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风光的差事     
我哥从M公司辞职又有两个月了。这回连我妈都说话了:“就跟有多大本事似的!现在下岗的那么多,你倒好,挺好的工作,说辞就辞。我可跟你说好:在家白吃饭就仨月,满了仨月,大街上要着吃去!”我哥嬉皮笑脸地说:“您不知道我的理想!整天守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打,都是些商品的名字,搁谁谁不烦哪?我给他们敲打了半年,够对得起他们的了。——您放心,不出半个月,我准找个风光的差事让您瞧瞧!”我私下里问我哥:“有门儿啦?”我哥对我从来说实话:“嗐!我高中一个同学在顺义区教书,说他们那儿缺人皇露模遗艿缴焦倒道锏焙⒆油酰俊薄澳愕降紫朐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与“哥、姐”相关的新词语,这些词语通常套用“X+哥(姐)”模式构词。文章试对“X+哥(姐)”的结构和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探析“X+哥(姐)”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时间: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地点:家里、五一路、八一七路、福新中路人物 :小兵、爸爸、小倩姐、小天哥第一场 一项特殊的作业地点:家里(幕启)小兵:(边埋头写作业边对爸爸说)爸爸,这周老师布置我们一项特殊的作业——“啄木鸟”行动。爸爸:“啄木鸟”行动?小兵:也就是做一项调查错别字的作业。爸爸:哦,你们要给错别字“治病”,这项作业布置得好啊,你准备怎样完成呢?小兵:我想约上小天哥、小倩姐一起上街看看广告牌、店名等,看看有没有错字、别字。爸爸:那你就给小天哥、小倩姐打电话吧。创新作文小兵:(做完作业,拿起电话)小天哥,我是小兵,有空吗…  相似文献   

4.
阿星姐信箱     
阿星姐:愉快的假期,阿星姐先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这期“阿星姐信箱”请来了小B哥、Enjoy和我一起为大家解答疑惑,希望能为大家找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欣欣有约     
欣欣姐:朋友们,五味杂陈的假期就要过去了,你们就要升上新的年级,或升上高中读书了。在此,欣欣姐祝福大家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欣欣姐:读完阿木老叔转来的信,我不禁哑然失笑。张景辰同学竟然嫌我“嫩”!哈哈!不过,看着老叔信任的目光,我还是把“活”接了过来。张景辰同学对于你所说的“反正都要被烧成灰,还洗那么多干吗?我感到无所适从,心里很难受,吃不香,睡不着,我越来越感到恐惧”,欣欣姐在此打一个很俗却很恰当的比喻:世间所有的美味佳肴吃到肚子后最终都会变成便便,但你不会因此而放弃享用世间的美味佳肴吧?所以……所以……该…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各位编哥编姐:我是你们杂志的忠实读者,非常喜爱《当代职校生》:现在我从职校毕业了,上初中时我就在看《当代职校生》了(大概是从1997年开始的吧,因为那时我们院子里就有一个姐姐在读职高)。请恕我班门弄斧,说点自己的意见吧:现在的《当代职校生》在内容上比以前更丰富了,比如说有趣味心理测试/星光大道/星星的座位等,这些都是新设的栏目:或许是我的审美观念有问题,也或许是我比较恋旧吧,我对现在的杂志产生了一些偏见。  相似文献   

7.
姐姐大我五岁,她的读书成绩很好,在班里总是前三名。可母亲因胃癌去世一年后,家中供两个孩子读书很困难,她就辍学在家了。姐姐大概是怕我内疚,故意说:“姐不喜欢读书,更喜欢帮爸干活。”于是,她就在老师的惋惜声中辍学了。那年姐正读着初三。姐没事的时候总喜欢翻我的课本,我一回家她就给我辅导功课。“弟,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家中将来全靠你了。”姐姐抽空就要督促我用功念书。我很刻苦,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每次拿着班上第一的好成绩回家,姐比谁都高兴,马上就给我煎  相似文献   

