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既生瑜,何生亮?’请你运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对这则俗语进行分析和说明。”这是笔者听课时由授课教师提出的一个讨论题。从学生交流的情况看,大致共识是:周瑜没有正确地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导致自己长期抑郁,最终英年早逝。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在学习生活中,如果你遇到比自己聪明的同学,你会怎样处理好这方面的情况?”从教师后面的表现来看,他基本坚持本课既定目标:“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要善于借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能够与他人友好合作,在学习中学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但有一位学生却在下面埋怨:“我想和他合作,可是聪明的人当中有人根本就瞧不起人……”遗憾的是,授课教师并没有理会该学生的话。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应该是“积极关注和有效帮助学生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和问题”。这样一来,一个现实又充满矛盾的问题就摆在了教师面前,那就是——课堂目标的定位与异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的77页有这样一题:把21、22、23、24、25、26、27、28、29这九个数填入○里,使横行、竖行和斜行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75.  相似文献   

3.
在学完圆面积的计算后,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巩固练习。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圆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读完题目,便迅速思考起来。有的埋头计算,有的则小声交流,本来平静的课堂活跃起来。这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这道题求不出半径,无法计算。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立即议论开了。是啊,老师。真的无法计算,您是不是把数出错了啊?!另一个学生说话时脸上写满了疑问。看着一张张急得发红的脸蛋,我由衷地高兴。  相似文献   

4.
就学生对一道习题的错误认识给予纠正,并分析其出错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六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综合练习课。在课接近尾声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客车与货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6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按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前进,又经过4小时后,客车到达乙地,而货车离甲地还有20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是一道集相遇问题、工  相似文献   

6.
编拟练习题并通过它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是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检测评价方式.一道好的练习题不仅仅检测了学生的“双基”,同时又向学生提供了一些信息.若学生对待这类习题不善于深思,不去探掘这些信息,就枉费了命题者的一番苦心,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数学命题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严谨周密的工作,难免夹杂着一些值得商榷、乃至错误的题目.本文就一道最近广为流传的试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引起读者注意和参考题1:已知三棱锥S-ABC的底面是正三角形,点A在侧面SBC上的射影H是△SBC的垂心,SA=a,则三棱锥的全面积最大时,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一位教师提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图1“如图1,物体从光滑曲面的Q点滑下,通过一粗糙静止的传送带后落在地面上的P点.现启动传送带使其逆时针传动,还让物体从Q点滑下,则物体落在哪里?”很多学生认为落在P点的左侧.然后教师又启发学生思考: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传动,  相似文献   

9.
课本例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在讲解课本例题时便常因为其普通而一带而过,将教学重点放在其它教学内容上.其实课本例题作为教材上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载体,相当一部分例题具有经典性和引导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教学启示,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挖掘.笔者在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一道例题教学中,便经历了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赫章县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五年级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4.7÷0.8的商和余数分别是( )  相似文献   

11.
问题引入上课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椭圆x2/9 y2/4=1和点D(0,3),点M、N在椭圆上,且DM=λDN,求λ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二册的77页有这样一题:把21、22、23、24、25、26、27、28、29这九个数填入。里,使横行、竖行和斜行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75。  相似文献   

13.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四章“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节中例题2如下:  相似文献   

14.
蓝玉文 《教学随笔》2007,(11):38-38
在一节数学练习课上,某市小学第十一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引起师生们的争论。题目是这样的:一本书的价格是5.8元,先降价10%,然后提价10%,现在购买这本书应()元;A、5.8B、5.742C、5.74D、5.7[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在教学中,如何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过程,既能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又能提高教学效益,一直是教师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对于素材的选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素材的选取,特别是来自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若将之有目的地加以改进,再回到学生之中,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性,调动学生的情感,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朱炳禄 《云南教育》2008,(12):32-3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公式要让学生弄清推导过程,这是学生学好公式的关键。但学生弄清了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就理解了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呢?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道日本的高中历史试题,是一位去过日本的学者因留意日本高中历史教育而发现的。题目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笔者注:我们叫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笔者注: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位日本的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四川内江市(课改区)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数学卷加试卷第8题是:阅读并解答下面问题:(1)如图1所示,直线l的同侧有A、B两点,在1上求作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和证明)(2)如图2,A、B两个化工厂位于一段直线形河堤的同侧,A工厂到河堤的距离AC为lkm,B...  相似文献   

19.
调研时看见一套《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其封皮上显赫地印着“名校名师编写,理念空前,题型新颖,设计合理”等字样。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对语文教学的热衷,我从学生的手里借过试卷,认真地翻阅起来。结果,发现里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笔者听了一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课。课中,教师让学生完成P17的最后一题(如图一):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大部分学生还没看清题目,教师就急忙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讨论解法,紧接着教师又提示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