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虽然他只会说一声“爸”或一声“妈”,我们却觉得这声音比世界上最美的音乐还好听。于是,我们就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了。开始我们只知教孩子说重叠的音,如“桌桌”、“椅椅”、“球球”,却没有及时教“桌子”、“椅子”、“皮球”等词,结果孩子老是“姨姨”、“果果”,而不会说“阿姨”、“苹果”。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就逐步教孩子说多音词和短句,孩子也很快地学会了。有一次,偶然听到孩子在自言自语地说:“追呀,追呀,大象累得满头大汗……”我朝他一看,原来孩子在看图书。  相似文献   

2.
不少朋友向我咨询:孩子“顽皮”、“捣蛋”、“特别”怎么办? 眼下,许多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日益烦恼着。其实,孩子在成长中也充满了烦恼。在成人眼里,“顽皮”的孩子不够“乖”,“乖巧”的孩子不够“灵”,孩子要讨大人喜欢,一定得是“多面手”。  相似文献   

3.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都有一种矛盾心理 ,一方面是教育孩子善良、诚实 ,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太善良、太诚实 ,以至犯傻 ,不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1 不必为孩子的“傻气”过分担心。“傻人有傻福”不是没有道理的 ,“傻”中蕴涵着人类更智慧和道德的生存法则 ,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2 要重视的是孩子“犯傻气”的过程。要尊重孩子 ,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 ,不要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要多多体察孩子的感受 ,不要随便代替孩子决定或“讨公道” ,打抱不平。一些家长帮孩子避免了“犯傻”“吃亏” ,但是孩子并没有因此高兴起…  相似文献   

4.
林于萍 《家庭教育》2002,(11):44-44
家长往往会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不能”,一种情况是孩子“不为”。所谓孩子的“不能”,是指孩子经过努力也达不到目标的情况。如,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就不能要求他一下子做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如果孩子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专门设计了一本“画话日记”,每个孩子一本,带回家由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画画并记录孩子的话。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一项内容,“画话日记”与家庭的“快乐听读”活动相结合,是我园“生活艺术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半学期下来,能够完成的孩子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孩子有困难,不知道可以画什么说什么;  相似文献   

6.
时下,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既是一句醒目的标语,也是非常流行、十分吸引人眼球的口号.仔细琢磨这句口号,可“喜”之处在于,它提示和号召人们关注孩子、重视孩子,以孩子为主体,彰显一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而“惑”则在于践行起来很难做到.在三个“一切”中,“为了一切孩子”应当做;“一切为了孩子”难做到;“为了孩子一切”做到难.对待这一口号的正确态度应是,它可以作为行动的参考标准,但不能成为行动指南.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即由善意的引导变为可怕的误导,变成一种忽悠、虚饰与矫情.  相似文献   

7.
一、初识“担当” 参加“国培”学习时,一位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孩子与一个日本孩子坐在一起介绍各自学校的情况。中国孩子问日本孩子:“你在班内担任什么职务?”日本孩子自豪地说:“我是担当,擦黑板担当。”  相似文献   

8.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什么东西,这时家长出于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止,大有不把东西拿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种表现的孩子,认为这样的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是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从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通常所谓“犟”孩子的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如果家长善于观察与利用孩子身上所蕴藏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诱发  相似文献   

9.
老不死     
天真的孩子问爸爸:“世上还有人能不死吗?”“没有人能不死的!”“不!”孩子摇摇头说,“你骗我。”父亲奇怪了:“谁能不死?”“奶奶!”孩子很有把握地说。父亲以为孩子对奶奶爱得天真,哈哈地笑了:“真聪明。”孩子把头一甩:“不是我说的。”父亲笑着问:“谁说的?”孩子说:“妈妈说的。”老不死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么身为孩子“精神导师”的父母,理应做孩子阅读之路上的陪伴者、同行者,与孩子在书香浸润中共同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效仿的“偶像”,也是孩子一辈子的“精神导师”。我的儿子子钧是一名三年级学生。他活泼开朗、爱好广泛。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鹿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它有一种鹿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阅读对孩子的智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实孩子就好像是“一块玉”,教育孩子的过程如同是在“雕玉”!有心教育.无裹培养,愿我们的孩子在有心教育的引导下,做一个知理有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语都要注意。一忌孩子有错误时,如:学习上不专心、贪玩等,家长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说:“反正他还小。”“他还是介孩子嘛。”这等于告知孩子:不专心、贪玩也行。二忌在孩子失败时,气愤地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孩子。”“一辈子都没有出息。”这等于判了孩子死刑,至少也给孩子泼了一盆冷水,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吴杭华 《学苑教育》2019,(13):11-11,13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与学生实际密不可分的工作,又是一门心理课,更是一门艺术课。我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孩子一生的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此文我主要谈了如何从五方面“惯”好孩子的心得,分别是用“身”培养孩子好习惯;用“爱”抚慰孩子心灵;用“严”让孩子有责任感;用“细”为孩子引路;用“法”为孩子治“病”。  相似文献   

