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以清教为旗帜,发动了划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清教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有一种说法,把英国革命说成是“清教革命”。“清教”一词在16世纪70年代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历史上,但作为一个运动它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1592年亨利八世出于世俗目的在英国进行宗教改革,虽规定教会从属于国王而非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并未改变。后来,爱德华六世、伊丽萨白一世虽继续对英国宗教进行改革,但国教仍然保留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英国近代税收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国王的税收政策是革命的诱因之一,革命也给英国提供了改革税制的契机。革命时期引进新的税种、革新税收机制的意义重大,但税收的现代化和英国宪政改革并没有完成。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供养常备军,进行连年战争,每年征收的税量空前巨大,给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随着15-17世纪经济社会的进步和转型,英国的教育状况得以发展。一方面,教育机构、教育内容及各阶层的教育观念日益向世俗化转变;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及受教育阶层不断扩大,教育日益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受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加上科学知识的日益发展,在17世纪,英国形成了现实主义的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二战以来,英国虽然成为战胜国,但其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国际上,经济一落千丈,政治也被美苏争霸的大环境所束缚。这使英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了极其严重的伤害。到撒切尔政府时,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不可收拾,因此,振兴民族精神、恢复英国日趋下降的国际地位,就成了撤切尔政府对外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时期澳大利亚对英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英传统关系经受了战争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澳英关系的裂痕。因为澳大利亚在历史上第一次遭受到外部入侵的威胁,澳洲大陆本土遭到轰炸,澳大利亚不得不从传统的徜英联盟关系转向澳美联盟。而这时英国已经衰弱不堪。显然,澳英作为两上不同国家,其利益和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蒲俜 《教学与研究》2004,3(9):46-51
人权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 ,在对外关系中运用人权作为手段和策略也不是西方国家的特权。中国对外人权政策的形成是国内外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它是中国的和平外交战略在人权领域的体现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尽管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人权政策是中国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国际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土地问题的解决,是农业资本主义化比较迅速和彻底的途径,对促进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在退守台湾的五十余年间 ,经历了国际政治格局变动和美国对台湾政策变化的数次冲击 ,其对外关系在承受了“传统外交”的挫折后 ,推出“实质外交”、“弹性外交”政策 ,呈现出一种变态的对外关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越南推行侵略性的对外政策并不是偶然,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这种侵略性对外政策不仅给越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还恶化了它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对外政策侵略性原因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越南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中欧的所谓“新欧洲”国家在加入欧盟后基本初步完成了融入西方的战略目标,其地缘政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国家在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同时,力图在欧关矛盾中立足欧盟又维持同美国的紧密关系;在东部则主张把东欧纳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欧盟同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合作,防范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11.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两次时间、规模、影响等方面都有差异的革命。怎样看待这些差异,是我们理解这两次革命的关键。该文一反传统史学把差异性绝对化的倾向,从相对性入手,重新比较了这两次革命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2 0世纪 2 0年代上半期 ,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性质改变和北京政府迫于国内社会舆论压力的结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俄国国内情况的好转以及西方列强的干扰 ,又使其好事多磨 ,成为一个长期和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 ;并使中国失去了解决外蒙问题、完全收回中东铁路等与苏俄交涉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在新疆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于新疆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就民族关系而言,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满清遗留的民族隔阂,加强新疆各族人民团结,而且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各族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中华民族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充分的论据驳斥了《试论民初会党与革命党的分裂》一文中所提出的“资产阶级对会党的无情抛弃,才是民初会党与革命党人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的观点,指出:民初会党与革命党人的分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强调:评价辛亥革命后革命派与会党关系的转化,不能单纯从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着手,而必须对其参与辛亥革命的心态和动机及其在辛亥革命后逆历史潮流的所作所为加以足够的重视;不能过分谴责革命派这样那样的缺点,而必须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毕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的代表,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充分的论据驳斥了《试论民初会党与革命党的分裂》一文中所提出的“资产阶级对会党的无情抛弃 ,才是民初会党与革命党人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的观点 ,指出 :民初会党与革命党人的分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强调 :评价辛亥革命后革命派与会党关系的转化 ,不能单纯从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着手 ,而必须对其参与辛亥革命的心态和动机及其在辛亥革命后逆历史潮流的所作所为加以足够的重视 ;不能过分谴责革命派这样那样的缺点 ,而必须看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它毕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的代表 ,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湖南创办的第一所中等私立学校——明德学堂,表面上是一所私立学校,实际上成立后即成为湖南志士从事革命活动的隐蔽场所和以黄兴为中心的革命机关,从而成为了湖南资产阶级革命的摇篮。它的活动在湖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起了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采取迂回策略,斩断林彪、江青的臂膀,肃清了极左思潮在外事口的恶劣影响,他坚持“不要四面出击”的外交策略,妥善处理了极左思潮造成的外交矛盾,使我国避免了四面受敌的被动境地;协助毛泽东作出战略决策,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性"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性”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因同质而结盟,革命前以清教运动为特色的舆论准备,革命中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以及最终确立资本主义政体之一的君主立宪制等方面作深层次的探讨,认为这些方面都适合英国国情,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很好地完成了革命的任务,保守性之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从革命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到革命的直接导火索,从对革命进程的影响,到"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