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意为科学与艺术;陈列展览是运用艺术设计表达科学内容的结果,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科学与艺术结合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生存发展的根本,开创陈列展览新局面,需要推陈出新,跨界思维,整合人力、物力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随后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也对“探究式学习”高度关注,这成为本轮科学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探究”。本文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指导理念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对科学课程标准给科技博物馆教育带来的启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证了将“探究”纳入科技博物馆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举办科技类展览不仅要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本文在对伦敦设计博物馆“移居火星”特展展览主题、内容策划、形式设计与展览教育活动进行叙述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探究类展览以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观众像科学家探究科学一样学习科学。展览还体现出“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让观众思考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目的及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技术的每一次突飞猛进都裹挟着博物馆一同进阶,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身处“日日新”技术大潮中,博物馆如何以自身发展规律——“道”为主体,坚持收藏、研究、传播,展示高雅“圣殿”之气岸,并有意识地参与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中,自主选择技术的应用程度与应用范围,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智慧博物馆语境的“道法术器”仍是“以道统术,以术得道”,博物馆唯有适度使用更友好、更成熟的技术,才能更理性、更深入地揭晓人与物关系的基本哲学,体现其推动社会前行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和科技馆的一项重要展教功能,教育活动设计是活动质量提升的关键。基于重点场馆调研和一线实践经验,梳理了科技馆教育活动设计在顶层规划、场馆特色、规范性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多元、规范的角度,研究提出中国科技馆教育活动的设计理念;结合实际案例,从整体布局、公众服务、科技馆特色、内容形式、展教管理、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总结了科技馆教育活动设计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是博物馆的目标观众,博物馆如何开展对儿童、对青少年的教育,如何利用自身的特色和资源——藏品、展品以及作为教育方法的展览来吸引这些观众,成为时下必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当代欧美博物馆在开展未成年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的经验,走在世界前列。在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我们有必要剖析"他山之石",以敦促我国博物馆更有效地利用其藏品和展品,使其真正走近目标观众,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福贵 《大观周刊》2011,(24):63-63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以“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下,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化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的步骤中,化学实验是中心环节,通过实验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怎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如何创造性的设计运用“问题”则成了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科学教育活动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与认知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分从化设计。3~6岁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是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开始运用表象符号进行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相对具体、单项刻板的特点。本文以“袋鼠宝宝成长记”为例,介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如何基于前运算阶段认知特点研究并设计3~6岁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李彦妍 《大观周刊》2012,(39):191-191
2010年四川省高中化学选用了课改新教材.根据化学课程新标准,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它以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为基础,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等为其主要特点而凸显出来。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两年,我针对新课程中的一些问题探究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将其进行一个简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英美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展“公众科学”项目已有30多年的历史。通过比较英美三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展的“公众科学”项目,分析其数据质量和公众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和问题,进而归纳出这些“公众科学”项目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于“通过‘参与科学探究的实践’培养‘参与科学的能力’”。这一成功模式以“科学探究实践”为核心理念,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科学传播界的公众“如何参与科学”以及“如何具有参与科学的能力”的问题,也为国内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林国强 《大观周刊》2011,(27):124-125
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在我校进行到现在已经快一个年头了,其间学校组织过多次针对课改新理念的学习与讨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及教育专家的讲座辅导,还有公开课和开放周,对大多数教师来讲,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科学与艺术数字博物馆为侧,对信息技术在数字博物馆的应用进行讨论。文章主要从用户界面设计、多媒体制作、基于Web标准的页面制作对科学与艺术数字博物馆(DMSA)建设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讨论,然后对DMSA的未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博物馆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国内外博物馆新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钩沉梳理,明晰了国内区域性博物馆未来走向。文章以淮安市博物馆以人为本教育实践为平台,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进行系列教育活动项目的设计探索,以完成区域博物馆的现代转型,即由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主博物馆新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活动是否要讲故事?讲什么样的故事?如何讲故事?在北美科学中心协会的2014年第4期《维度》杂志专栏“故事的力量”中,从多方面论述了科技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讲故事在激发科学兴趣、促进科学理解、启迪科学观念、形成展教活动的开发者与受众共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案例介绍讲故事的技巧。本文通过阅读《维度》杂志专栏“故事的力量”所受到的启发、联想和思考,提出一系列有待科技博物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欧美博物馆正在经历巨变,博物馆机构本身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学者开始对博物馆定位、责任、目标和方法重新展开思考,“从观众出发”成为两者共同讨论的焦点。本文尝试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以“观众互动体验模式”作为分析框架,以欧美四座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材料,对其教育活动转向重视观众的表现、理念和做法进行述评,并从中寻绎出基于个人脉络、社会脉络和环境脉络下规划教育活动的一些较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晓羚 《今传媒》2022,30(2):20-23
教育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数字化时代的推动下,博物馆正向着网络化、教育化、智慧化的发展进程迈进。同时,博物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衍生出了“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思维。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博物馆的标杆,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数字故宫”小程序平台,是我国文物数字化的成功典范。本文以“数字故宫”为案例,分析其成功运营的途径,以期对“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列举了高速建设背景下的博物馆在展览内容设计上暴露的一些严重影响科学教育效果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随后提出引入核心概念是解决上述问题并全面达成科学教育目标的保证。核心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整合现象和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形成科学思维。核心概念需要依据特定标准,结合主题和具体展教范围提出。博物馆科学教育实践就是实现核心概念理解的过程,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过程。自然博物馆应当发挥展品和展览在教育情境创设上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展品蕴含的信息,帮助观众构建一个以核心概念为主干、其他概念和事实为枝叶的知识树,在此过程中,发展观众对于展品、核心概念乃至跨学科概念的深层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九十年来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悄然兴起。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必须应教育改革新趋势,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师课程教学实践应用中不断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19.
步雁  蔡淋 《中国博物馆》2023,(3):94-100
博物馆作为校外教育的优质资源聚集群,其教育课程所具有的真实性、多样性、延伸性等特征是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而博物馆教育课程研发和实施的科学性、系统性、多样性会直接影响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效果,因此,充分活化利用文物资源、科学推进教育课程研发、拓宽课程实施路径,可使博物馆更好地补充学校教育、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并成为助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观众在展览前的对话揭示了观众的学习,如何衡量学习的效果, Allen的“学习型对话框架”在国内外观众调查中引用颇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考察Allen的“学习型对话框架”,说明其在衡量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25组亲子观众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他们在“灵长类骨架”展品前的对话,借用Allen的“学习型对话框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途径证实了该框架能有效帮助场馆了解观众对展览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场馆在具体实践时的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