14.
开口有益     
幼小的孩子有这样的习惯,一面翻开画册,入神地欣赏图画,一面自言自语,叽哩咕噜地说些什么。这样的情况好不好呢?回答是“很好”。让孩子阅读画册,当然是“开卷有益”;若孩子在“开卷”之时伴之以“开口”,则更为有益。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开口好处多。因为孩子开口说话时需要脑神经指挥,“说话”会给大脑皮层以刺激,使大脑血流量增加,改善大脑的供氧,从而产生健脑益智的功效。如果孩子是在看画册时“自说自话”,那么好处更多。因为处于这一状态的孩子已能做到视觉神  相似文献   

15.
我曾遇见这么一件事:一位年轻的母亲,手里拉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在路上走。母亲边走边给孩子出数学题:“5加4是多少?”“8。”孩子信口答道。母亲说:“不对。我是问:5加4是多少?”孩子迟疑了一下,回答:“6。”小眼睛眨巴眨巴地瞧着母亲,想从母亲脸上看出是否答对了。“我是问5加4是多少!这么简单的一道题都不会算,真笨!”母亲显然沉不住气了,责怪着孩子。孩子低下了头。可母亲还不罢休,说:“再想想看,5加4是多少?”孩子怯生生地看看母亲,轻轻地说:“7。”只见做母亲的手一伸,“拍”地一下,巴掌落在孩子的头上。孩子“哇”地哭了,蹲在地上再也不肯走了。目睹此情景,我真为那个孩子抱屈。孩子对一切新鲜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肯定,老师的一句“你能行!”、“你真棒!”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觉不自觉地将老师“你能行”、“你真棒”信息,内化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因此,我们要经常肯定孩子——你能行。记得上一学年,我班有个叫任萌的孩子,我发现她上课老走神,作业写得很潦草,单元测试不及格。我很纳闷,一个很聪明  相似文献   

17.
冯志刚 《上海教育》2014,(10):72-72
只有对数学真正感兴趣、有潜能的孩子才适合读“奥数”。而把“奥数”成绩作为孩子升入名校的敲门砖,或者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认为别人家孩子去学了,自己的孩子不去学,以后就会“吃亏”,这些都是对“奥数”的一种曲解。  相似文献   

18.
洪晓琴 《幼儿教育》2001,(12):14-14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尊重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共同学习,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肿瘤”是什么孩子喜欢钻研,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有一次,一个孩子问什么是“肿瘤”,对此我没有回避,而是饶有兴味地和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肿瘤是红红的”,有的说“肿瘤会一跳一跳的”,有的说“肿瘤会发炎”,有的说“肿瘤会出血”,有的说“肿瘤是长在身上的一只圆鼓鼓的  相似文献   

19.
一缕飘香 《家长》2013,(10):20-22
那天,东东的妈妈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孩子放学回来后,我发现孩子的作业记录本上有一项作业内容被重重地涂抹掉了,仔细辨认后,才知道是“订正数学试卷”几个字。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涂掉了,他说试卷没发,不用做了。我接着问是什么时候考的,孩子随口说:“昨天。”恰好我偶然得知前一天数学老师没来,就对孩子说:“不对吧?”孩子又改口说:“周一。”后来,我在孩子的书包里看到一张没有做完的试卷,问是什么时候的,孩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我觉得孩子稀里糊涂的。  相似文献   

20.
诗教:德国著名诗人歌德非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常能从孩子的“蛛丝马迹”小觉察出“异常”,并用诗歌来启迪孩子。一次,他发现孩子的一本纪念册上写有这样一段小诗:“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爱的这分钟里他死去了。”歌德提笔“续”完了诗的下半“阙”,他写道:“一个钟头有六十分/一天超过一千/孩子,要知道这个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