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斯拉夫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突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自治道路。三十多年来,一方面它所选择的道路使南斯拉夫几度处于冲突、波折的旋涡之中,另一方面它所走过的道路也引起了举世的瞩目和反思。它在实行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的进程中日益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对我国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干部制度的改革将是极为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苏联和南斯拉夫曾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二战后,两国在的里雅斯特领土归属,经济关系,对外政策,社会政治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冲突,关系破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苏联大国大党主义,企图控制南斯拉夫引起的,苏南冲突成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次大分裂,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极大的损害,客观上使南斯拉夫学党和人民走上一条自己探索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战后初期,美国与南斯拉夫的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的状态,美国对南斯拉夫根本不信任。苏南冲突的出现,美国认为有了可乘之机,逐步地改变了对南斯拉夫的态度,加大了对南斯拉夫的援助。美国此举有其自身的考虑,他试图利用此次机会,在苏南关系中打入楔子,分裂社会主义阵营,以在冷战中取得优势。同时这种政策对苏联集团和南斯拉夫的内政外交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人曾经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其主要内容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经营管理的联合劳动制、政治体制的代表团制、国家结构的联邦制以及南共联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引导作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苏南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乃至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苏南冲突对当事国南斯拉夫和苏联以及战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自苏南冲突爆发以来,它就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国外,英国学者斯蒂芬.克利莱德的《南苏关系1939-1973:文件与评注》一书自问世以来就由于其较为丰富地运用了南斯拉夫和苏联双方的相关资料及其较为客观公正的分析被认为是研究苏南冲突最具权威的著作。此外,南斯拉夫人也从自身立场对这一冲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南斯拉夫从一九五○年开始实行自治制度,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今天,南斯拉夫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国家了。南斯拉夫的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已达二千美元,比起战前的一九三九年的一百美元,提高了二十倍。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已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份宝贵的财富。而这种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它是以劳动者直接控制生产资料为特征的。为了了解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必须对社会所有制作一概括的了解。本文仅就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问题作一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 (一)、南共联盟的解体及南斯拉夫的严重危机 南共联盟成立于1919年,起初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1920年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苏南冲突后,又把党的名称改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简称南共联盟。南共联盟是第一个从苏联的辐射圈中摆脱出来的工人阶级执政党。自1948年始,以大党自居的苏联共产党,利用其操纵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发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围攻南斯拉夫的内外政策,并横蛮地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这时,南斯拉夫国内又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96~97页:对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改革是这样评价的:南斯拉夫“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但是,自治体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如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了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渐尖锐起来”。另外在课本第117页即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的一段话也值得思考:“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思…  相似文献   

9.
1946年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重新爆发后,南斯拉夫给予了巨大援助,而此时的苏联却持消极态度.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是苏南两国在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南斯拉夫主张战略进攻,苏联则坚持战略防御.这种对外战略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希腊内战问题上.如何对待希腊的内战问题,是苏南冲突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试比较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的相似原因郝承敦1948—1953年间的苏南冲突和50年代后期发生的中苏交恶,是世界当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二者之间虽时间不一,程度有别,但却有其相似的原因。一在中国和南斯拉夫革命过程中,苏联怀疑和限制中南两党,采取“...  相似文献   

11.
在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民族主义浪潮中 ,原苏联和南斯拉夫国家解体、民族分离。面对民族分离主义逆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显示出中国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两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苏联和南斯拉夫不仅国家性质发生了改变,而且国家也分崩离析成一系列民族国家。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苏联和南斯拉夫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斯大林和铁托的民族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从他们那里找到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分裂的民族根源。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提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其中的一个原因不得不归于苏联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二战期间,苏共与南共之间在如何对待南流亡政府和南共是否应进行社会革命等问题上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苏共要南共承认流亡政府的合法性并服从其领导,南共则加以拒绝;苏共只允许南共进行民族解放战争,南共则要同时进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5.
南共联盟执政期间在民族问题上的主要失误表现在:一是民族分权自治的联邦制为民族主义活动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二是以妥协让步为特征的民族政策的偏颇和疏漏,使民族主义不断获得新的活动空间;三是由党、军队和领袖三所构成的联邦稳定机制自身因过度分权、党的联邦化等原因而动摇,难以有效抵御民族分离主义的冲击和维护联邦统一与稳定。这些失误使各种民族主义情绪得以存在、发展和膨胀,民族对立逐步发展、加剧,导致冲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巩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在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国际矛盾、争取持久和平的外交思想。在这一外交思想的指导下,苏俄利用国际上的各种矛盾,开展高度灵活的外交活动,打破了被帝国主义包围的局面,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维护了战后的持久和平。列宁的这一外交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斯拉夫解体后,科索沃冲突因塞、阿两族的矛盾加剧而趋于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干涉,则使其演变成一场国际冲突。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从冷战斗争的大背景来分析苏联东欧的欧安会目标的。它认为苏联的主要目标有六个方面:寻求多边承认二战后的欧洲现状;破坏西欧防务;阻挡西欧一体化;从西方获得经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为勃列日涅夫赢得政治声誉;应对中苏冲突。南斯拉夫及东欧国家的欧安会目标与苏联的有一定差异,它们同时还有追求一定程度的独立自主的含义。英国的剖析很大程度上对西方联盟的欧安会战略以及欧安会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一些重大事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大论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中苏两党在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而造成这种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党从"左"的角度来理解、实施这些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