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玩、去实践!在玩中感受音乐,对音乐有所感悟,让学生乐学、爱学。音乐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艺术殿堂里。一、让学生的思维拥入音乐的怀抱——创设音乐意境  相似文献   

2.
音乐,它无处不在,它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但又有谁知道它从何而来?它具有哪些特征与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玩、去实践!在玩中感受音乐,对音乐有所感悟,让学生乐学、爱学.音乐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艺术殿堂里.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深化德育和美育,准确表现体裁和音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想象、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5.
音乐重构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过程、表演者的演奏过程以及欣赏者的欣赏过程中;音乐重构理论为音乐课分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分组教学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一方法也必须将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音乐     
《海外英语》2014,(11):22-22
Middle aged ex-punk rockers Josh and Gary are at a punk revival concert: Listen once and answer these questions: 1. Who used to be in a band? 2. Who dances at the end? Then, listen again and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slang expressions (also marked in bold in the text). Write out a version of them in Standard English:  相似文献   

7.
音乐     
  相似文献   

8.
音乐     
跃动旋舞的脚尖音符环绕心头的花环被升华得只剩躯壳上古的传说消魂的洒脱关上耳朵汹涌在胸口抛开一切的那种快乐忽忽然或光耀四围或柔漫空气或火热喷洒或细雨簌簌流动的是溪还是奔流的}1答不出不只是我淮闭眼热泪滚落音乐@王非$江苏省无锡市梅园光华学校!214066  相似文献   

9.
音乐     
  相似文献   

10.
音乐     
  相似文献   

11.
音乐     
无可否认,音乐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音乐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使我们在一天的忙碌后得到真正的放松。音乐的世界如此广大,你可以欣赏莫扎特音乐中自信的快意、云卷云舒的陶醉,可以感受贝多芬的激情,也可以沉浸在流行音乐动听的旋律之中。大声朗读背诵下面的短文,你将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音乐的作用是很奇妙的。我们不时可以从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消息,音乐治疗专科的医生对病下“乐”。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某类音乐作品给其欣赏,对某些身心性的疾病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这说明,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怡情悦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当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为治病的良药。据说哲学家尼采有次患病,偶然中听了比才的歌剧《卡门》,疾病竟然不治而愈。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来患病,昨夜听了比才的《卡门》,病意全消了,我感谢这音乐。”那么,音乐会不会危害健康,甚至成为“杀手”呢?我们知道,如果某种音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本"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虽然,现在提倡音乐本位现象的改革,但音乐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却是任何时期都不容改变的。音乐课决不能上成语文课、历史课、美术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四不像课。在音乐课上听不到音乐,那又能从哪儿找到音乐呢?因此,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更有效的途径;找回音乐,让音乐  相似文献   

14.
音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段话:音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它无色、无形、无重量,但它却可以进入你耳朵,飘入你的大脑,拉出你心底最忧伤的事情,溶解它;注入你快乐的时间,增添它的色彩。是的,音乐的魔力就是那么地伟大。我欣赏音乐,我爱音乐,特别是纯音乐。纯音乐总给人以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但它也能化解你心中的忧愁。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十分不愉陕的事情。回到家,无精打采地扔下书包,躺在床上,想睡,睡不着。我神推鬼使地爬了起来,在一大堆CD中取出一只,塞入了CD机中。  相似文献   

16.
音乐     
醋粟 《中学生读写》2008,(9):106-106
<正>《一念之间》EP大碟歌手:戴佩妮最先听她的歌是因为那部红到不行的偶像剧,"我明白,我要的爱,会把我宠坏。"于是,这个长相极为清爽的娇女子突然跃入众人的眼帘。虽说,后来她自己在访谈里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因为唱偶像剧的片尾曲被认可的。这是她的自持与骄傲。我已经快要忘记她长头发的样子了,或者说,我是从她剪了短发才开始注意她的。小小的瘦瘦的马来西亚女孩子,尖尖的脸。眼睛里透着执着,背着大大的吉他走来走去,浅唱低吟。  相似文献   

17.
“千呼万唤始出来”,音乐课这一教育阵地,自兴起“通俗流行”那天起就从没自在过。园丁们在“轰轰烈烈”的大包围中苦苦地“守”到现在,终于看到了“高雅”艺术的回归复苏。 然而,氛围归氛围,一些现象却仍存在着。只要稍加留意:学生们小册子上贴的“彩画”,嘴里哼的“曲子”,脱口成串的“星族”,罗列成堆的“时髦歌”,甚至直言要求教师上课少讲别的,听听唱唱某某歌星的歌就行了……。从中不难发现,多少年“熏陶”过来,整整几代人受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心理和习惯,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被改变,更没有挥之即去那样的简单。于是,困绕了自己多年的老问题便又重现了出来,在这曲曲折折中,音乐教育的过去除了抵制外是否还缺少些什么?当良好的文化环境到来时,音乐教育的将来是否仍沿习它  相似文献   

18.
李欢 《大学时代》2006,(9):38-39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品格,浸润着不同历史、种族、民族的人类的情感意识。同样,音乐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许多非常迷人的美学价值,很值得今天的艺术家们探研和鉴赏。音乐美具有物理、生理的客观基础,故音乐审美评价有着相对统一的标准,但音乐美又与人的心理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音乐审美又有极强的主观性,不同人群或个人在音乐审美方面便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做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  相似文献   

20.
音乐     
《八小时以外》2008,(4):63-63
《曾经》歌手:格伦·汉萨德"我不认识你,但却想和你在一起,更进一步的了解你,但却无法言说……慢慢唱出你的歌,我也将和着你的声音。呼唤我,我将和着你的声音。"那朴实的温情,真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