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无比感人的真情告白,写满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对父爱亲情的深切呼唤,深深的渴望之情溢满章的字里行间,读来令人油然而生同情和感动。  相似文献   

2.
熊必环 《宁夏教育》2006,(11):69-69
现代父母大概都会有一个感觉:“教养孩子的花费好高!”父母各自在事业领域冲刺,为的就是要多攒点钱给孩子!因此“,你知不知道我为你花了多少钱?“”我这么拼命工作赚钱是为了谁?”等话语,常常就脱口而出以希望孩子能因此了解父母的功劳,努力去做个好孩子。可是,你是否曾经想过,  相似文献   

3.
时钦 《成长》2005,(5):61-61
某高校每年会给新生上一堂“算账课”,让他们算一算自己每天的花费,同时也了解一下父母为这些共费所付出的艰辛。据悉,很多学生一天的花销是父母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生活费。一些此前大手大脚的学生“算账”之后禁不住失声痛哭。在举家艰难供养一个大学生的今天,除表面的金钱外,我们还能看到更多什么呢?父母、子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孩子越大越难管”,这是不少家长的一句口头禅。的确,现在的不少孩子群体情感匮乏、亲情淡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体恤父母、不懂得家长的辛苦甘甜,更不懂得“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道理。有的孩子任性好强,做事随心所欲;还有不少孩子把顶撞家长当做家常便饭,甚至赌气出走的也不足为奇,出现“我的爱你永远不懂”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亲情与阳光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爱,而父母的爱却是最感动的、最无私的、最博大宽广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二十多年经历的生活中,父母就像一楼清晨的阳光时刻给予我温暖和关爱。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哥哥和我在农村老家,父亲在煤矿上班,当一名工人,在八十年代,谁家要是有一  相似文献   

6.
亲情班会     
现在许多做父母的过分宠爱孩子,怀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能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磨难、委屈,这样滋生了孩子们的依赖、霸道、任性、自私的个性,孩子们只管自己吃好穿好,却不体谅父母的爱,也不会去关爱自己的父母,更不会去品味这种亲情的温暖。面对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片苦心,许多孩子漠然视之。  相似文献   

7.
依稀记得,曾看过一幅名叫<父亲>的油画,画布上父亲苍老而粗糙的脸,像老树干皴裂的树皮,布满了岁月的沟壑,深深地震撼着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作为单亲妈妈,女儿成了她全部的希望。为了女儿能上重点中学,她四处借债,拼命工作,为了留住女儿的心,她牺牲了对新生活的追求,并以各种理由拒绝前夫接近探视女儿。但女儿丝毫不体谅她的苦楚,处处与她作对,还在早恋中执迷不悟,并对她的干涉以死抗争。女儿越来越严重的心理负担和情绪对立令她坐立不安,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痛定思痛,想方设法改善与女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何楠 《家教指南》2007,(12):25-27
许多年轻父母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上、事业上,或者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便将孩子送进全托幼儿园或全托班。近年来,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全年无假期的幼儿托教机构,能给孩子更多时间的“全包”式托教,解除了父母的部分后顾之忧,能让不少紧张忙碌的年轻父母暂时缓解一下压力。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连着几天见不到爸爸妈妈,其心中的思念可想而知。那么,让孩子上全托幼儿园,究竟何利何弊?我们先听听家长们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近期资料显示:单亲家庭孩子的犯罪率高得惊人,而且呈低龄化趋势。从本文揭露的3名犯罪少年的经历中,人们可以看到他们背后的辛酸故事。  相似文献   

11.
周末参加朋友们的循例聚会,发现少了两个爱闹的家伙,问起,有人答曰,回家陪父母去了。一搞财会的姐们儿忽然有感而发,迅速地给我们算了一笔亲情账:假如我们的父母还能再活30年,我们一年回去两次,那么还能再聚60次;假如再活20年,  相似文献   

12.
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玫瑰,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然而,钢筋水泥的“丛林”使孩子的交往越来越狭隘,孩子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淡漠、冷酷甚至残忍日渐成为通病。  相似文献   

13.
曾经亲历个笑话:姨家要上初中的表妹突然郑重问我:“哥哥,你姓什么?”“我姓鹿。”“不对呀?”表妹一脸疑惑。“怎么不对?”我诧异道。“我大姨(笔者母亲)姓林,你怎么姓鹿呀?”此言一出,让正在做活的姨哈哈大笑:“妮子你傻呀,我也姓林,你怎么姓殷呢?”“哦,原来孩子要跟爸爸姓的呀……”表妹正色着,却弄得我在一旁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4.
亲情是一本深奥的书,需要我们敞开心扉认真感悟;亲情是一杯甘醇的酒,需要我们屏息凝神细细品味。小河是高三考生,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心情却越来越烦躁。原因是进入高三以后,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的父母,不惜血本花高  相似文献   

15.
亲情悠车     
摇篮——东北人叫它悠车。这种说法准确、形象,更亲情化。记忆中的悠车,不是书中记载的桦树皮或椴木制成的。它是竹条弯成的椭圆形的圈,分做上下框,线绳织成菱形的网联结一体,上头拴着四根粗绳,挂在门框或房梁上。悠车里放上孩子的褥子、小枕头,有的人家系上晃啷和气球。悠车荡起,晃啷响,气球飘舞,引得孩子手舞足蹈。妹妹睡过这样的悠车。  相似文献   

16.
元旦假期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亲情作业:拥抱妈妈三分钟。宣布作业后我听到孩子们在小声议论:“学校也真是的,布置什么作业不好,这也太肉麻了点吧!”  相似文献   

17.
杨桂芝 《辽宁教育》2006,(11):24-25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似乎渐渐被疏远和淡忘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学生与其父母之间的亲情已日渐淡薄。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0,(3):25-25
小时候,会怨你 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去匆匆。听你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看你”。不会在意,或许是还年幼无知,又或许是习以为常。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讽刺地问:“你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来接你呢?”那之后,会想你,情不自禁地。于是,你再说那句话时,我哭着抱着你,质问你为什么不来接我宁你松开了我的手,说忙,还是走了。那一次,我哭得很伤心。可毕竟是孩子,哭过也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相似文献   

19.
李畅 《学语文》2004,(9):29-30
报载,一生意人,父亲咽气时一遍遍喊着他的小名,却只见他的汇款单;报载,一官场人,经常在外,脸色憔悴的妻子说,他心里早没有了咱娘儿俩;报载,一事业女强人,孩子咬着嘴辱怯怯地问:“妈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你陪陪我好吗?”……当今社会高节奏的生活,除了“忙碌”二字,亲情似乎远去了。面对物质极大丰富却亲情如此短缺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卢占中 《现代语文》2007,(5):106-106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娘第一天拜见公婆,肯定是周身上下都经过仔细打扮的,但她最关心的却是她脸部尤其是眉目的粉黛是否合适,足见一双美目对人的整个容颜所起的苇要作用。章标题即章的“美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