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威  钱国宏 《新闻采编》2003,(2):34-34,14
有 人把标题比作是新闻评论的眼睛 ,把立意、主题、中心论点比作新闻评论的灵魂 ,这是颇有道理的。《诗经》云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对于一篇新闻评论来讲 ,精巧的标题就好似女人动人的笑容和迷人的眼神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令读者一见倾心 ,拍掌称绝。新颖、精彩的新闻评论标题 ,总是令读者难以忘怀 ,记忆犹新 ;而平淡无华的标题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 ,很快会被读者淡忘。因此 ,写新闻评论时一定要下功夫拟个好标题 ,以使全篇生辉。那么 ,如何才能使新闻评论的“眼睛”亮起来呢?笔者认为 ,除闯过立意、选题、语言三关…  相似文献   

2.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标题也称为一句话新闻,对平面媒体的读者来说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说:“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标题的吸引力。”翻一翻近来出版的《沧州日报·经济特刊》(以下简称特刊),不难发现,其实精彩的经济新闻标题制作也是有章可循的。  相似文献   

3.
一、制作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标题最需要出彩,它是文章的第一个亮点。新闻评论标题更是忌平、忌俗。“从……谈起”、“由……想到的”这样的标题是够平易近人,但读后给人留不下什么。好的标题或者新奇,如《当面我的妈,背后他妈的》、《美苏开始跳探戈舞了吗?》;或者警醒.如《浪费也是犯罪》、《谨防“精神贿赂”》;或者意蕴绵长,如《在战争与和平的翘翘板上》。新闻评论标题要出采,不妨借鉴一下杂文标题制作。要大胆创新,不固旧观,注意运用谐音、夸张、仿同等修辞格。当然,标题重“巧”,…  相似文献   

4.
寇衢 《新闻传播》2009,(8):35-35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标题能吸引读者眼球,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在当今社会“读题时代”里,新闻标题的好坏更是直接关系到一篇新闻作品成败。那么如何制作新闻标题能更吸引读者?笔者经过积累研究,结合铁路系统平面媒体《人民铁道报》和《哈尔滨铁道报》的新闻标题,浅议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探寻如何让读者产生急欲阅读愿望的窍门。  相似文献   

5.
标题如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标题,会像磁石一样把读者的目光牢牢“吸”住,令读者一瞥之间而生难分难舍、不读不快之感;反之,如果标题干涩呆板、引力不够,即使一条好新闻也可能让读者失之交臂。正如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所言:“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  相似文献   

6.
1946年某天,上海《新民报》截稿时,其南京专电发来特急电,称“蒋主席偕夫人宋美龄访美,今日从明故宫机场起飞”。这是一条世人瞩目的重要新闻,然而,《新民报》居然只字没登,让《华美晚报》当日以头版头条“抢了头功”,7行大字标题处理得格外醒目,一时轰动上海滩。殊不知,这是《新民报》刻意制造的一条假新闻。原来,《华美晚报》常常截获《新民报》的“南京专电”照搬照抄、抢先发行。由于后者是私设电台而无可奈何,于是出此“损招”诱使前者上当。果然,《华美晚报》被当局罚停三天,在读者中信誉大受贬损。①假使今天某家报纸也搞一次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刘柠 《全国新书目》2010,(15):32-32
明冶四十年(1907年)1月24日的《平民新闻》上,有篇标题很长的记事:《青年画家竹久梦二以其飘逸奇警的讽刺画才,理应为本报读者广为熟知》。下面是一段消息:“维纳斯女神也为其心根所感动,遂把大眼貌美的可人许配与他。日前已举式喜结良缘。盖近来画家所绘之妇人,多为明眸美女,原来皆系以夫人为模特之创作耳。”  相似文献   

8.
5月9日,北京几家报纸不约而同的报道了一则消息:肇事司机李某成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北京市被吊扣骂驶证一生取消驾驶证资格的第一个司机。有的报纸将“终身禁驾”误与成了“终生禁驾”。例如:北京青年报 A1版的标题是《逃逸司机面临终生禁驾》,北京晨报3版的标题是《门头沟‘5·3’交通肇事逃逸案告破(肩)  相似文献   

9.
一条新闻的标题写得好丑,新闻效果不大一样。怎样给新闻写个好标题.无疑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近年来。笔者发现一些见诸纸媒的新闻标题往往让读者觉得不是滋味,个中原因虽然有许多,但突出的一个便是因为标题“裸”得离了谱!近从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曰:“43岁女子卖淫供儿女上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一条新闻必须有标题做引导提示,好的标题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题好一半文".尤其是在厚报盛行的今天,标题的重要性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许多报纸动辄四五十甚至近百个版面,读者不可能一字不落地阅读全部内容,大多数情况是依据标题决定取舍.可以说,标题不仅承担高度概括新闻事实之任,更担当抓住读者眼球之责.  相似文献   

11.
“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个解释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辞海》将之引申为“章的精要处”,故“新闻眼”即指一篇新闻的精要所在。它在新闻作品中,可以是一个词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也可以是标题或导语。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强调的是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巧妙地作好标题,使这“一半文“具有特色,更能吸引读者?一、增日含蓄感含蓄能够调动读者的好美心,增强吸引力。当今社会人们阅读层次提高,对新闻标题的美感要求也增高,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如标题《毛主席含笑乘“东风”》。毛主席乘的“东风”到底是什么?字面上看不出,这就给人一种含蓄感,读者只有往下看。看过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坐上了我国自己制造的“东风”牌小轿车。我曾制作过一条标题叫《有“泉”能使苍蝇乖》。泉,是泉眼、泉水之意,哪里的泉能让苍蝇乖呢…  相似文献   

