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小学生上四年级,就要写命题作文。开始作文时,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怎样写。下面谈谈我教学生写命题作文的体会和做法。 一、教学生积累素材,出好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2.
<正>培养写作兴趣是学生写作入门的必要前提;积累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督促学生经常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保证。这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会主动拿起笔来写自己的见闻与感想。向学生讲写好作文的重大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小学生认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中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拿起笔来总想不到什么写作的材料。中学生真的就缺乏写作的材料吗?其实,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每天都要接触一些人和事,总会积累一些生活素材。如果将这些直接素材和报刊电台等耳闻目睹的林林总总的间接的生活索材加起来,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写作文当中容易“言之无物”,这是他们怕写作文的一个因素.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言之有物”,有材选,有素写?本文就从学校素材、家庭素材、偶发素材这三方面出发,鼓励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从而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93):35-36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却处于低效状态。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害怕写作文;缺乏写作素材,没东西写,即使有素材,作文素材也不够鲜活,写作运用中容易"撞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多渠道、多方位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整合素材,使素材序列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6.
作文占据着中考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学生却写不出,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是作文素材积累不够,而且不善于运用自己熟悉的素材。本文引导学生从教材、阅读、日常生活几个方面去积累素材,并且合理运用素材,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学生写不好作一个重要原因是头脑中缺乏素材,因此,从积累素材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作文写不好,无话可写,无材料可用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可见素材积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考场作文的发挥,我们只有在平时多积累素材,才能在考试时从容应对,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9.
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讲,形成良好的作文素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论述当前小学高段学生在作文素材积累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中,教师首先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仿写和写读后感,其次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谭爱琼 《考试周刊》2013,(21):64-64
学生写作难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素材,胡乱拼凑,结果脱离生活。教师要做有心人,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教师要做引路人,指导学生活用素材;教师要做有情趣的人,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要做读书人,鼓励学生读破语文书,再生素材。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听、说、读、写的学科,虽说写排在最后一位,但其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写作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去讲述故事,写作启迪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文字间抒发情感。可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体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而素材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素材的写作,只是文字的堆砌。在中高段学生的写作中,学生害怕写作,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归其原因便是不会积累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多方面着手,积累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3.
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他们积累的写作素材少.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往往也言不达意.作文成了无病呻吟。写好作文,有了好的立意后,选取合适的素材是关键!但素材要靠自己平时搜集、积累。那么,该怎样搜集素材、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14.
我写什么我怎样写——高考作文指导心得谈■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谭锦石学生拿起作文题后必然碰到两个问题:我该写什么;我该怎样写。如果把后者看成是写作技巧,那么前者是作文素材积累问题。根据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动笔前颇感棘手的,往往是前者,搜索枯肠,笔重千斤...  相似文献   

15.
王小军 《甘肃教育》2013,(22):34-34
一、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积累,就是用眼睛去看,时时处处留心注意,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写作不是凭空捏造,素材源于生活,一切写作都要建立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叩开学生写作的心弦,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观察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状况,我认为初中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至关重要。素材的积累有很多途径,如积累自己熟悉的素材,捕捉动情的素材,关注时事热点等等。只要能勤于积累,适当运用,就能为写好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学生自身生活积累语言的产物。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善于用眼睛挖掘写作素材;要持之以恒地勤记勤写;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活中寻找“新鲜”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即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体验,从多个方面来积累写作素材,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小梅 《考试周刊》2011,(54):71-72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语文能力。作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本文主要从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写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懂得勤能补拙,练能生巧,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从而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20.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鲜活的作文素材,素材要靠平时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谈作文,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高中作文素材积累要有高中的特色,学生要依托高中的学习资源进行作文素材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