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艳 《教育家》2004,(6):44-45
法国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运动的根。其实,语教育正是这种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的教育。然而,我国语教育的现状堪忧,令人反思。第一,把学生当作一块“白板”。英国教育家洛  相似文献   

2.
唤醒教育是解放学生内部力量,促使其生命意识觉醒,进而实现个体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教育揭示了教育的真正本质在于唤醒与建构。语文教育中的解读活动,与唤醒教育有着深层的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认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克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语文到底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给语文定义:语文即人自身。这句话清楚地指出了语文在关注人的灵魂方面的伟大意义。教学不再是培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深悟这句话的那一刻起,我抱定主意,要做一个用语文教学生的老师,而不是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跳出语文教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深悟这句话的那一刻起,我抱定主意,要做一个用语教学生的老师,而不是一个教学生语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教学不仅是一门知识,而且还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它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正是以此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的教育。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机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对于当前要求把人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中唤醒,大力弘扬主体精神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一、平等对话,唤起认同对话的实质是昭示平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教育学家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日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唤醒学生对学习创造的乐趣,使学生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与课堂融为一体,结合实际生活,用活书本知识,构建他们心目中真实、美好的生活空间,从而获得创造的乐趣。现在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1.
<谓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对于当前要求把人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中唤醒,大力弘扬主体精神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相似文献   

13.
刘玉玲 《宁夏教育》2013,(7):140-141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相似文献   

14.
徐月新 《江苏教育》2010,(10):14-15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我看来,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过程就是对生命的唤醒、对人性的完善、对价值的发现。作为一名校长,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把激活师生潜能与创造力作为学校管理的哲学思考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让他们激越的梦想从这里起飞.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运动的根."  相似文献   

17.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对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一、教育的有效秘方——唤醒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实施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智慧,因为新课程所期待的课堂应该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课堂,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而这样的课堂是生成的,是无法预设的,它总在有序与无序的整合中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们应该用智慧的心灵去唤醒学生智慧的头脑,用智慧的生命去启迪生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小学老师从事的是启蒙教育.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特质.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他们主动追求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0.
姚淑珍 《青海教育》2014,(11):15-15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这样定位:“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这种定位对我们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