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知识,是指对事物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知识.能力,是指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知识),并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和能力的含义1,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是多式多样的,是错综复杂的。任何人对客观世界有了接触,都会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有的是比较表面的、肤浅的,有的则是比较深刻的,带有规律性的。不论怎样,只要这些认识是正确的,不是错误的,就都是知识。但无论何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能掌握的知识总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客观的"主要是从认识方式上来界定的。认识方式可区分为"自我中心认识"和"自然中心认识",知识所倚重的是自然中心认识。在自然中心认识中,认识的参照标准从"人的内部感受"转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自然",知识的客观性由此获得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客观的"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全新的理论指导,而不能完全寄托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上。  相似文献   

4.
知识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古今中外,有关知识本身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论争也从来没有平息过.我们常见的有关知识的定义是一般是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如"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等,诸如此类的知识观强调知识足认识的结果.是对客观规律的真实反映.传统的知识观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其一.知识都是正确的吗?知识既然是人主观认识的结果.就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其二.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知识反映的内容都足客观的吗?其三.这一概念抽掉了人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维方法.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传统知识观的弊端日益显露.  相似文献   

5.
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主客体矛盾的复杂过程,它永远无法摆脱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情感在认识中发挥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它非但不是否定客观知识的理由,而且是认识、获得客观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认识新定义     
1、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如何定义认识是直接关涉到认识论研究对象的问题。如何定义认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出版发行的有关文献中,我们可以见到两种关于认识的定义,定义一: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关于认识的经典定义,这一定义至少有两大缺陷,第一,它只顾及了认识的结果,而没有揭示认识的过程,第二,它抓住了认识的反映性,但对反映性的理解却是片面的,固然,认识的结果即知识或知识的体系——理论、学说等,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含着外部客观世界的信息,但是认识结果又不仅仅是人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  相似文献   

7.
【背景】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最广泛的应用内容之一,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计算知识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必要基础.然而与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等知识相比,计算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少老师认为计算是"死的"知识,计算教学只要  相似文献   

8.
于江 《中学教育》2011,8(2):36-39,35
科学知识观是科学教学的前提与先导.科学知识观主要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性质和获得两个方面的认识.科学知识的性质在原来传统的、确定的、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基础上增加了不确定性、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等因素,科学知识的获得已由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过程,向开放、动态、生成的过程转变.科学教师树立现代科学知识观,有利于调...  相似文献   

9.
庄子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的认识范围和能力是有限的,而事物是无限的,所以,以有限的知识去认识无限的世界是徒劳的;从道的角度看,万物齐一,对事物无法认识;运动是绝对的,人们也难以把握;是非没有客观标准,争辩不清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能用心如镜,从整体上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把科学视为一种不断前进和自我矫正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1.
知识本质:内在、开放、动态——新知识观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的观念与看法,它包括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和知识习得观等。在本质上讲,知识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是建基于客观性上的主观构建;知识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知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各门知识之间有着广阔而丰富的生态关系;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动态认识。确立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对于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论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既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也不是历史认识主体纯粹的主观重构,它是融主客观于一体,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资料在科学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13.
对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视域下的历史事实、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的理论缺陷,以及历史的真实性是否存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认为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的观点尽管各有其合理性,但是又各有缺陷;客观实证论者认为历史事实是等待着史学家去发现的客观的独立存在,历史事实等同于历史真实,这种观点排除了历史事实中的各种主观因素对历史真实性的影响;主观建构论者认为历史事实含有主观性与相对性,这一观点容易导致对历史知识的全盘怀疑主义;史学家的"自治"和"技艺"、共同的学术规范和学科训练以及相对客观的历史事件和史料的制约等,都在某种程度上维护和保证了历史的相对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到农村客观条件和农民主观认识的影响。了解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引导农民积极从事健身活动,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影响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如学习者对英语听力兴趣不浓、语言文化知识的缺乏、不良的学习习惯等来分析现今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同时给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以便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除了受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就业者的劳动意识、专业知识结构等主观因素影响也不可忽视,文章试从失业群体的行为分析,探讨导致就业压力的成因,并提出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经济建设和改革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与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紧密相连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主客观因素会阻碍我们做到实事求是,主要包括认识能力不足、理论知识的匮乏等主观因素以及认识工具的匮乏、权威干扰等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 2 0年的教学主客体问题研究囊括了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观、价值论等不同层面的主客体问题 ,主要观点有 :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说、三体论、主客体转化说、复合主客体论、过程主客体说、层次主客体说、主客体否定说等。尽管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 ,但弘扬师生双方的主体精神已为多数研究者所认同。深植于教学实践当中 ,并以促进教学实践的合理化为最终指向 ,应是今后研究所应把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主要来自大学生自身性格和价值观的影响,客观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外在环境影响。针对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因素,从健康人格的形成、价值观的培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四个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解决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