8.
兄妹情     
我和哥哥同一天离家,两列火车把我们送到了不同的地方。我考上了师范,哥去广州打工。   我恨哥,恨他给爸妈丢尽颜面。   我和哥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同一个学校读书。哥很“滑”,聪明但不好学,在那学习量大得惊人的初三,他落榜了。   哥复读时跟我同班,他坐后排,成绩一塌糊涂;我坐第三排,成绩也排前三名。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开始嫌哥,嫌他不争气,碰见他也不理。哥看出来了,他保护着我的面子,一句话也不跟我说,装着不是我哥;我也常常对同学讲起我有一个上初二的弟弟,从未提及有过哥。   但哥私底下给我做的…  相似文献   

9.
想念我哥     
哥和我从小一块儿长大,在一张床上睡觉,一张桌上吃饭,一个小学上学。而今,想起晚上我们睡觉前互相打闹嬉戏,直到疲惫了才入睡的情景,我就感到一种甜蜜。哥和我一个学校上学时,是有名的调皮大王,那时我一年级,哥三年级。记得有一次,哥在课堂上跟一位女老师顶撞起来。下储课后气得女老师满校园里追他。他竟跑进男厕所躲着。女老师气不过,叫一位男老师进去抓他出来,男老师出来一脸无奈地说:“他跳窗跑了。”那一次,我也很气恼。我哥调皮归调皮,从不欺负人,对我更是倍加呵护。从学校到我家,十几站的路程都是哥牵着我的小手伴我…  相似文献   

10.
哥仨好     
花姐是我初中时候的同学。他是个男孩,浓眉大眼,人又老实,任凭同学们叫他“花姐”。郢哥也是我的同学。他也是个男孩,人高马大的,跑步时总是歪着身子,让人联想起比萨斜塔。花姐是那种不算聪明但很勤奋的人;郢哥是那种不算聪明不算勤奋但很规矩的人,放长假基本上不欠作业;我是那种很聪明但不勤奋的人。由于我们三个好朋友对练习答案有着执著的追求,周末做作业,就爱齐聚花姐家。凭三个人的合力,几乎没有做不出来的题———真所谓“三人同心其力断金”。花姐、郢哥和我同住一间寝室。很多次我们钻在一条被子里共同探讨一个难题。常…  相似文献   

11.
进入高中的第一年,我就遇到了两个“活宝”。这两个人都是电脑高手。一个自吹自擂说学校找不出第二个cs能与之相提并论的,电脑水平已是“大师级”!另一个自称为“情场高手”在网上“打遍天下众美女”。看来,这两个“厉害”角色坐在我后面,我算是完了。  相似文献   

12.
足球俱乐部     
放学的时候,米羊找丁一,把班级的足球借了出来。丁一是班级足球队队长,足球由他负责管理。米羊说:“我借足球带回家玩两天。”他没说自己借足球的真实目的,他心里说,我米羊还是满有心计的。回到家里,米羊连作业都没有写,就拿足球来到楼后面的空地上。还没有别的小孩子出来玩,米羊就在地上一趟一趟地练习带球过人。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在这栋楼里住的小孩子都会跑下来找他玩。他们都很佩服米羊的踢球水平。果然,有七八个小男孩陆续来到空地上,把米羊围了起来。“米羊哥,咱们一起玩吧!”一个小孩说。“是呀,米羊哥,咱们分伙儿…  相似文献   

13.
父母都上班去了。倪风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那支他最喜欢的笔,呆呆地看着笔尖下端的那本只写了一半儿的寒假作业。他不想再写,但明天就要开学了。“如果写不完,潮姐一定不会放过我的。”倪风心想。倪风今年上“初四”,毕业班的寒假都没有小学生的国庆假长,而作业并不减少,倪风又不愿借答案抄,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写完了。“放不过我又能怎样,还不是去办公室站一天就得了,潮姐也只有这一招了。”倪风想。潮姐,即倪风的班主任曹老师,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学习潮解之后就开始叫她“潮姐”了。想到被罚站,倪风不由得又想到了阿朱。阿朱是倪风的同…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丽琳姐考取荆州市一中,这可是一大喜讯。大家都替她高兴,可丽琳姐不知怎么总是愁眉苦脸的。考取了市一中,高兴都还来不及,怎么闷闷不乐呢?我悄悄地问她,她说:“我们家那么穷,哪有钱上高中呢?爸妈要我别去了,留在家帮他们干活”。  相似文献   

