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提出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瓶颈,受到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被纳入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范围内。建构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目标与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在推动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增强,为学生后续成长与综合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本功。本文重点研究高效建构新课程体系,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3.
高中数学教育育人方式决定高中数学教育质量,推进高中数学教育育人方式的变革是时代赋予高中数学教育的基本职责和使命.高中数学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的着力点在于数学教育理念上的突破与革新,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理论上的审辨与建构,反思上的深耕与精进.  相似文献   

4.
智能时代背景下,我们对学校教育的关注,不再只是知识的探索和获取,而是培养具有独特思维、个性鲜明的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亟须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一是开发分层分类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二是聚焦"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构建多元活力的课堂;三是以生涯教育为引领,开展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发展指导;四是唤醒学生自我驱...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体现了新时代高中教育公平的价值意蕴,即以生为本的过程公平、多维视角的复合公平和可测可证的指标公平。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蕴含着4方面的公平风险:政策实践演绎中的功利化倾向,校际间课程开发的能力差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资源困境,教师增负背景下的增能挑战。消解上述风险的路径有:进一步探索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拓展教育资源的供给边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优化基于学生差异发展的生涯教育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梁茜 《中国考试》2021,(5):88-94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体现了新时代高中教育公平的价值意蕴,即以生为本的过程公平、多维视角的复合公平和可测可证的指标公平。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蕴含着4方面的公平风险:政策实践演绎中的功利化倾向,校际间课程开发的能力差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资源困境,教师增负背景下的增能挑战。消解上述风险的路径有:进一步探索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拓展教育资源的供给边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优化基于学生差异发展的生涯教育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育人方式变革期待农村普通高中能够有所作为.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严州中学抓住国家推进普通高中"双新"示范校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凝练了以课程改革撬动农村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进的实践经验,通过"学科大融合、乡村志愿者和新劳动教育"等课程建设,优化学校课程;通过"乡村服务站、劳动实践园"的创建和"组合导师"的学教方式创新,聚焦课堂改...  相似文献   

8.
9.
为发挥地理学科育人功能,推进高中地理育人方式的变革,本研究探索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区域资源的设计与实施路径:构建核心概念知识地图,建设区域资源库;研制区域资源—课程标准双向对照表,确定融合点和融合策略,形成区域资源与室内教学、国家课程与户外实践融合两种融合类型;生成基于课程标准融入区域资源的室内教学设计案例和户外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课程基地是江苏教育的原创,是学校整体性课程改革的理想平台。当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基地发挥工具杠杆优势,从方法路径的角度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前瞻引领教学方向,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更加突出教学主体,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重新定义教学内容,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有效改进教学方式,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教育已成为任职教育现代化教学的基本形态,本文从任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 求出发,研究和探讨了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评估需求、评估内涵、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的选择和 运用以及对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促进,通过评估来促进任职院校教育改革和教育革新,以此推动任职 院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加快任职院校教学转型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为了提升人在教育信息化中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纷纷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标准并积极地推动实施,旨在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来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中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中教师、学生、管理者三类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方式和内容三个维度,选取国际相关经验和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国家教育信息化中各要素的有序运行,进而实现教与学的变革目标的支撑与保障。近几年来.各国在其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中都将教育信息化管理视为重要领域。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出发.重新认识教育信息化管理:并将关注点聚焦于中观层次——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在分析、反思国内目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方面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接着重点分析澳大利亚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政策,以资为信息化管理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最后文章通过分析多国的发展经验、教训来寻找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新动向,预测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下一步发展是走向管理职责和领导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如何做好远程教学信息化的建设,提高远程教学质量,是每个远程教育机构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信息化建设为例,详细分析了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就远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明确指导思想、促进管理规范化、树立服务思想、理顺与技术部门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慕课、云课堂、雨课堂、对分课堂、精品在线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课等名词逐渐被高校师生所熟悉。变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改变才能进步,高校教师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在变革中迎来了各种挑战,从教育教学理念到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管理,都需要寻求新的应对策略以适应教育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文章综合应用文献研究、归纳和演绎等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层数字鸿沟:数字技术的接入鸿沟、数字技术的使用鸿沟、素养鸿沟;其次,从技术赋能的内涵、技术赋能的运行逻辑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技术赋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行逻辑;最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核心层、应用层、支撑层、基础层、保障层等五个层面组成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以实现从数字鸿沟到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受到聚集效应理论的影响,给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和谐发展战略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理论和实证分析,描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并对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否也存在"现代化风险"?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战略目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较高水平的状态,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时下一些普遍存在的观点恰恰偏离了这一宗旨,例如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等。教育信息化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存在着"现代化风险",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拓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风险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现代化风险的实质就是教育信息化风险。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是研究教育信息化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破坏性、适用性、效益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福祉,也应看到应对应用信息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规避教育现代化风险,不是要如何控制信息化工具本身,而是要控制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中小学及师范院校校园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师院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并就构建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模式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改革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 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琳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2):36-39
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新抉择。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在当今的定位之一应为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是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规措施打造学生与时代共舞的全面的信息技术建设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