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永森读高中的时候,看到同学手中有一本关于速记的书,出于对书中速记符号的新奇,他依葫芦画瓢地模仿起来,他感觉用这些符号记录老师的讲义很方便。后来上了函授速记学校,再后来又拜了黑龙江颇有名气的一位老先生为师。这中间,他参加了全国速记界的比赛并取得了名次。但那时的他也仅仅把这作为一项独特的爱好,甚至还为自己除速记以外什么也不会而感到慌张。  相似文献   

2.
李文丽 《现代传播》2001,(5):127-129
新华社2001年4月9日播发了这样一则消息:河北省国安市某学校一个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在一次课堂提问时,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对学生说: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此后,每看到学生举左手时,老师就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于…  相似文献   

3.
编辑的老师     
《今传媒》1995,(1)
编辑的老师李志杰初学写作的业余通讯员,甚至著述颇丰的大手笔.走进编辑部,总要称编辑为"老师".说起来.编辑这个"老师",也克实是名副其实的.他手执朱笔,可以对作者的作品删删改改,可以对作品评头论足,对于不够"档次"的作品,大笔一挥"抢毙",随手搁一旁...  相似文献   

4.
目睹了沈阳军区某装甲师新闻干事周琳的作品剪贴和获奖证书,实在是令人佩服。作品剪贴厚厚的7大本,30本各类新闻稿件和摄影比赛获奖证书,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他入伍10年之际出版的个人新闻作品集《镜笔军旅》一书,更是字稿与图片作品并驾齐驱,一手摸着两条“鱼”。他已发表1500余篇(幅)的新闻作品.并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5.
1950年1月张之老师现场直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苏男子篮球比赛,开创了新中国体育比赛实况转播的先河。1961年当张之老师用他那清新的解说,丰富的词汇,在北京现场直播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  相似文献   

6.
吴恭俭教授《与新闻记者的对话》(以下简称《对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一书,我花了数天时间捧读一遍,多次被书中精刻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折服,也深深地被吴老师的那种沉潜专注、十几年如一日的治学精神所感动。吴老师是新闻传播教育专家。近20年来,授课之余,他以他的学生———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唐湘岳为解剖典型和研究对象,追踪弟子的足迹,用老师特有的关注目光注视他的学生———唐湘岳的新闻作品、新闻实践和成长历程,实属难能可贵。他通读了唐湘岳大学毕业后的所有新闻作品,并以全新的、…  相似文献   

7.
3月24日的《温州都市报》以《(非典时期的爱情)并非爱情》为题登载了一则消息,报道了浙江温州籍男模陈某给媒体来电,称在荷兰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一幅《非典时期的爱情》摄影作品存在着严重失实,侵犯了他的名誉权。他就此已向法院起诉,要求作赔偿精神损失,恢复其名誉。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这个比赛面对全球五大洲职业摄影师征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两届。第一届的参赛国家为76个,参赛作品的总数为21627幅;第二届的参赛国达77个,其参赛作品数量比上届增加了5401幅,由中国人举办的这项国际摄影比赛具备一定规模,其参赛作品的学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在摄影圈内外引起反响,“华赛”的举办为中国新闻摄影师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也为世界摄影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从其两届获奖作品情况看,每件作品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妨在此就其银奖作品《米兰时装周》刘新闻照片的艺术性作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萍 《青年记者》2004,(1):37-37
一则小笑话说,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写一篇题为《记一场足球赛》的作文,大家都在忙着写,一位小学生却趴在课桌上休息,老师走过来问他为什么不写,他说写完了。老师一看,他写道下雨,没比赛。小孩子犯的错大人也不一定不犯。这个笑话倒让我觉得和黎信在《谈西方记者的基本功》一书中举的一则例子有某种相似之  相似文献   

