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亚当与夏娃通过反抗上帝确立起人类自身的开端以来,叛逆就成为了人类精神发展史中一个亘古的主题,神话、哲学、文学中充满了对叛逆的讨论与描述,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总是与叛逆有着密切关系。人类自身就是一个叛逆的物种,他是在不停的叛逆中创造着自己的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叛逆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潜在本能。同时,它也是个体成长史中一个不可逾越的主题。个体的成长就是不断反叛旧我、创造新我的过程,个体就是在不停的反叛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白鲸》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复仇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恒久的主题———人与神的抗争,抗争的动力源于主人公体内勃发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对上帝与世间一切的叛逆,这种勇往直前的叛逆与反抗使主体的欲望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与显现。同时,在与荒诞世界相对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行动也包含了生命的矛盾、痛苦、孤独与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中母亲/女儿主题的内涵及变迁的深入思考,可以发现,21世纪初的女性诗歌具有更加开放的女性意识,其对母女关系的书写不仅是对男权文化建构的理想母亲形象的一种叛逆,也表达了女性对自身母性的怀疑,更是对现存传统家庭伦理的全面消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史上,妇女问题历来受到进步作家的关注。千百年来,反映妇女在爱情、婚姻和家庭关系上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悲惨命运,揭露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戕害以及妇女追求自身幸福、反抗封建势力的斗争精神,成了一个源远流长、风行不衰的主题。文学艺术的宝库中,也因此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甘蹂躏、勇于反抗的叛逆女性形象。在这些不屈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论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覆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语言形式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译者主体的客观局限性使得语际翻译过程中叛逆成为必然的并且是必要的手段.译者必须认识到这种叛逆现象的双重性质,富有创造性地适应并利用叛逆手段才能成功地实现翻译的目的,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交流做出贡献.当然,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并不是要否定“忠实”的翻译标准,而是要在忠实与叛逆两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即译者正确地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度.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金庸小说中永恒的主题,于是女性自然是构成其爱情主题的半边天。在金庸小说中,侠女人物众多且性格多样,但在她们身上都有鲜明的两重性——"传统"与"叛逆",而将传统与叛逆两者逆巧妙地贯穿起来的就是"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家族母题切入五四的时代主题,至20世纪90年代的流行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从鲁迅开始,此后许多作家在家族小说的创作中都有继承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代表作,但是直到80年代中后期,家族小说才有大的突破,模式上继承了"五四文学"叛逆与教赎的模式,但又有所创新.作家的探寻一是注重对历史的个人体验,二是注重发挥家族叙事的自由空间,表现民族及人类的生存特点.这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观上是作家自身的反省与探索;客观上一是结构样式的特殊性,二是历史的变迁与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道德是一个社会必要的,道德生活也是人所追求的存在方式。可以说,人类与道德构成了人类社会永不衰竭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由约翰·弥尔顿创作的长诗《失乐园》被奉为17世纪人文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撒旦形象具有十分丰富的研究意义。撒旦既是一个具有叛逆精神和革新意识的变革者,同时也是一个由于盲目复仇而失去自我定位的角色。本文旨在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去挖掘《失乐园》中撒旦这一形象的存在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文中分析了撒旦堕落的原因,其堕落的过程,以及他对人类成长所产生的意义。文章将重点探讨撒旦反叛行为对人类离开伊甸园后进行生存探索所作的启示。本文发现,尽管撒旦带给了人类一系列的灾难,却通过自身的探索向人类暗示了堕落与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令人类找到了更加合适的生存方式并获得对生命更加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洪忠民 《考试周刊》2009,(23):213-215
在西方,翻译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读者阅读译作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过程。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以译者和读者两个身份来具体阐述译者在翻译中和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一些“创造性叛逆”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及“文化认同”像幽灵一样君临天下,成为一个主宰性的主题。尽管人类已经取得进步,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能出现种种阻碍人类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因素。如何以“文化立国”,让文化价值观成为促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致力于文化变革的专业人士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性爱叙事是汪曾祺成长主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汪的兴趣不在于合礼仪合规矩的性爱,而在于那些越轨破戒的性爱,性爱也是其叛逆叙事的隐喻。汪小说中的女人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性爱需求,无视所谓清规戒律。"红杏出墙"故事细腻地表现了女性在不幸婚姻中的困兽之斗。汪曾祺的叛逆意识构成,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整体。既有民间文化成分,又有西方现代性文化因子,同时也与20世纪的五四启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买卖婚姻是造成女性主体性丧失的一种典型的婚姻方式。金钱婚姻作为女性"物化"的表现形式,最集中地体现了女性深层意识中求安稳的依附性和劣根性。  相似文献   

14.
中西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的文化背景比较陈冰“及时行乐”作为人类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向文学领域的渗透带来了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生死的恐惧与对生命时空的超越,构成了中西文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创作上共同的心理基质...  相似文献   

15.
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哲学变革的主题。教学论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把教学论从对教学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更有其深刻的生存论基础。就教学论学科建设而言,教学论要回归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具体所指的世界,而只是一种了解教学和研究教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学论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教学论要从根本上变革自身的思维方式,即从传统的主客二元论思维方式转向主体间关系思维方式,并由此导致教学论在理论视野、研究主题、知识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等方面的理论变革,以便寻找出超越困境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信仰三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信仰是人类对终极价值的一种关怀,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成长是对人类经验的普遍关注,是一个反复而又古老的话题,也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百舌鸟之死》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小海鸠心理、思想和道德的成熟构成了作品的成长主题。与此同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小海鸠在成长契机的推动下完成了她人生角色的初步转变,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转变成一位成熟懂事的少女,实现了自身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泰拉星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崇尚和平与宽容,反对战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随着躲避战乱和环境灾难的人类的到来。这里的平静也被打破.整个星球陷入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肖恩和玛拉是星球上两个叛逆的青少年,玛拉和一个受伤的人类飞行员成为了朋友,两人通过接触发现彼此的种族并没有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创造性叛逆"的内在含义及其表现形式,指出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它对翻译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创造性叛逆与有意误译,创造性叛逆与增译,创造性叛逆与省译(节译),创造性叛逆与个性化翻译,创造性叛逆与编译、转译和改编以及创造性叛逆与译入语文化的关系;指出对待创造性叛逆必须持科学辩证的态度,切不可将创造性叛逆与错译、讹译和滥译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必然性.文学语言的开放性和文学文本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是原因之一。同时,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主观精神世界和译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要素。创造性叛逆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表明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仆人”.而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