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常年习练太极拳老年女性和无锻炼习惯老年女性的骨强度、骨密度以及骨代谢调节水平,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女性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提高跟骨的骨强度,提高骨代谢调解水平,全面改善骨健康状况。提示:太极拳是适合老年女性锻炼的有益运动,对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广播电视职业群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职业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职工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广播电视工作者群体的健康总体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大部分职工具有正确的健康观念;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某些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60%以上的人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成为对健康影响最大的不良生活嗜好;健康控制意愿倾向于内控;来自工作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影响职工健康的主要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3.
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实践证明,习练传统陈式太极拳能够十分有效的促进人体健康。通过对传统陈式太极拳技理的分析,得出了习练传统陈式太极拳可以避免“上盛下虚”时代病,可以改善人体的某些生理机能;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通过总结分析,为现代人的健康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锻炼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建成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研究主要探究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建成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的499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三维加速度计和GPS 测量老年人户外活动强度、时间和活动轨迹,利用GIS提取客观建成环境因素,使用AMOS 2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人口密度和街道连通性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100、 0.121;人口密度、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通过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041、0.067、0.086。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的中介作用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建成环境诸因素之间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建成环境诸因素中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为: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至商业场所距离>交通站点数;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实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太极拳教学后,就大学生健康保健意识中的有关我国传统养生观的接受程度等作了广泛的调查,结果证明:接受了长期接受太极拳教学和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其对我国传统养生观的认知与认同上与不经常进行太极拳系统学习与习练的大学生群体间存在着差异:1)在运动养生观方面,长期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群体与普通大学生认识基本一致,前者更乐意接受此养生观;2)长期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对于身心合一的养生思想,平衡养生思想以及放松身心养生思想方面的认知与认同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健身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然而,尚未清楚健身环境诸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体力活动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究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健身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499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三维加速度计和GPS测量老年人户外活动强度、时间和活动轨迹,利用GIS提取客观健身环境因素,使用AMOS 2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人口密度和街道连通性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100、0.121;人口密度、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通过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041、0.067、0.086。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在建筑密度、人均道路总长度、交通站点数、至健身场所距离、至商业场所距离与女性老年人健康状况间起到中介作用,对男性无中介作用。结论:健身环境诸因素中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与轻体力活动相比,中高体力活动在健身环境与健康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较大。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至商业场所距离>交通站点数;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也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整体自尊、主观锻炼体验以及身体自尊等问卷对124名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太极拳组)以及98人从未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普通组)进行测试对比.研究认为:(1)老年人长期有规律地参与太极拳运动能够对其产生长、短期效益,但更应该重视长期参与太极拳锻炼逐步带来的身心健康价值;(2)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一周保持3次锻炼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阔值、每次负荷时间安排在30min~60min之间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安排;(3)尽管群体性体育锻炼有助于个体参与运动的动机、认同感的提升,但是,本研究认为,与朋友一起进行太极拳锻炼是一种更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在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限,即“健康老龄化”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深受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练习者以中老年人数量最多。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最新资料的基础上,对太极拳运动与中老年人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在较好以上的达42.4%;认为锻炼效果比较明显的达60%。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活动场所以公共场所和附近学校场所为主,参加活动项目以跑步散步、太极拳、门球等几项活动量小且不受场地限制为主,组织形式以个人锻炼为主。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能增进身体健康以及体育在健身方面的良好效果。同时对影响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试述太极拳对老龄化群体身心健康的积极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对老龄化群体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积极影响。在新世纪“新健康”观念的影响下,对太板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整体性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尤其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老年人的研究更有待于深入。因此本文论述太极拳对老龄化群体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太极类运动的普及,为太极拳的进一步在老年人群中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确定太极拳在“健康老龄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地位。使健康老龄化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分析长期太极拳练习对男大学生骨健康的影响,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男大学生机体骨量和骨强度,促进骨健康状况改善,尤其是改善跟骨、股骨和腰椎的骨健康状况,为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构建全民健身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衰老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运动是延缓机体衰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每天习练太极拳,观察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老年人血液中NK细胞的含量增加;一次性太极拳练习,可明显提高血液NK细胞的百分含量,表明太极拳运动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SF-36量表评价长期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验证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价值.选取无锻炼习惯的健康老年男女各100人(男61~65岁;女56~60岁),随机分为八段锦锻炼组和对照组.锻炼组习练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6个月,每周7次,每次1 h.实验开始前、实验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受试者进行SF-36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老年人的躯体功能(PF)、躯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BP)、生命活力(VT)、社交能力(SF)、生理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的得分明显提高(P<0.05),而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RE)和精神健康(MH)在整个实验期间变化趋势不稳定.研究结果提示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明显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SF-36量表用于评价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健康干预的效果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好转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比过去有所好转.文章从职业特征、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情绪特征、健康意识、健康投资等方面入手,对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好转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的健身项目,其功用早已被世界所认可。普遍认为: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具有较好的功效性,但鲜有研究报道。因此,欲利用与平衡能力相关的一些常用测试手段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力学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太极拳练习史在1年以上的115名少儿为实验对象,并随机抽取120名没有太极拳练习史的少儿为对照组,观察太极拳练习对少儿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某些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方面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对少儿的体质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省16个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全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余暇时间参加的大多数活动都与体育锻炼有关。且以有氧运动为主。这对推行全民健康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对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保持健康、如何促进健康已成为热点问题。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太极拳作为一项民族的、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健身作用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研究主要以文献资料法,综述了国内外太极拳健身功效方面的文献。结果:(1)太极拳能改善心血管的功能;能改善呼吸机能;能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能增加人体的关节活动度;能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能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2)太极拳作为民族的、传统的运动项目,将会大力推动全民健康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广好太极拳项目,发挥好太极拳作用,利用好太极拳的文化传播,使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广播学院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并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偏差和背离;大学生中体育人口比例偏低影响其健康整体水平;大学生健康控制意愿倾向于内向健康控制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深入了解父母体育行为对小学生运动参与程度的影响,促进小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提高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方法:对天津市西青区四、五年级共计800名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收集数据,结合文献资料法进行分析、数理统计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73%的学生父母的锻炼频次偏低,65%的父母次锻炼时长较短、总体锻炼量偏低,68.6%的父母依靠网络和电视作为主要信息来源。80.4%的学生锻炼频次为3次及以下,74.7%的次活动时长低于30min,将近68%的学生锻炼强度较低,39.6%的学生与父母一起参加体育活动。(2)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观念是影响父母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兴趣爱好(7.731分)、教师因素(7.561分)及家长因素(7.111分)是影响小学生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3)父母体育行为对小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关系(p<0.01)。结论: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长和强度均存在不足;父母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越多、参与频率越高、体育兴趣越大、体育动机越积极,小学生运动参与的表现就越良好,对于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