10.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一个偶然的叽会在他那简陋房间里,看到那厚厚的剪报本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不禁令人振奋,同时不免有些惊讶。他就是驻黄海前哨某部新闻干事张雷,入伍7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新闻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文字作品)600余篇(幅)。其中,摄影作品17次在全国、全军摄影比赛中获奖,10次立功受奖一先后被6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近日,他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从小就对绿色军营充满向往的张雷.1989年3月,从家乡安徽入伍,来到渤海前哨小岛上…  相似文献   

11.
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前额,眼睛里闪着睿智的光采。虽然,他从业余到专业摄影才不过几年时间,却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1985年,他获得了首届河南省黄河奖摄影比赛的铜牌奖; 1987年,他的作品《百名少儿绘长卷》获河南省“少林杯”新闻摄影比赛三等奖,河南省新闻影展三等奖;  相似文献   

12.
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艺术大家的作品抱一种最虚心的学徒的兴趣。这样碾颜料的人常常会成为优秀的画家。罗江老师的画是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不完整,有点支离破碎,使他在人物画的表现上脱离了主题性创作的范式,上升到一种观念形态。  相似文献   

13.
1971年初冬,他的同学有的支边,有的下5,只有17岁的他,从四川的省城辗转到地处川南的芙蓉矿区,被安插在局机电设备总厂当机械工人。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比较喜欢美术,有的作品在学校举办的画展中还获过奖。到了工厂,车间。厂里办黑板报、橱窗、专栏时,经常找他帮忙。  相似文献   

14.
作者简介:牛文玉今年50岁,出生于山东文登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喜爱绘画。1969年牛文玉步入军营,在这所大学校里,他的才智得到了发挥,绘画技艺也大增。他从军15年,先后有百余幅剪纸、撕纸、木刻作品被《解放军报》、《中国民兵》、《前卫报》等报刊刊用。退伍后,他仍乐此不疲。入牛文玉从1975年就开始从事撕纸作品的创作,从1989年起对撕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1993年他的撕纸艺术已别具一格,在国内外独领风骚。1993年1月他在潍坊成功地举办了“牛文玉撕纸艺术作品展”,在美术界引起了震动。著名书画家魏增芳先生给他题写了…  相似文献   

15.
1987年,他的作品《大雨无情人有情》同时获得了河南日报社“少林杯”新闻摄影比赛,河南省1987年新闻摄影展览和  相似文献   

16.
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战争与灾害作品称,在其50年的比赛史上,“年度最佳奖”作品有关反映战争与灾害的画面竟达41幅之多,在具体奖项中这两类得奖照片更是不计其数。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难以接受一幅又一幅令人悲伤的图景,曾批评“荷赛”把世界看得过于灰暗。为此,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组织试图用“快乐事件”调节获奖作品的沉重气氛。然而,在其后的作品评选过程中,政治灾难和自然灾害的照片依然占据上风。  相似文献   

17.
遇上林俊明     
对于我来说,林俊明是老师。这两字"老师"不是那种礼貌上的尊称,也不是那种只在学校里评分决定同学们生死升降的权威老师,他是实实在在广告行业里进行了无数教育工作的林老师。我跟林俊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香港的一家非官方  相似文献   

18.
监考     
有师曾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当时,作为学生,我正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篡夺“监考”的宝座,那是何等快意啊!终于在实习期间,学校要期中考试,安排了我们实习老师监考。  相似文献   

19.
普法FLASH     
为了进一步创新档案普法形式,提高档案法制宣传的水平和影响,上海市档案局近期发文,部署开展档案普法DV摄像和FLASH动漫作品比赛活动。为此,市档案局还召开了由区县档案局负责人和法制干部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区县参加此次比赛的赛事安排和工作任务。会议要求每个区县要力争有两件作品参赛。参赛作品的要求是:突出主题,创新内容,以纪实、表演、  相似文献   

20.
淬火砺兵     
《军事记者》2010,(7):F0003-F0003
李三红,1978年3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海南省三亚市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广州军区政治部摄影干事,少校军衔。他先后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其中数十幅作品在军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4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