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积极老龄化理念倡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城中村的老年教育存在教育理念保守、运行机制不畅、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相对缺乏的问题,在健康维护、社会参与和政策保障等层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秉持积极老龄化理念,创新老年教育运行机制;扩大老年教育资源,平衡教育需求与服务供给;设置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课程,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创新老年教育方法,提升老年人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积极老龄化理论认为,人口老龄化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成熟,老年人口是社会的重要资源,他们的经验、智慧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促进其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其潜能,参与社会建设,并保障其各项权利和机会。为此,老年教育工作应该在该理论指导下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福利救济观转向适应与潜能开发教育观;从兴趣爱好培养转向促进"健康、参与和保障";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等。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社会问题此起彼伏,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年轻劳动力。面对复杂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现实意义。文章以积极老龄化视域为背景,提出如下建议:营造老年群体继续接受教育的氛围;构建完善的学习设施;提升老年教育的目标性及针对性;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的组织推动作用;实施分阶段退休,有计划地对老年群体进行教育指导;加强对老年群体的职业教育,将老年群体这一潜资源变为显资源。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老龄人口逐年递增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将人口老龄化作为重要的议题来对待。在该视域下,老年教育的价值、功能、作用不断彰显。而积极老龄化的提出,顺应了该趋势,能够为我国老龄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寻找到全新的切入点,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全面、快速、蓬勃发展。结合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教育的内涵,明确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与发展问题,分别从国家、政府及教育机构的角度出发,探究老年教育的发展路径,以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老年宜居城市建设亟待关注.以信阳市为案例区域,构建老年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灰色模糊物元分析法对2016—2019年信阳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在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对信阳市老年宜居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信阳市老年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主要指标有卫生机构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和恩格尔系数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切实可行;信阳市老年宜居城市评价结果呈现出"整体上升"的特征: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间经历"较慢-较快"的上升阶段,在2019年出现略微的下降趋势;信阳市的经济社保水平不断提升,但仍需重视环境安全和医养设施等方面,进而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的老年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6.
实施老年教育政策是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规范和引导老年教育发展,赋能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重要举措。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在厘清政策执行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剖析老年教育政策执行的困境。通过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颁布的77份老年教育政策文本以及实践调研成果,发现老年教育在政策文本、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困难。对此,需要系统重构老年教育政策体系,完善协同治理联动机制,弘扬积极老龄化涉老观念,贯彻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营造良好政策执行生态,为改善老年教育政策执行的内外部条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融入老年开放教育是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文化养老的必然需求。针对儒家文化在老年教育中的融入,以内蒙古开放大学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儒家思想融入老年开放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方平 《成人教育》2013,33(5):92-93
在积极老龄化的视野下,需要对老年教育重新定位和认识。老年教育要向"健康、参与、保障"方面拓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老年教育必须向社区延伸。基于此,在阐述社区老年教育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有效解决各种老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相应的老龄化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特别是老年教育问题需要转型,老年教育不仅是要关注老年人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关注老年人给社会带来哪些经济价值。教育内容也随着教育价值的转型同步转型,由之前只关注教育素养,到现在转向关注知识素养和技能补偿,两者相结合;教育形式也完成了从正式到非正式教育的积极转型。  相似文献   

10.
当前,老龄化已然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老年教育在应对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应发挥其特有的角色与使命。积极老龄化的理念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经联合国以及欧盟的不断推进,当前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政策框架与指标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组成部分的老年教育,能够为实现积极老龄化所倡导的“独立健康生活”“就业”以及“社会参与”等政策支柱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老年教育的认知与实践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我国应当树立“健康即是回报”的老年教育观念,增加对老年教育的社会支持,通过教育增强老年群体的健康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进而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对于推动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积极老龄化”发展思路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对国内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做了简要回顾,分析了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类型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和实体资源建设现状,基于“5W”模式,进一步对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进行传播学分析考量,并给出了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传播学架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老年教育虽然长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但依然面临着老年教育事业区域发展参差不齐、大部分老年人并未获得这一普惠公益教育的困境。采取学习共同体模式,能够解决资金、师资、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也使老年人能充分发挥自身余热和经验能力,体现人生价值。运用分布式领导理论分析老年学习共同体与外界管理者发生互动时应塑造的权利边界和在内部应构筑的互动关系:一是将权力尽大程度地分布到老年学习共同体中,让一些适合的人来承担学习共同体中的管理领导和教学领导职责,重构和不断改进老年教育组织的领导体系;二是根据老年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能力、任务、情境将领导职能动态灵活动态地分享给多位成员,注重成员在共同体内灵活多样的决策参与方式。最终通过分布式领导的基本原则,来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自组织的管理、网络共同体的搭建、责任中心感的强化、对话新机制的开启。  相似文献   

13.
生态观赋予共同体理论新的内涵和特点,构建生态化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需要教育者提供真实的专业实践情境,创建学习者互动协商平台,促进班集体成员身份转化,营造班级和谐文化氛围,开拓全方位资源流通渠道。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应注意共性与差异相结合、经验与反思相结合、认同与协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研究往往忽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教育的代际传递,对共同体中的个体学习体验关注较少,这不利于终身学习共同体的整体构建。而生命历程理论正好为构建家庭终身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思路:横向维度方面,父母与孩子、(外)祖父母与孩子及同辈群体之间不同生命历程相互影响;纵向维度方面,同一个体在婴幼儿成长阶段、教育阶段、就业与成家阶段和养老阶段的生命历程相互联系。在此消彼长的相互影响和环环相扣的相互联系中,终身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得以不断学习、成长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图书馆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和系统性特点入手,分析生态文化视域下的学习组织新样式,从学习型图书馆与馆员学习共同体的内在关系阐述图书馆全员学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格教研是借鉴微格教学的主要理念与技术手段,将用来"学习教学"的微格教学发展为"研究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微格教研视域下,体现和重视的是教师的合作、实践,而这恰于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关键不谋而合。藉此,我们思考,在微格教研视域下,应当如何进行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笔者以此展开论述,探讨当此境况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具体策略,期于具体工作有指导、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需要重视老年社区教育,提升老年人整体教育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有效的调查分析方法的使用,并在增权理论的支持下,找出老年人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影响因素,运用有效的策略予以处理,确保社区老年教育状况良好,拓宽其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记忆和认知的功能,整体搭配不良的组织结构会阻碍组织和个体的发展。本研究认为,网络学习社区相对于传统的学习环境具有更优越的组织结构,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功能更为健全、结构更为合理的网络学习社区模型,并对其中功能模块的设置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教师职业生涯理论对福建省泉州市1261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泉州市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现状良好,不同教龄的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应理性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意义,结合不同教龄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独特性,积极创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提高社区群众文化素质、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创新途径,生态观赋予社区学习共同体新的内涵与特征,有利于揭示其内部知识创生、信息流动的生态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遵循联系、动态、共生的理念,通过社区教育环境的改善孕育学习共同体生成环境,助推其自我完善并不断提升共同体学习成效,在策略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自下而上,重视培育扶持,鼓励灵活创新,包容异质多元,重引导轻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