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与越南自古山水相连,壮族由此与越南诸民族在文化上有着许多共同点。研究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从基本颜色词的构成和构词手段上分析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的特点,揭示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壮越文化,促进壮越民族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斯瓦迪斯核心百词为基础,将清塘壮语与广西宾阳壮语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探究地处广西与湖南交界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中部的清塘壮族乡壮语的的演变,为壮语演变提供新视角和新论据.同时,检验被瑶语区包围的清塘壮语与当地壮族来源地宾阳壮语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雷凯  唐龙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36-40,47
从声、韵、调三方面对大苗山壮语与标准壮语的语音展开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标准壮语的声母,大苗山壮语中基本上都具备;韵母有82个相同,标准壮语比大苗山壮语多26个韵母;大苗山壮语与标准壮语声调相同或相似的也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4.
元江傣拉话呈现一些有别于傣语而与南部壮语一致的关键性音韵特征,同时还有一些与广南、龙州等南部壮语同源,而与景洪、芒市傣语不同源的核心词。这与元江傣族形成与北宋侬智高起义兵败后侬人迁入元江一带之后的族群融合有关。傣拉话在傣语中的地位较为特殊,文章提出"傣拉话是南部壮语与傣语混合的产物"的假设。  相似文献   

5.
汉语普通话人称代词在壮语与汉语西安方言中有所不同。比较壮语和汉语西安方言人称代词在分类、构词特点、组合关系和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的异同,能间接反映壮语与汉语北方方言在一些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十分密切,勾漏粤语和壮语的詈词都极为丰富,该文从勾漏粤语与壮语詈词涉及的内容和特点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有利于汉壮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壮族和越南的侬族、岱族是同源民族,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壮、侬、岱族传统婚姻习俗中一些共有的文化元素体现了这几个民族之间的同源性,也是中越边境民族友好交往的天然纽带。  相似文献   

8.
根据勾漏粤语和壮语的特点,从尝试体和尝试貌分别比较勾漏粤语和壮语的异同。分析发现,尝试貌在两种语言中的标记数量占绝大多数,因而两种语言属于貌范畴突显语言。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与社会文化域呈现一种多重映现关系,有着鲜明的社会文化标记,具体表现为文化标记、性别标记、距离标记等.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婉语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他们从社会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及话语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从英汉委婉语比较的角度,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中词语替代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尝试性的对比和分析,指出英汉委婉语都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和褒扬功能;同时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共同特点是用令人愉快、委婉曲折的话语来表达令人恐惧、尴尬,令人厌恶、惹人不快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根据委婉语所表达的内容,对传统委婉语与文体委婉语某些方面的表达形式与汉语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英汉双语委语的异同,旨在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壮语的三方面的可利用价值 :语言学习的参考价值 ;民族源流的左证价值 ;民族关系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壮教育大起大落,经历了“创制试教”、“推行教习”、“低潮中断”、“改革修订”、恢复发展五个阶段。本概述了这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对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和得失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该文试对壮汉语量词进行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它们在语法特征和语法功能及表意功能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上思壮语表示性别的词语比较复杂,因种类、年龄不同,所采用的性别词语不同,同一类别又有生育和未生育之分,配种和非配种之分,阴性词语mei^-6和阳性词语thou^3的发展呈现不对称的状态,描写上思表示性别的词语,可揭示其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双宾语句作为一种独立句式,在壮侗语中大量存在,但综观壮侗语研究,该句式尚未见专题成果。通过对壮侗语双宾语句句型、句法特征等的探讨,来揭示壮侗语双宾语句在语序、句法、韵律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并指出一些有待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从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收集的30多年来497篇壮语研究论文以及在《壮语文研究著述目录索引》中统计的125本壮语研究图书专著的计量统计分析,可发现壮语研究成果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进入21世纪后):有关壮语研究的论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或核心类期刊上的比率很高,占总发文量的61.4%;除了一篇研究形容词配价和两三篇关于数据库或语料库简单统计基础上的研究,绝大多数的壮语研究主题均在对比研究、翻译、方言以及壮语的推广等方面;除了对壮语熟语的初步统计和词典编撰需要的简单统计外,还没有基于实际应用的壮语语料库基础上的研究,更谈不上使用计量语言学的计量指标进行分析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