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两个橘子     
佚名 《家长》2009,(2):84-85
年又蘸着糖、裹着蜜、红红火火、欢天喜地地来了!也许是长大的缘故,对过年就不再像儿时那般期盼,而是多了几分对儿时过年情景的怀念。  相似文献   

2.
记得儿时,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过年可以收到大人们给我们的红包,过年可以放烟花爆竹,过年可以不用被妈妈盯着做作业,过年可以拿着新玩具去找朋友"显摆",过年可以吃上满桌子的大鱼大肉,过年可以每天去邻居家串门吃好吃的,过年可以……总之,过年的好处多了去了,说也说不完。那个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了...  相似文献   

3.
年的韵味     
过年,这个词语让人觉得多么的温馨、亲切. 年末,年味渐浓,对过年的期盼也就越急切.这种期盼,这种憧憬,似乎早已超越了过年的快乐.小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如同一种特殊的力量,莫名地会让自己很高兴,然而随着自己的成长,这种期盼却在悄悄递减.  相似文献   

4.
年的韵味     
过年,这个词语让人觉得多么的温馨、亲切。年末,年味渐浓,对过年的期盼也就越急切。这种期盼,这种憧憬,似乎早已超越了过年的快乐。小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如同一种特殊的力量,莫名地会让自己很高兴,然而随着自己的成长,这种期盼却在悄悄递减。  相似文献   

5.
从期盼过年到害怕过年,中间的分水岭就是结婚单过。原先不用自己操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都要自己张罗。对之前期盼过年的兴高采烈有了怀疑:那时候是我吗?  相似文献   

6.
正一、抄年画那种幸福的期盼对我来说不亚于对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期待——选购、抄写和欣赏年画是我儿时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乐此不疲的特殊享受,是清素的节日里一顿香醇的精神文化大餐。过年时,家里再穷也要买上几张年画。一进腊月,村北那家小书店里就变得花花绿绿的。我一头扎进书店,转着酸痛的脖子,算计着攥在手心里的那点钱精心挑选。家里  相似文献   

7.
回味过年——小的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大多是对“长大一岁”的憧憬。  相似文献   

8.
过年,是守着“空巢”的父母们最热切盼望的日子。为了享受这段全家团圆、儿孙绕膝的美好时光,长辈们精心准备着、期盼着。然而,小辈们的过年意识却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过年不回家了,他们想利用这段时间去外地旅游或躲在一个地方休息;他们不再精心准备礼品.而是仅仅寄钱回家,权作对父母期盼了一年的安慰。  相似文献   

9.
儿时过年     
儿时的我最喜欢过年,儿时的年味最浓。记得那时还没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为过年作准备了。一是用红薯熬糖。二是用谷子面做成窝窝,窝窝在锅里蒸熟后,取出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得薄薄的,再放在箔上晒  相似文献   

10.
过年的记忆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调羹舀汤汤,筷子拈嘎嘎……”每当再念起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就勾起了我对儿时过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心灵植花     
岁岁新年,今又新年。岁月就像一条穿梭往返于河流两岸之间的小舟,一次又一次把我们摆渡到季节的尽头,不知不觉新年又到了。儿时对过年总是充满强烈的渴望,无非为了喜庆热闹,一身新衣,几餐美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渴望渐渐变淡,但是浓浓的年味依旧,因为它总与新的希望相连,与新的期盼对接。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和希望,而作为迎春的新  相似文献   

12.
年的记忆     
儿时,最盼的就是过年.进入腊月就每天掰指头数日子,数了一天又一天,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盼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那时不管多穷的人家除夕与初一中午是要吃米饭的.  相似文献   

13.
儿时的年味     
陈日旭 《当代学生》2011,(Z2):22-23
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写"儿时的年味",主要叙写掸尘、理发洗澡、祭祀老祖宗、吃年夜饭、守夜的过年情景。这无不激起读者心中"儿时的年味"的情感,也说明"年"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依然是那么神圣而根深蒂固啊!过年也是我们数千年来长久不衰,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方式吧!  相似文献   

14.
过年,是守着“空巢”的父母们最热切盼望的日子。为了享受这段全家团圆、儿孙绕膝的美好时光,长辈们精心准备着、期盼着。然而,小辈们的过年意识却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过年不回家了,他们想利用这段时间去外地旅游或躲在一个地方休息;他们不再精心准备礼品,而是仅仅寄钱回家,权作对父母期盼了一年的安慰。很难想像,望眼欲穿的老人,在听到儿女轻飘飘的一声“不回家过年了”的话后其失望的心情。中国的老人是最理解儿女的,平时他们揽家务带孩子任劳任怨地支持儿女的工作,惟有在过年时,才有一点小小的“私心”:希望子女们陪伴在身…  相似文献   

15.
年味     
小时候,总是盼望过年。天气刚刚转凉,我们就掰着指头数着过年的距离,我想我最初的数学概念就来源于对年的期盼吧!看着家里的粮囤慢慢变小了,直到把剩余的谷粒装进几只小袋了,年猪却渐渐肥壮的时候,我知道,快过年了。  相似文献   

16.
时间跑得真快啊!2004年的春节眨眼就来了。我们又都大了一岁。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我就特别地盼望过年,因为对我来说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过年让我神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过年的期盼慢慢地淡了,淡了,甚至有点害怕过年。现在每当年关逼近,我就不禁要想:这一年再也抓不住了,可我做了些什么?过年让我感伤。真的是小时盼过年,大了怕过年。对于春节,同学们的心情一定和我少时一样了,是吗?当然还有更多的不同:物质生活上不像我那个时代贫乏,而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得感谢背后强盛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国外呆了一段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那些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甚至有些漠然视之的东西,而今看来一点一滴又都是那么亲切,那样弥足珍贵。就说过年吧,想来已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对于过年,照说已不会象小孩那般心切和欣喜了。然而,今年过年却使我产生许久以来未曾有过的兴奋,令我难以忘怀。这也许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在国外过的第一个年,也不因为这是我头一次和几百人一起过年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过年:年     
春节君终于踩着一月份的尾巴,翩翩而来。关于过年,你有什么记忆?子沐哥哥小时候,每天上演前都眼巴巴地在日历上画圈圈,期盼着过年。  相似文献   

19.
《过年》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儿子舒立回忆儿时一家人过年的模式和乐趣。作者选取三件事:搞卫生(扫泥房土、擦玻璃);做年菜;放鞭炮、猜谜语、比赛套圈、玩扑克“捉娘娘”等游戏。其间,搞卫生折腾书柜老爸是主角,擦玻璃是老爸最拿手的工作;老爸对老妈做的年菜,在客人面前总含着得意的微笑推荐。  相似文献   

20.
家乡的春节     
儿时,最让人"望穿秋水"的事儿就是盼过年,在幼稚的记忆中,年儿就是甜甜的糖果、新做的衣裳、带响的鞭炮,都是幸福和欢乐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