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数据,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例如:植树节,初一(1)班同学挖了18个树坑,植了14棵树,全校大约植了800棵树.这里的18和14是精确数据,而800是近似数据。  相似文献   

3.
近似数的精确度与有效数字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学好并掌握这两个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人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四舍五入以后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近似数,都可以用精确度来表示它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  相似文献   

5.
6.
接近实际数,但与实际数还有差别。这样的数是近似数.任何一个近似数,都可以用精确度表示它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  相似文献   

7.
8.
“近似数的精确度及有效数字问题”,同学们经常感到易学也易错,学后似懂非懂.尤其是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确定问题更是难以判定,因而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要理解教科书中的一段话:“一  相似文献   

9.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同学对此理解不透,造成解题错误.下面通过几例错解辨析,帮助同学们纠正错误,正确答题.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准确数和近似数”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7节的内容.它是在小学认识准确数和近似数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在会直观操作的基础上要求说理;在会求“小数”近似值的基础上求“大数”近似值;在知道用数位表述近似数精确度方式的基础上学习用有效数字表述近似数精确度的方式.但大量课堂观察和查阅有关教学案例发现,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间,分别在几期《中小学数学》上看到了讨论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文章,许多教师都发表了自己对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不同理解.其中的疑惑与争论确实不少.尤其是在《中小学数学》2012年第3期发表的邓文忠的《还谈近似数的精确度》一文(以下简称"邓文"),更引起了我对近似数的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经过反复的思索,结合我多年对近似数的教学内容的理解,觉得该文有部分观点不妥,现说出来与各位同行探讨.先说说我对近似数的理解.我把近似数分成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知道,把1.804精确到0.1后为1.8,而把1.804精确到0.01后为1.80,那么1.8和1.80这两个近似数是否相同呢?我们在表示近似数时,能否把1.80后面的0去掉呢?其实近似数1.8和1.80是不相同的,我们从有效数字和精确度两方面都能发现它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学生学习中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本文从学生易错的例题和易混淆的几个问题出发,阐述了作者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认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学习近似数相关知识基础之上,展现近似数的现实意义,并借助数线直观明理明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优化估算方法,系统整理准确数与近似数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刘顿 《初中生》2006,(6):22-22
由于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做题目时许多同学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够及时走出误区。现就笔在批阅作业时发现的错误加以归类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上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据”一章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课堂上,正当我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位同学突然提问:我们在学习近似数后,明确了精确度,为什么还要学有效数字呢?一会儿要补零,不记作有效数字,一会儿添零,又记作有效数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提问,使我为之一震,对呀,为什么在学习了近似数后,还得要学习有效数字呢?课下,我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崔建珍 《河北教育》2005,(22):32-33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的、重要的目标,也是数与代数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集中表现为:对知识教学的充分感知,对思维训练的快速反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具有好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的反应敏捷、准确,能用最优化解题策略。数概念教学课就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好时机。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并不断深化数感。下面结合《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数学》教学时,发现几个有关近似数运算的问题,教材的计算结果与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不一致.近似数的计算一般按照传统的计算法则进行,但现在普遍使用计算器,在这种情况下近似数的计算应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在初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时.由于不理解概念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容易走入误区.下面就同学们常犯的错误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近似数的精确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