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精心为学生设计作业,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努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长期以来,形式单一机械的重复作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使他们千篇一律,毫无生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业的设计也在不断改革。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革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让大部分学生有效并乐意地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信息.而教师科学布置作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些都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作业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最佳载体,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且枯燥重复,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得毫无激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实破口,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创新作业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精心设计的探究性作业,不仅能起到复习、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能起到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才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对语文作业进行改革。语文作业的布置要讲究技巧,作业布置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作业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一条渠道。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实际,就中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寻找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有意义的生长点与突破点,使语文作业真正成为一个良好的,并能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念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针对此宗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卓见成效。但我个人认为,随之而来的作业问题也需要尝试着去动一动,使学生乐于去做作业,并能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下面,笔者针对新课改下的作业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一、更新作业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作业的理解要从单纯的"教师教学任务"和"教学巩固手段",转变到作业不  相似文献   

8.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业是一种有价值的能力训练,好的作业不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给学生带来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乐趣。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创新型作业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多年来,教师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学生作业设计局限在抄、写、背的模式之中,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作业而作业。新课程下如何才能使学生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呢?一、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作业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被赋予了新内涵,作业已不是机械、乏味的文本,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开放性学习活动。课堂知识的练习和巩固虽然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培养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很重要,并且要融入作业的评价体系。完成作业是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再体验,知识的再巩固,它应该是愉悦的、充满乐趣的。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要以情感、价值观为基点,为孩子们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11.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学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设计前置性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散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举措。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遵循"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原则,进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应大力改革语文作业,设计出符合儿童学习特点、顺应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发展的语文作业,避免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的形式要有开放性,促进学生向重合作、加强课外阅读,重视趣味性、实践硅、综合性,使作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改革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面试和课程论文,学生成绩由平时作业、面试、课程论文和闭卷考试组成。这样学生成绩的评价比较科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以单调、机械的抄写、背诵为主。这种机械重复的作业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导致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日渐减退,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作业布置要有"四性",即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时效性和适量性。作业布置时既要改变重笔头、轻听力、轻口语的单一型练习模式,又要反对不加选择、大量盲目"引进"习题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说明设计语文作业,要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既重视语文素养的提升,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君高 《小学生》2013,(9):43-43
长期以来,语文课外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往往是"教"的强化,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语文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  相似文献   

19.
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之一,更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针对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低效高耗的实际问题,作者对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设计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目的是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一身轻"的乐趣,在作业中提高自己。作业要从形式的新颖有趣转向内容的质变,要从多元智能的展示转向立足学科本位,要从大量的机械重复转向思维含量递增。因此,要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开展书面口头作业、活动式作业、狗尾续貂法作业、开设自选作业和情境性作业,让语文作业展示真挚、美丽而迷人的微笑,让学生爱上语文,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20.
徐进 《考试周刊》2007,(51):16-17
目前,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如何体现新课程作业改革的基本理念?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如何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从被动做作业到主动做作业的转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是摆在教师面前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