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池州傩戏为研究对象,从实体符号、行为符号、色彩符号的隐喻特征等方面分析池州傩戏的文化符号,从再现、意蕴表达及象征等方面分析影像传播对池州傩戏文化的呈现与表达,从池州傩戏的原貌呈现、文化内涵的重点展现和池州傩戏文化传播等角度分析影像传播如何促进池州傩戏文化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
颜红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1-104
文章首先对池州城市旅游的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然后从总体目标、开发方向、功能分区与项目安排三方面对池州城市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初步构想,最后探讨了池州城市旅游开发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池州傩戏面具造型丰富多彩,它的造型、线条和色彩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同时也赋予了浓厚的象征性和装饰性。傩戏道具具有极强的宗教色彩和儒家思想,主要体现了写实性和象征性的艺术特色。池州傩戏面具和道具美术学思想在池州傩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池州傩与徽州傩、江西傩、湖北傩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池州傩戏是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蕴涵着诸多文化要素的一种古老民间文化。文章着重阐述池州傩戏对研究古代艺术、民族宗教、民间信仰和皖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化石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池州傩戏面具艺术的美学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池州刘街傩戏素有“南傩”之称,又受到九华山佛教和巫楚文化的影响,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傩戏、傩文化的基本含义切入,从三个方面着重阐释了刘街傩戏面具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6.
池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是皖南著名的茶乡,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影响。茶文化旅游开发对池州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品位提升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极其重要意义。可采取茶园观光游、茶农生活体验游和佛茶文化游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地方传统文化出发,结合池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文化的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分析传统文化在池州旅游形象宣传中的应用。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去开发池州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池州旅游经济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是指人类的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考察池州荡里姚宗族傩神会的文化生态,可以加深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的整体理解。文章透过荡里姚宗族的地理位置、村落镜像、宗族变迁、傩戏传承、演出场地、舞台装置、砌末道具等问题,对荡里姚宗族傩神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跳傩相关事象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池州傩文化与宗族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开发基础、客源市场等池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遵循强调文化内涵、注重美学效果、结合市场需求、加强资源保护四项原则,初步设计出尧舜遗迹寻访游、佛教名山朝圣游、古老戏曲探秘游、民俗风情体验游、诗词文化欣赏游、建筑文化考察游六大旅游专项产品和九华庙会、茶文化节、傩文化节三大旅游节庆的池州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对池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傩戏体现了丰富的尚武精神。从戏目的唱词、服饰道具以及民俗仪式中,分析了傩戏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傩戏的产生、发展与传承是荆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它有多重的民俗、历史和旅游开发价值,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池傩戏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贵池傩戏的传承脉络和影响因素,挖掘隐藏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的贵池傩戏中的原始的健身价值,进一步拓展贵池傩戏在地方体育旅游文化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以引起人们对贵池傩戏体育文化保护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F0003-F0003
池州傩化研究中心是我校以池州傩化为研究对象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现有研究人员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近年来,该中心对池州傩戏(以贵池区为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考察活动,组织申报了省、校级课题8项,  相似文献   

13.
穿青人是一支国家"未定民族","五显信仰"是穿青人有别于周围汉族、少数民族的标志。文章就穿青人的傩戏文化("庆五显坛")进行介绍,并对穿青傩戏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4.
池州旅游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要使旅游业近期成为全市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和加大行动;强化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理清全市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构建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框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旅游管理系统和支持系统,建立和完善现代旅游管理体系;构建景区新的经营系统,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和促销,在销售价格控制、推销措施和市场目标等方面加快市场行动;大力培植、扶持和发展旅游卫星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15.
梅山傩戏是古代梅山文化的遗存,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活化石”,它融合了2000多年以来梅山地区的宗教文化及民间艺术,并在周边文化不断影响下成为一个文化综合体。进行有效地产业化开发,是保证梅山傩戏文化传承和塑造梅山傩戏文化品牌、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通过加强梅山傩戏文化品牌塑造与推介,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措施来实现梅山傩戏由文化遗产和经济累赘向“文化宝石”和“经济富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和主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文化旅游市场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促进池州经济、文化、环境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池州市文化旅游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文化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国际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旅游即城市、区域联动等具体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范围和长远角度来看,旅游日的地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未来竞争已走向旅游目的地竞争。文章深入探讨池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性,认为池州拥有世界知名的旅游资源、方便快捷的交通、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及社会和谐友好环境,已经具备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和基础。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战略引领、项目驱动、旅游品牌营销、目的地系统升级等战略思考,对池州旅游创新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是其服务社会功能的需要,地方高校参与组建区域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也是高校实现文化传承功能的需要。池州历史、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积淀深厚,富有特色,池州学院多年来坚持一贯的特色科研策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了区域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研究、规划与开发,因此,组建池州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是重要的、强要的,也是迫切的、可行的。该文还对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社会成效、基本形式与构成、任务分工、研究计划和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构想与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武安傩戏是古老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遗存,是仪式戏剧的"活化石",它作为武安的优势文化、品牌文化,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与认同。本文基于对武傩文化现状的论述与分析,从武傩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整改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来推动武安地方文化旅游的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3):F0002-F0002
何根海,男,1963年10月生,安徽省枞阳县人。1986年7月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池州师范专科学校,1990—199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课程班学习,1998—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国内访问学。到池州师专以来,先后担任过学报主编、历史系主任、副校长、副书记,现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校长、教授、安徽省政协委员。为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中国民间艺家协会、安徽省史学会会员,并兼任池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青联副主席、池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