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百韵诗的全题是《秋日夔府书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它的特殊长度。它的长度不仅在杜集中是众诗之冠,而且也是前无古人的。元微之曾拿李白与杜甫比较,说他俩在许多方面都不相上下,只有一个方面李却大不如杜,这就是杜能够“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①,最能集中体现这些特点的当然要数这篇“大或千言”的百韵长律了。可是后来的元遗山却批评元微之的论点,说是“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之识  相似文献   

2.
3.
4.
原文开国超三代,承天抚八陲。鸿功常有赫,厚贶本无私。于古亶腾迈,而今被皞熙。显承三圣绪,底奠万年基。滇海消兵静,王庭纳币驰。 玉关闲戍垒,银渤息鲸鬏。以守还兼创,居安不忘危。时巡曾见舜,即辟讵惟岐。胜境山灵秘,昌时造物贻。来游频可托,经始乃于兹。土木原非亟,山川已献奇。制犹尊土砌,巧不尚雕(木而)。掖辇慈颜豫,挥毫天藻摛。劭农咨宝穑,勤政饬鸠司。  相似文献   

5.
对韵诗     
杨昆 《小学生时空》2011,(10):30-30
高对低,昼对夜, 日月对阴阳。 心胸宽,翰墨香, 根深对叶茂, 源远而流长。 上对下,去对来, 暮色对朝晖。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与张祜的诗集中,都有五言百韵这种特殊形式的诗歌。白诗《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与张诗《戊午年感事书怀一百韵谨寄献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汉南李仆射宣武李尚书》两诗创作时间相距约30年,都是以五言百韵诗的形式感事书怀,表达其怀才不遇之情,但白诗铺叙多议论也多,张诗则学习杜甫写法,叙事中注重以史入诗。从两诗的比较中,可见中唐时期五言百韵诗这种形式的发展与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已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 国家承天命,抚有中外。于古未有之地,尽入版图;未服之国。尽受封爵。而四十八旗诸部落,屏蔽塞外,恭顺有加。每岁入朝,钖赉燕飨,厥有常典。但其人有未出痘者,以进塞为惧。延颈举踵,以望六御之临。觐光钦德之念,有同然也。 我皇祖俯从其愿,岁避暑于此。鳞集仰流而来者,无不满志以归。且也,三代以上无论矣,三代以下,享国最久者,莫如汉、唐、宋、明。然四姓皆一,再世而变乱  相似文献   

8.
《潇碧堂集》是袁宏道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过渡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和韵诗与限韵诗数量较之以前的猛然增加。这两类诗增多,从外部来看,与文人集会和袁自身受白居易、苏轼影响有关;从内部来看,与袁宏道转变后的思想状态相关。袁宏道通过大量创作和韵诗与限韵诗,使得自己的诗艺得以锤炼和提高,《潇碧堂集》整体风格、艺术的完善与此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9.
10.
作为唐代新兴的诗歌类别,分韵诗是文人宴集时每人分得一个韵字即席创作的作品。唐代分韵诗宴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特点:宴集主人身份的变化——从皇帝、近臣到地方官吏与士民;宴集规模的变化——从盛大的场面到日常的小聚;宴集时间的变化——从固定的节日到平常的日子;宴集中心的变化——从都城到地方城市和幕府。唐代分韵诗的发展,与其所依赖的宴集活动的变化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1.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和节奏可以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与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间记忆所学知识的目的。英语教学中,韵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教学中,韵诗能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使枯燥的语言知识变得更有趣。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诗的艺术,源远流长,发源于上古社会的生活,是一种产生在生产劳动、宗教祭祀、表达情感和记人记事等过程中的有韵律的语言形式。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在唐朝的开元至大历年间,诗的艺术达到了巅峰。诗人因其作品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流派,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怪诞诗派、现实派、社会派和浪漫派等之分。李白作为一名伟大诗人,是浪漫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用诗为文学上的盛唐谱写出了令人无比敬仰的传奇。  相似文献   

13.
对于苏轼的和韵诗,过去有人认为是苏诗中的糟粕,如清王若虚说“虽穷极技巧,倾动一时,而害于天全者多矣。使苏公而无此,其去古人何远哉”(《滹南诗话》),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苏轼以他特有的气质、才华和个人特殊遭遇,激情随感而发,“人无亲疎,辙输写府藏”(《蜜州倅厅题名记》),和韵诗竟占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其中除一般的应  相似文献   

14.
我校文学院张明华教授最近出版了《唐代分韵诗研究》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该书由六章组成,依次为《唐前赋得诗是分韵诗产生之母体》、《唐代分韵诗创作考》、《唐代分韵诗的特点》、《唐代分韵诗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分题诗和分韵诗来说,欧阳修的创作具有独特的意义。欧阳修一方面继承了唐代分题诗、分韵诗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又加以变革:他的分题诗和分韵诗主要使用古体诗的形式,这与唐五代以来主要使用近体诗形式有明显的区别;欧阳修在北宋掀起了分题诗创作热潮,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他开创的用"分古人诗句"代替了唐五代以至宋初简单"分字"的分韵诗创作方式,更极大地推动了分韵诗在后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发现的回鹘语头韵作品数量很多,而且涉及内容也十分广泛,不仅回鹘民间文学、宗教诗歌采用头韵诗形式,而且出现于佛事文献中,诸如回鹘文题记、写经尾跋之中,更有甚者,回鹘人在翻译佛经时,也常常把原本为散文体的著作也改用头韵诗形式表述,独具一格.所谓头韵,就是诗歌前一句和后一句的首个词语或音节全部押韵.究其源头,当来源于蒙古高原发现的突厥卢尼文碑铭,更加普及化、个性化,而且又影响到后世阿尔泰语系的多种语言.  相似文献   

17.
南朝梁、陈之前的和韵重点在和意而非和韵。和诗重视用韵的倾向出现在梁、陈时期,经唐、宋得到发展,尤其盛行于明、清时期。这种诗歌创作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也正是诗人对押韵行为投注越来越多的兴趣的过程。和诗不仅标志着诗歌功能由诗人自发的抒情言志向重视交际功能的倾斜,同时更引起诗歌构思的重大变化:预先规定的韵脚成为思维的起点,作诗成了“作韵”。这种创作方式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使古典诗歌呈现出虚假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百猜百中     
陶云娥 《数学小灵通》2011,(1):38-39,46
魔术师从口袋里拿出两张数字卡片,一张上面写着5,另一张上面写着8。他对同学们说:“谁来帮我拿这两张卡片?”  相似文献   

19.
20.
百钱买百鸡     
《家教世界》2011,(2):50-50
相传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了一个“神童”,他反应敏捷,计算能力超群,许多连大人都难以解答的问题,他一下子就能算出来,远远近近的人都喜欢找他计算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