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American Top Team(ATT)是美国著名的格斗训练馆之一,这里曾经诞生了众多UFC名将。前草量级女王乔安娜,现任女子双级别冠军努涅斯,以及男子轻量级名将普瓦里尔等等都在这里受训。随着ATT拳馆的拳手们在UFC打响了名号,他们背后的体能教练菲尔·达鲁也随之声名远扬。除了综合格斗选手外,时而还会有奥运会摔跤手、柔术世界冠军、职业拳击手等慕名而来,拜师菲尔·达鲁加强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UFC女子雏量级、女子羽量级双级别冠军,巴西综合格斗选手阿曼达·努涅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统治力的女子格斗运动员。自从2015年进入UFC以来,努涅斯取得了11胜1负的骄人战绩。其中,48秒KO前UFC雏量级女王隆达·罗西、51秒KO十年不败的"女机械兽"贾斯蒂诺更是奠定了其"女战神"的卓越地位。如今已经4次卫冕雏量级腰带,并有望继续卫冕羽量级腰带的努涅斯,其日常训练计划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都想一探究竟:是什么打造了这样一位战无不胜的最强冠军?她的体能训练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UFC等综合格斗赛事以非常快的速度风靡全球,而我国综合格斗运动虽也在不断发展,但与UFC等全球大型赛事相比较,仍然处于不完善的落后局面。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综合格斗运动发展问题的研究,得出我国综合格斗运动发展中存在训练系统不科学、商业运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应该加强综合格斗赛事宣传,创立和引进更加科学化的训练体制,以利于我国综合格斗运动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维托·贝尔福特曾在八角笼生涯的末期产生了一个想法:创建一个"传奇联盟",让那些已经过了巅峰期甚至已经退役的格斗老兵重新获得在擂台上交手的机会。根据贝尔福特的设想,格斗组织可以为这些老兵提供擂台创造机会,从而让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拳击与格斗》2020,(3):79-79
前UFC冠军挑战者、Bellator次中量级冠军加拿大罗瑞·麦克唐纳德宣布加入了美国第三大MMA综合格斗赛事PFL。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与其他搏击运动相比,中国武术更加注重内修,即武术修养和人文情怀。散打是一项吸收了传统武术中的优良技巧而形成的对抗性较强的格斗运动。传统的武术训练和散打训练有区别也有联系,因此,许多教练在尝试把传统武术训练模式运用到格斗训练中,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散打水平。在散打运动不断发展的同时,散打的训练模式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传统武术训练模式在散打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故而需要对这一训练模式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散打训练质量,有效提升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代武术体育化最核心的问题是丧失了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基于为武术发展“寻根”的目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西方格斗特征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认为中西方格斗最大不同在于运动反应的生理基础的不同:西方格斗主要依赖视觉感受器,而中国传统格斗术除了视觉感受器,更强调触觉感受——反应的作用。以此为基础,东西方格斗在反应速度、时空特征、运动路线和运动方法等都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武术格斗体现的是道家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的确立为中国武术技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散打和美国终极格斗在拳法上相差不多;在腿法和摔法方面散打略占优势;中国武术散打缺乏肘膝技术和寝技,在这两方面的技术运用上美国终极格斗非常重视,占有很大优势;加上中国武术散打相对文弱的总体风格,中国武术散打还没有达到能与美国终极格斗相抗衡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沈城 《健与美》2020,(4):74-77
作为综合格斗商业价值最高的巨星,“嘴炮”康纳·麦格雷戈的名字总是霸占着人们眼球:13秒KO统羽量级长达10年的“疤面星”阿尔多,创下UFC历史最快的冠军争夺战纪录;两回合KO轻量级冠军“地下之王”艾迪·阿尔瓦瑞兹,成为UFC历史上首个双冠王;与不败拳王“金钱”梅威瑟打一场上亿美金的跨界拳击,入选2017年《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力人物。  相似文献   

10.
朱瑞琪教授     
朱瑞琪教授,男,1950年2月生,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常委、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员。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朱瑞琪教授是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中国武术八段。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朱瑞琪教授硕果累累。著有:《中国武术散手教程》、《中国散手》、《全国武术训练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国际武联指定教材》、《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副主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项目副主编)》、《中国南拳系列规定套略》、《南拳教学》、《武术格斗技术教学》、《南拳入门》、《南拳入门与提高》、《中国武术运动教程(副主编)》等十余种著作;发表了:“目前南拳竞赛套路的技术现状及训练重点之研究”、“论散手实战中运用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打法特点及训练对策”、“中国武术散手与跆拳道、业余拳击之比较研究”、“竞技武术散手攻防战术行动运用现状的定量分析”、“中国武术散打王赛制与市场的研究”、“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对抗赛的赛制与市场的研究”、“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现行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实施状况的调查”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数篇入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11.
武术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武术事业发展到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跨入新的世纪武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开发武术商品使之市场化是武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最灿烂的传统文化精粹———武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改变不足,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武术产业的道路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以求加快武术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摄了儒家、道家、哲学、医学、艺术学等文化内涵,而艺术与中国武术的融合造就了其独特的外在表现形象以及内在的精神内涵。中国武术从“技击术”到“技击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中独特的艺术审美内涵。研究表明:中国武术是艺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情感精神的共同体验;中国武术具有艺术的肢体形象表现性;中国武术是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技击艺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比传统武术散手与现代散打运动的文化特征,分析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困惑,提出现代散打应当在传统武术的理论和技击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创新,真正体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功能。在维系传统中寻求创新,使现代散打运动成为一项具有文化传统特色而又不失时代气息的武术竞技运动,为中国文化腾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武术散打与跆拳道在竞技比赛中是两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散打是一种以踢、打、摔为一体的拳脚结合的中国武术的一个分支,而跆拳道在竞技比赛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中的主要腿法与跆拳道中的主要腿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武术散打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首届世界武术搏击运动会(简称武搏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武术"优势效应"及龙头地位虽不可动摇,但在个别项目上已无绝对优势可言;奖牌分布越来越广,但发展格局并不均衡。因此,应在"人文困境"的情况下,加大对世界各地区武术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力度,发挥中国武术的"优势效益",走出"人文困境",尽快实现中国竞技武术国际化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与国外同类项目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和独具的功能,正确认识这些特点与功能是关系到武术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把武术流派与其适应性、技击与其体用兼备、外在美与内在美等特点与功能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中国武术的价值与魅力,使中外习武者更客观地理解和学习中国功夫,从而为推动武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技击性和文化性是支撑中国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年来,针对武术技击性的探索较多,然而,在武术文化性的研究方面却显的比较欠缺。为此,文章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武术文化性进行把握;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广义武术文化的层次进行区分;从历史性、国度性、民族性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等,是当前探索武术文化性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的理论渊源就是整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深深影响了太极拳技术,太极拳技术反过来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观反映.练习太极拳可以更直观地体悟中国文化,是太极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喜欢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还在技术技法中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精髓.因此,传统文化的流失是阻碍太极拳的生存与发展对最重要的危机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前由于竞技武术的发展所引起的传统武术现代危机,传统武术价值多元化和传统武术本质定位成为争论的焦点。中华传统武术价值的属性具有内在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整体性思维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又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主张以竞技武术套路为先导,以传统武术精华为根本,来实现发扬中华武术宝贵价值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