15.
从"犀利哥""芙蓉姐(姐)"闪电般蹿红网络以后,"哥""姐"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及各类媒体。出现了诸如"励志哥""相亲哥""萝卜哥""瞌睡哥""煎饼哥""拾荒哥""大衣哥""hold住姐""失控姐""蛋糕姐""著姐""青泥姐""炫校姐"等一系列"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X哥(姐)"词族中,"哥(姐)"的理性意义已经虚化,语法意义增强,成为一个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扩大,推出一系列"X哥(姐)"词汇,且其所处位置相对固定。本文将从"哥(姐)"词义、语法特征、"X"的性质特征以及"X哥(姐)"产生并迅速流行的原因三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X哥(姐)"这一词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天晚上我们就被老板炒了,但大家都很兴奋,仿佛刚刑满释放一般,肆无忌惮地跑到大街上吼歌。我不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还是为了发泄。又过了几个月,在排练休息时,橙哥静静地告诉我们:他要走了。我们顿时在“暗室”里目瞪口呆。橙哥他们全家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去,第二天就走。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他这几天总是提不起精神。六儿轻轻地关上“暗室”的灯,屋里漆黑一片,真的成了“暗室”。我们四个人无声地坐在地上,偶尔看见烟头一闪一闪的。第二天我们去机场送他。橙哥强装笑颜,还打趣地说:“‘未来’就是‘未来’啊,看你…  相似文献   

17.
贾瑞戏熙凤     
<正>贾瑞见风姐如此打扮,亦发酥倒,因饧了眼问道:“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凤姐道:“不知什么原故。”贾瑞笑道:“别是在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凤姐道:“也未可知。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贾瑞笑道:“嫂子这话说错了,我就不这样。”凤姐笑道:“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贾  相似文献   

18.
蚂蚱促成中     
旻夕 《中学生博览》2012,(21):34-34
刚从围姐空间退出来,陈勋杰就贼贱贼贱地发来了一个花痴的表情,接着说,“我上稿了,又有钱钱了。”我恨不得把手伸进屏幕里,从电脑里把他揪出来海扁一顿。平复了一下心情,回了句.“每月二十几号,围姐空间过稿那几天,我的心情比来大姨妈还忐忑。”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都是有所为,如果无所为,就没有写东西这回事了”.近几年来,我在小学书信作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让学生通过书信,广泛地交际,把学生单调乏味的被动辞练习作文变为有所为的主动的实用的作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求“良师”,释疑问难第一轮书信,我规定学生给他们认为最有学问的对方写信(如:长辈、老师、哥姐等).我们称之为“求良师书信”.写作前我先向学生讲清了书信的格式和要求,并重点讲了本次书信的内容是向对方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疑难,请求对方给予指导和帮助.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在老师指导下给“良师”写信,积极性很高.他们有的请家长修改;有的请哥姐指导;有的同学互相检查提建议……一周内学生共发出一百多封信,每个学生均在两篇以上.两周后,大部分学生都收到了回信.二找朋友,谈天说地开展找朋友,谈天说地的书信练习,是要求学生写信给他们最要好的朋友.因此在书信中他们无话不谈,学习经验、校园生活、社会见闻、家庭锁事都是他们谈论的话题.这轮书信练习是在第一轮书信练习基础上的扩展,采取自愿为原则,要求学生把这轮书信练习中的收获体会,写在日记本上.后来,在检查学生日记时,我发现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班上的兄弟     
广林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遇到问题总是习惯于问他。那次,我把试卷往他桌上一铺:“给我讲讲怎么做?”他竟然漠视我,仰起头喝水。我咧嘴一笑,柔柔地唤一声“哥~”。他差点把水喷出来,咳了几声,眯着眼看我,好像我是个怪物:“姐,你是我姐。你可别用这招,我受不起,要折寿的。”“那你给我讲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