语言的深层理解和完整有效的意义传达.因而,对翻译初学者来说,教学中语言对比意识,文化意识,语境意识,多元理论等翻译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翻译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构建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6.
翻译研究的发展经过了如下过程:古典主义知识论指导下的传统翻译研究,认识论指导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语言本体论指导下的解构主义翻译研究,以及现代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建构主义翻译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建构主义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动态的、适应翻译灵活多变特性的社会交往理论,其对于在翻译各个主体间达成共识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有效忠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联理论是人类认知自然语言的一种理论,而翻译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就是要通过翻译的有效忠实,使人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达到翻译活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等效翻译理论强调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语言流畅度应该包括译文语言是否准确地道、简洁朴实和语法是否符合规范这两个方面。因此,在评析英文小说《金银岛》的两个不同译文时,应该考虑在保持准确的同时要兼顾译文的通顺和流畅,即考虑接受者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是一种有关语言使用的理论,属于语言运用范畴。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目的在于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与源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初步探讨语用翻译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学语言学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是培养翻译美感的有效途径;美学语言学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交融的过程,使翻译实践成为更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语言活动过程,增强人们对于语言美和言语美的自觉性、创造性和欣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