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筮溯源──古筮法研究之一尉迟治平《周易》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但是,它原来只是古人的占筮用书。《易》通过占筮来构成系统网络和立体框架,从而组织材料和表现思想,占筮虽然只是《易》学的躯壳,然而没有占筮就没有《易》,不了解筮法,也就很难读懂《周易》...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各种历象的探索考证,谈对<易·大衍筮法>历和<尚书·尧典>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的假说 ,解释了数字卦用数变化的筮法性原因 ,否定了流行于学界的易卦源于筮数论 ,展示了商周易学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4.
《周易》卦爻辞之作在殷末周初,阴阳矛盾变化的文化观念构成了《周易》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他的一切思想,都是围绕着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范畴来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从殷商龟卜到《周易》用蓍草占筮,不能简单理解仅是筮卜工具的变化,而是表现了所象征的内容、观念及其逻辑思考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太玄数》中有一段文字论及《太玄》筮法,在易学史研究中有重要价值。后代学者对这段文字的解释,主要有范望、苏洵、司马光、黄宗義等四家。这四种说法中,司马光完全错误,范望、苏洵的解释也不可取,只有黄宗義的理解符合《太玄》本意。  相似文献   

6.
根据《周易·大传·系辞》中对大衍筮法的记载 ,详细地考证大衍筮法的演绎过程 ,将大衍筮法原本的数理逻辑和哲学要义比较清晰地显现出来 ,从而达到一种既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周易》筮法的探讨与分析,给出了筮法的数学模型,指出:《周易》筮法处理了一个模4周余的数学问题,其中蕴含了同余的概念与思想。  相似文献   

8.
《庄子》之思想与《周易》有关 ,这可从《庄子》论《易》、《庄子》论“命”、《庄子》之文句等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9.
《左传》里记录了大量的龟卜和筮占的例子,然而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春秋战国时人再也不像商周时期的人们那样对卜筮崇信和依赖,它们在“国之大事”和日常琐事中失去了往日的决定性作用,于是本试从“卜先筮后”、卜贵筮轻、卜筮的衰败和衰败的缘由进行论述,并试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易》虽然起源于占筮,但它凝聚了先哲对自然和社会的见解。从《左传》解《易》,可以看出《周易》的辩证观点和思想内容,对先秦史学的积极影响。《左传》反映先秦史官利用《周易》的变通观点,认识历史在不断变革中发展的普遍法则;反映史官通过占筮说卦,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用《周易》辩证的思想方法,预断历史前途。先秦史官还借助《周易》对古代社会生活的记载来说明历史;通过解《易》,展开对人物的评论。《左传》有些解《易》内容,还表达了“物生而后有象”的朴素唯物思想,反映出当事人重客观实际,不一味迷信占筮的现象。先秦史官通过解《易》说史,吸收了《周易》的合理内核,锻炼了辩证思维,培养了变通史观  相似文献   

11.
论《老子》哲学同《易》的血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体系完整、哲理宏富的重要著作.它发端于春秋末年(由老聃遗传),成书于战国前期,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战国之际哲学思维发展之集大成.它之成书,广泛吸取了前人思想之精华,尤其同《易》有着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关于《老子》同《易》的血缘关系,历来的研究者多次提到过.宋人邵尧夫曰:  相似文献   

12.
"卜"与"筮"都是预测吉凶的。"卜"运用预测者的特殊感知预测事物,"筮"则需要借助理性的数字计算预测事物。从"卜"到"筮"表明人们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容易使人脱离或远离实际事物本身。从"卜"到"筮"的演变过程中,古代巫师的至尊地位逐步丧失,相应地巫师的特殊感知能力和威力也逐步消退。在卜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易经》,所包含的哲学成分逐步取代了其预测功能,此时卜筮文化就被哲学、宗教等文化形式所取代。各种智慧形式都是人类自身无限潜能的外显,人类自身的强大功能被外化出来之后,便不得不依靠这些外化的"工具"保持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当科技理性主导一切的时候,其消极影响也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回归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位”是《周易》中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周易》观察宇宙、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原则。无论在《易经》还是在《易传》中,“位”都不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精神便是,符号性地看待宇宙人生,并试图把自然与社会归纳为一个理性的抽象的结构,以期用这样一种结构来解释具体的人生关头或人生经历。《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也是数学科学的基本精神,我们顺理成章地在数学科学中证明了它的合理性。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学说与实践中也得到了发挥和应用,如韩非有关“势位”的思想、孔子等人的“名位”观念,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所惯用的“名教”伎俩等。更有意义的是,《周易》这一思维方式对文艺学也有着极高的理论价值。这就是由此而推论出的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问题。艺术家与生活、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文艺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了“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的观点,认为由于它生发于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基础,并符合辩证的逻辑,因而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陈淳研究一直局限于理学范畴,即使朱熹经学思想被高度关注之际,学界对陈淳经学思想研究仍旧寥寥无几;但是陈淳的经学思想是其作为“紫阳别宗”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礼学方面,他在朱子重视礼与乐的基础上强调礼乐一体,强化礼乐双修过程,推广礼顺人隋的思想于日常教育过程。在易学方面,陈淳寓深奥易学于儒家文化的普及过程中,大力普及经学教育。由此形成了重视经学思想,卫护朱子学派而影响深远的北溪学派。  相似文献   

15.
出土文献为《周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西晋汲冢竹书对《周易》的性质与流传,马王堆汉墓帛书对《周易》卦画的形成与《易传》的作者,阜阳汉简对《周易》占卜的内容,王家台秦简对《周易》的流传与演变,上博竹简对《周易》的早期传承与易学史问题,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易经》充满着深厚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几年年爱国主义忧患精神的元典。本文旨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将《易经》的忧患意识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显现至澄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在记录历史变迁,反映社会现实,刻画人物形象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聊斋志异》深受《史记》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拟从创作精神、作品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方面探讨《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寻找《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启迪,总结我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一部优秀的文化典籍总是前有所承、后有所启。《战国策》作为先秦历史散文的结束,它师承《尚书》、《春秋》、《国语》、《左传》之长,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又下启了有汉一代的史学与文学,尤其对《史记》和汉赋影响深远。关于《战国策》对《史记》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前人论之甚少,今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的《史记》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在褒贬精神的继承、人物故事的运用、行文笔法的模仿、语言的借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对《儒林外史》有广泛的影响。在思想上,两都强调个性自由,重视个体价值,要求摆脱世俗名利。在对现实真实客观的描摹、对人物的全面认识与塑造、小说结构与体等方面,《儒林外史》也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