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位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常令采访对象尴尬不悦,甚至愤然拂袖而去,采访败兴而归。原来这位记者采访时经常跑题,提问不着边际,特别好提一些诸如“你多大年龄?”、“你的收入多少?”、“介绍一下家里(或个人情感方面)的情况”等问题,而且常穷追不舍,采访气氛骤然紧张,最后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到一个镇机关了解情况,几次提出想走访一些群众,陪同的镇干部大惑不解地说道:"你采访群众干啥?我给你讲一讲,让办公室给你准备一些材料就行了。"笔者当时就愣住了,但后来仔细一想,他的不解也带有普遍性。我们常常提倡记者要多深入基层采访,但基层在哪儿,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作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同医家诊病一样,也要注重“望闻问切”。望一位老记者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他去采访采油队的某工程师,打算报道他的先进事迹。但是这位工程师拒绝接待记者,不愿向记者吐露一点自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访问来了解情况的门被堵上了。最后,经  相似文献   

4.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5.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6.
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访和发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传播的表现手法之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所主持的《焦点访谈》节目,以及她所主持的采访活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采访已不仅仅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基础,它还渗透于各种类型的节目之中。无处不在的采访启动了各档节目同观众双向交流的“输通系统”,因而,良好的采访技巧,改变了记者传统的形象,能够给观众留下智慧、机敏的印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我们的采访活动中,你会时常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今天采访的是农民,明天你可能会去采访一位工…  相似文献   

7.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8.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9.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近读元月5日《经济参考》上刊登的《应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重要政绩——乡村达标述评》一文后,颇佩服记者的采访功夫。在这篇报道中,记者详细地写出了当前农民负担过重的情况,揭示了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鞭挞了当前一些人热衷搞达标活动的形式主义心态。文章有理有据,很受启发,读后,我想起一件事: “文革”期间,著名作家李准下放到河南黄泛区,当地农民只知他姓李,是个文化人,是“犯”了“事”来这里的。一天,村上死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生前做过不少  相似文献   

12.
记者采访往往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采写,抓到一大堆材料后,又不知道应当报道什么;二是认为什么都一般化,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值得报道;三是依赖领导.领导出什么题目,就去采写什么稿子;四是跟着请柬走.你请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采访,你要求报道什么,我就报道什么。这几种情况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推动了记者在采访中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就是记者缺乏一种特有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发现不了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里所说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13.
陈健 《新闻传播》2004,(4):70-71
易地采访,是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相对于属地采访而言的。属地采访是记者在所属的电视台负责报道的区域内进行的采访,是记者的常规性本职工作:易地采访则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进行的采访活动,是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4.
我这位生在农民家庭,在农村困难时期长大的农民的儿子,注定一辈子都离不开农民。一次终身难忘的采访,让我抱定了一个决心:农民的儿子就要为农民写一辈子新闻!那是1994年春节前夕,我刚走上专业新闻工作岗位一个多月,到重庆市綦江县采访农民如何过年的情况。在县民政局,局长给我介绍说县城所在的古南镇一个村民组的农民由于贫困,过年都非常困难。我提出要去这个村民组看一看。可这位局长怕我把真实情况报道出去后造成不好的影响,无论如何都不让我去。当天晚上10点多钟,我设法找到了古南镇分管民政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说明情况后,这位书记非常支…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事例:某大报一名记者到一少数民族地区采访,该地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伊斯兰教忌食猪肉这一点,作为一般民族常识,这位记者是清楚的。但当他采访当地一位少数民族干部,并得知这位干部是一名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时,竟问:“作为老党员,你现在不再忌讳吃猪肉吧?”一句话问得这位干部哭笑不得,不知如何作答才好。客主双方都很尴尬。可以看出,这位记者是缺乏基本民族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6.
植根历史 反思现在——访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刚刚上任的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在刚上任的前几天.参加的四次活动有三次是档案部门的。作为第二次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在京拜访的第一个国家级部门就是国家档案局。记者不禁好奇.是什么使傅勇林副市长对档案部门如此的青睐和重视。于是,趁他来北京。记者采访了这位在英语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以及法学等诸多领域都颇有造诣的学者型领导。  相似文献   

17.
“记者”也者,按《辞海》的解释,是为新闻事业机关中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记者的工作,一要采,二要访,然后将自己采访到的材料,组织整理成新闻报道。然而,也有这么一种“记者”,对于他所报道的对象压根儿不曾见面,更无一言半语交谈,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报道”。我手头有一封江汉油田的读者来信,说是某报报道他们油田一个宣传科长的事迹,署名记者并未到他们油田采访,更未访问过这位科长和他的同事。原来,那篇报道是从油田现成的材料和报道中摘抄编成的。呜呼,“记者”竟成了“抄者”!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一个香港采访团在河南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采访活动,主题是中原经济区。采访团在开封随机采访了一位路人:你知道不知道中原经济区?当然知道,这位路人回答:我们很拥护,对我们有好处啊。香港记者们感慨:没想到中原经  相似文献   

19.
杨宗峰 《视听界》2010,(3):93-94
1.提前介入,选好角度 地方领导的常态时政活动无外乎三大类:会议、会见和调研。在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要和相关部门联系,弄清领导活动的类型、议题、规模、参与人员等,以确定报道的内容、角度和采访对象。例如连云港市领导调研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普通记者,我参加了“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活动。 这是一次最深入的采访。特定的报道任务,把我们引向了以往很少有记者到过的基层。我所在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