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议报道在党报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我对今年3月《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三级党报统计,在一版发表的会议消息共340条,平均每家每日都发3至4条会议新闻。其中《石家庄日报》3月份共发会议报道101条,3月3日达7条。作为党报这一特殊新闻媒介,会议新闻在指导和推动工作,传播信息,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写好会议报道应该成为每个记者  相似文献   

2.
贾玉全 《新闻窗》2010,(5):41-4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念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定义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符号手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揭示表象事实背后的真相的报道方式。《新闻论语》:电视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思想的产物,修正了客观报道的缺点,发挥了客观报道的优势,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3.
王瑶 《新闻通讯》2013,(6):45-46
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通知.给新闻界吹来了一股清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各媒体以“短实新”报道有效引导了舆论。“短实新”的文风转变得到了业界和社会肯定.也引发了新闻人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新闻传播中。文风已引起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和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但在日常新闻报道当中,新闻语言的空洞枯涩、经常性报道篇幅冗长、典型报道的模式化、图片新闻虚假及失实等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新闻文风亟待进一步改进。本期专题从《古田会议决议》对改进文风的启示、新闻的散文化、还原典型报道人物的个性、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对平面媒体宣传的借鉴作用等方面。对如何改进新闻文风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实现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5.
季志良 《青年记者》2007,(18):99-99
在今年4月中旬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独辟蹊径,首次与网络媒体实现跨媒体合作,在"两会"报道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操作方式今年两会期间,新闻综合频率主打新闻节目《738早新闻》首次与绍兴本地影响最大的网站"绍兴e网"实行跨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为:频率在e网开设《738"两会论坛"》,邀请网民参与两会;网民通过《738早新闻》子栏目《两会博客》,发表对"两会"的寄语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738早新闻》再把《两会博客》文字稿和录音音频上载到e网,进一步扩大《738早新闻》"两会报道"在网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进会议报道,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最近看了《中国记者》2006年第一期的两篇文章——《政策解读的意义与原则》、《政策解读报道:来龙去脉皆新闻》,颇受启发,借此也发表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7.
张芷菡 《今传媒》2016,(4):74-76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其中围绕GDP的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报道,是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内容.笔者选取《人民日报》《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三家报纸媒体,结合新闻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三家媒体分别在2014(1月)、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上一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媒体面对同一事件在建构现实过程中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孙瑶 《记者摇篮》2009,(7):84-84
近几年来,以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为突破口,按照“三贴近”原则改进时政报道成为各级媒体实践的方向。各级媒体抓文风、改文风并未懈怠,在调整报道结构、突破传统报道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媒体所作报道与人民群众的关注存在的脱节现象,就要真正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去选择新闻和组织报道。辽宁电视台以及多家媒体迅速转变作风,按新闻规律办事,以新闻价值大小为取舍的杠杆,在随后的一系列报道中创造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06,(12):26-26
《新闻窗》2006年第4期发表唐永忠的文章《经济报道的形象化和生活化》。 文章指出,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表明,让经济报道形象化,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并用形象语言包装,从生活角度着眼、入手,用“贴近性”代替“指导性”,用“新鲜性”代替“理论性”,加强经济报道的生活气息和现场真实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2005,(11):57-57
《新闻知识》2005年第6期发表庞晓虹的文章《公关新闻的传播价值及报道误区》。文章说.公关新闻在具备一般新闻传播的价值意义的同时。还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价值。它既具有对社会良善因素彰显激励的价值,又具有对媒体发展推进促生的价值,还具有对企业竞争促进保护的价值。它在推进媒体发展中的主要表现为:公关新闻的采编报道有益于建树良好的媒体形象,提高竞争力:有益于展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倡导务实新风,直接推动了我国新闻战线新一轮文风改革。随着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下简称"八项规定")和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陆续出台,媒体加大了改文风力度,大量"短、实、新"的报道应运而生,尤以近期会议新闻为甚,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将"组合"一词解释为"组织起来成为整体"。那么,组合报道就是围绕某个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的整体性报道,具体表现为由若干篇相对独立的单篇报道组成的报道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在其《深度报道写作》中认为,“所谓组合报道,是将某一新闻事件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3.
岳巍 《新闻前哨》2006,(1):40-40
所谓组合报道,是将某一新闻事件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可以多角度全面地反映所要反映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正日益显示出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报道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刘书芳 《东南传播》2014,(8):158-159
《新闻联播》一向被推崇为梦的世界、向往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话语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大众日常话语方面。本文以《新闻联播》中的灾难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呈现出《新闻联播》在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的文体说与旨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报道是当前新闻业务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自1994以来,国内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些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在报道中全方位的实践了深度报道的思想,但由于媒体的风格不同,它们对深度报道的理解也互异其趣。正因为如此,深度报道逐渐成为了学界和业界共同面对的前沿课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试图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辨析深度报道的概念、特性与理论本质。从新闻业界的实践来看,有关深度报道的理解可谓是纷纭杂出。这些理解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深度报道的认识多停留于感性认识,所以它们…  相似文献   

16.
新闻深度报道,海内外学者,对它作了多方界定。西方学者的阐释,除了“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明明日之意义”,之外,还有“深度报道是一种对表面报道的扩展”、“深度报道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报道”(转引自台湾钱震《新闻论》)。仔细研究一下我国近十多年的各种深度报道,它已超过了西方界定的内涵,我国《新闻学辞典》诠释为“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在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由此可知,它不仅是“核对昨日之背景,说明明日之意义”,还将新闻五要素拓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深度报道这种新闻样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985年,中国一批青年记者开始突破传统的新闻平面化报道模式,首先在《中国青年报》进行了尝试。1993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作为深度报道的特定形式也开始“亮相”,引起了新闻界的瞩目。如今,这种报道形式已日臻成熟,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对新闻媒体来讲,“两会报道”是一场新闻大战,也是各媒体一显身手的时候。现在,笔者对《中国青年报》和《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的“两会报道”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经济报道受众往往不爱看,这是个老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沿用老手法报道,跟不上时代。那么我们应该跟上什么样的时代,应该用怎样的标准改进报道手法,这是我那几天苦苦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时代就是新闻贴近的时代,平民视角的时代,文风清新可人的时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让绿色洒满上海传媒—评沪上三报的生态环境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涵 《新闻记者》2002,(9):24-25
一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上海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前提。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正日益成为上海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量化考察和研究新闻媒体关于生态环境报道的新闻与评论 ,可以发现 :一 ,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 ;二 ,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 ,市民对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参与程度。总之 ,媒体对生态环境的报道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官员、公民及新闻从业人员环境意识的一把标尺。《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传统上是沪上有代表性的三份纸质媒体。这些年它们在反映、促进上海生态建设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