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娜 《考试周刊》2013,(13):189-189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作用。它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陶冶人的素养,提高人的认识,同时也能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绘画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担负着对幼儿绘画技能、技巧及智能的培养,发展幼儿自身,促进其完整、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使命。在美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所在,教育者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围绕教育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教育,以求在“自然状态”下,充分展示孩子们内心天真纯朴的本性,尽情表达他们单纯椎嫩的审美情感和想像世界。  相似文献   

3.
新的历史时期下,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互联网+"条件下素质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审美教育为主要线索,以幼儿的各项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其整体的一贯性和特殊别样性,不能把幼儿的美术教育混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教学,所以在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方面也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把握了这个就把握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具体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谢梦 《今日教育》2006,(10):46-47
幼儿美术教育属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奠定幼儿成长的美育基础和素质基础。幼儿美术教育不在于对美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在于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审美情趣。促进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与创造力的不断提升。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幼儿美术创作的特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夏艳 《教育探索》2008,(8):14-15
民间玩具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教育、审美、玩耍功能。幼儿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其人格发展的审美教育。利用民间玩具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广泛的兴趣、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7.
幼儿美术教育担负着培养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任务。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应以"自然发展"理论为指导,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美术教育成为陶冶情操的素质教育,让幼儿在学习中自主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及幼儿的表现能力。幼儿的绘画从幼儿的入园到幼儿离园大约经历了涂鸦期、并力期、平行期到提高期,由于绘画教育难度大、见效慢,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开启幼儿绘画之锁的这把钥匙,培养一批"能工巧匠",让他们真正学到本领。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它以独特的教育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身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审美媒介,创设美的学习情境,为孩子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让孩子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幼儿绘画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绘画发展进程是通过抽象——象征——写实这一规律为依据的。但幼儿的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幼儿的绘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滋润着幼儿教育发展。美术教育属于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美术教育融会贯通起来,让幼儿贴近生活开展美术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用自己的意愿创造,做到"教、学、做"合一,从小培养创新人才。本文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对陶行知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间玩具的民族文化特征较为突出,不仅具有玩耍、审美的基本特点,而且还有教育、陶冶幼儿情操之功能。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旨在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动手创作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加强培养其审美能力与美术艺术的创作力,最终达到通过审美的教育形式促进幼儿人格发展的目标。本文就主要针对民间玩具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述,其目的在于我国幼儿美术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人类学习的最早时间,也是接收新事物的首要时期,因此对这一阶段幼儿来讲,对其进行合理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和智力开发有着积极作用。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作美感,是创造力、想象力和良好人格发育的基础,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是良好的载体和平台,能为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是幼儿美术教育最具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为保证幼儿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积极情绪情感与学习体验获得之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者应重塑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排除当前教育功利化的消极影响,积极改革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途径与评价方式,并营造家园共育的良好环境,通过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幼儿园美术环境与开展丰富的美术作品评鉴和赏析活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促进其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指出:"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促进农村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导幼儿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因时、因地,灵活地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分析了利用乡土资源的原因,并指出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创意粘贴画能力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幼儿美术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全新趋势,在幼儿阶段,为实现高效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标,教师可以积极创新美术课堂教育活动方式,实践证明,创新美术课堂教育活动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可以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途径,将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可以为幼儿的成长、发育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养成幼儿优良个性品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它在幼儿人格形成中的意义重大.美术教育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互助合作及与人交往的技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等等.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何引发幼儿的创造动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成了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从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升幼儿创作信心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美术是幼儿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辅助教育,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能锻炼幼儿记忆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同时,美术教育能使幼儿身心愉悦,能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它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发现美、创造美,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想做好美术教育工作,我认为首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何引发幼儿的创造动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成了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从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升幼儿创作信心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