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就要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内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课外阅读以及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体,以追求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浅层目标是体现在认知层面,即教会学生基本的字词句和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语文教学在过程与方法中需要凸显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即语文的思想教育价值,而且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体现在小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的深刻影响。语文是文化的根源,也是情感的家园,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思想教育真正融入语文教学中,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主要结合几个教学的例子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完成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语文评价”指的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 当然,语文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是其目的之一,但语文评价与学习目标却有着必然的联系,即语文评价就是针对具体学习目标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生活即语文,把生活当作学习语文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都阐明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关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语文教学亲密接触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6.
正培智即培育学生的智力。培智教育特指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在这种特殊教育中,生活语文是培智教育的基础课程。这里的"语文"之前加上了"生活"一词,就把普通语文做了特别的限制与说明,即从生活需要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也就是说通过简单的语文教育,引导智力障碍学生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生活"在培智学校中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教会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对话交流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契机。在研究对话的构成维度时,有“三维”说.即教师、学生、作者构成对话的三维图像;有“四维”说,即教师、学生、作者、编者构成的对话的四维图像。不管何种对话构成方式,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也即学生与文本的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今后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开篇即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笔者以为,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便、有效、快捷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沟通与生活的联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也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教学植根于现实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简称理解力。它既与学生吸收语文知识、内化语文知识能力密切相关,又与学生迁移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密切相关。在明确内涵之后,分析找准学生语文理解力失落的原因就成为研究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成因分析及回归策略的研究,从而得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力的教学与干预的对策。一、语文学习中学生理解力失落的原因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大致包含五个层面即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舞台.炼就与展示语文教师教学功力的方式自然就是课堂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力,要从解读文本与解读学生开始。解读文本与学生就是“走进”文本与“走进”学生。“走进”文本就是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关注文本“说的是什么”、“怎样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走进”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即关注学生“需要学的是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得怎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作为语文教师,应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寻求"用中学、学中用"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科学的语文教育观的指导,教学内容才能发挥最优化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科学的语文教育内容观:一,大语文教育内容观,即根据大语文教育的需要,把大量的课外语文实用活动纳入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之中,使课内示范性语文教材系统与课外应需性语文实用系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二,语文教育内容优化观,即根据语文母语教育的优势和整体性特点,用超前教育思想和系统方法优化语文教育内容;按照学生认知基本规律,用以简驭繁原则对语文教材进行编写具体优化。三、语文训练系统观,即正确处理教育内容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系,在教育内容中做到训练的系统化、强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技能,即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为此必须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5.
教语文,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应抓好“五基”:即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标》还建议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机会。"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义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存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杨自清 《学周刊C版》2019,(5):101-102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检验学生语文阅读基础、遣词造句功底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从阅读教学的意义入手,探析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旨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即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教学应适应当前教育形势,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树立"生活即语文"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针对当前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语文观”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整个社会人生的大环境中学习语文的语文教学观念。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的加强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及学生生活的整合,重视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拓展与补充,改变以往单纯死教语文知识的不正确做法,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