13.
一位外国记者说过这样的话:“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报纸传到读者手中,同样无法强迫他读报道。除非有个精彩的标题。”标题,靠什么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我认为,靠的是独具匠心的提炼和充满深情的内涵。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和内容相得益彰,也能产生好的宣传效果。《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之所以脍炙人口,震慑心魄,就是因为这个标题首先给读者制  相似文献   

14.
《天气好晴朗刈麦正当时》,这是刊登在某省级晚报一版头条的标题。看了这个标题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对“刈麦”的“刈”字感到冷僻,就像见到了熟人,怎么也叫不出这个人的名字一样尴尬,只知道是割的意思,可怎么也读不出“yi”音来。笔者好事,拿起电话便要通了责任编辑(现在的  相似文献   

15.
现在,读者普遍反映会议报道可读性差,这除会议消息本身没写好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议消息标题不精彩,抓不住读者。 会议消息要“勾”住读者的视线,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首先要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 去年二、三月份,笔者作一版编辑时,适逢会海高峰期,全市召开局以上大小会议近40个,记者和通讯员交来的会议消息见报稿标题90%是笔者重新作的,报社领导在每周的评报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笔者在制作会议消息标题上,主要从四个方面人手。下面笔者就原稿与见报题作一比较说明。 一、标题要抓住“新闻眼”,避开“会议”二字…  相似文献   

16.
由人 《新闻三昧》2004,(6):28-28
北京某报5月8日刊载题为《潭戒香火旺盛 5万香客礼佛》的消息说:“长假7天京西著名古刹潭柘寺和戒台寺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由于5月3日正好是阴历3月15日,潭、戒两寺的僧众举行了佛事活动,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两寺接待的游客数量当日达到13000人之多。”笔者认为,这则消息内容是实有其事的,但标题用语是不妥的。消息只是说接待“游客”近5万人。即使5月3日举行佛事活动也只是吸引“游客”13000人前来“参观”。整条消息从未提到“香客”前来“礼佛”。而标题却把这5万游客说成“5  相似文献   

17.
有经验的老报人都说:题好一半文。意思是说,拟好标题,就等于写好了一半文章。好的标题能起到概括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美化版面的作用。在编辑部,编辑们编完一篇稿件后,常常还要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花费好长一段时间来制作标题。给报纸写稿子,有一只生动传神的、令人过目不忘的“大眼睛”(也就是起个好名字、做个好标题)不仅十分必要,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找个烟头不容易》(载华北石油报2002.9.25)这篇新闻,在某些人看来,或许从标题到内文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称许。但是,我恰恰喜欢它从“寻常”中显得“非常”的写作特点。首先,它能巧选角度。反映安全生产的稿件,诸如采  相似文献   

19.
这个“歉”道得好!万维富4月20日,工人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用显眼的标题,刊登了该报《向读者道歉》信,主要是:“一个时期以来,本报见报差错频频出现,有时甚至出现在标题上。”并将责任人的姓名、职务公布于众。感情之真挚,态度之恳切,笔者在感叹之余,不禁呼出...  相似文献   

20.
刘阳 《军事记者》2006,(11):16-17
只要翻开报纸,我们就会发现多数通讯的标题比消息的标题灵活、丰富、形象、生动。有的是一句歌词,如:《该出手时就出手》、《叫我如何不想他》;有的是一句名言,如:《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十年磨一剑》:有的是一句大白话,如:《就是要有这样一股劲》、《有话好好说》;有的是一句引语,如《“人到难处,要拉一把”》、《“解放军好”》;有的是一个问句,如:《为什么会把“令箭”当“鸡毛”?》、《“走麦城”的教训在哪里?》等等。这些标题看起来五花八门甚至有点随心所欲,事实上却形象生动、哲理丰富、意味无穷。细细品味你还会发现,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标题大都具有这样两个特征:一是“活”、二是“实”。相反,凡是引不起读者兴趣的标题,要么是漫无边际、不知所云,要么是直白得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一个好的通讯标题,是“活”与“实”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活是相对的,是新闻标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实是具体的,是新闻本质的要求。毛泽东同志说过,标题要有内容,“活”而无物,标题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实”而不活,就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制作通讯的标题时,在实的基础上应尽量把标题做活一点。有的同志说你又要“活”又要“实”,哪那么容易?正因为不易,这才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追求的境界。怎样才能把通讯的标题做得又“实”又“活”?认真研究分析一些优秀通讯的标题,我想大致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规律:一是抓住根本,贴近读者。这是把通讯的标题做活做实的基本要求。有关心理咨询的稿件很多,但让人看了眼睛一亮的是《给你一个好心情》这一标题。此稿刊出后,无论编辑记者还是广大读者无不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好。为什么?因为作者抓住了新闻事实的本质。正如作者所说,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给人一个好心情,心情好了一切都好。而以往的报道往往把焦点放在工作上,而没有将立足点放在人即官兵身上,落脚点不同,收到的效果就不同。作者正是抓住了新闻事实的根本,尽管炒的是别人吃过的剩饭,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贴近了读者自然也就打动了读者。“千斤难买好心情,谁都希望有个好心情。”《给你了一个好心情》看似轻松直白,却宛如平常一首歌,一下子唱到了官兵的心坎上,既鲜活又贴近实际,这难道不是活与实的最好体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