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古汉语语音的代表是切韵音系,但《切韵》是怎样性质的一部书,它的音系的基础音是什么,它是一个综合古今南北的音系,还是一个表示一时一地活语音的音系?对此学者们至今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看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切韵》音系性质的论定存在很大分歧,大致可归纳为三派:一派认为《切韵》音系是古今南北语音的大杂凑;一派认为《切韵》音系是纯一时一地之音;另一派则认为《切韵》音系是以某地语音为基础的综合音系。本文在辨析上述三种观点的基础上,论定《切韵》音系是以当时的洛阳话为基础,吸收了部分方音和古音的一个综合音系。  相似文献   

3.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核心材料,该系列韵书所承载的语音系统是“前溯上古音,后联近代音”的重要枢纽。学界对该系列韵书语音一直保有高度的研究热情,该研究领域而今已是硕果累累。文章将从音系研究、反切考察、又音研究、重纽研究等四个方面概述《切韵》系韵书语音的研究成果,从项目申报和硕博论文选题等两方面呈现其研究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建议,以求启迪后学,推动《切韵》系韵书语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古音”这个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曾经等同于《切韵》音,随着汉语语音史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切韵》音是研究中古音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中古音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切韵》,从魏晋到隋唐的语音资料,都应该是中古音的研究对象。就韵书音系而言,《集韵》音系的研究,其意义不亚于对《广韵》音系的研究,《集韵》称得上是汉语语音史的一个大宝库。清代乾嘉学人如段玉裁等也很看重《集韵》,但他们的重点在校勘,一是《集韵》的校勘,一是利用《集韵》校古书。孙星衍《与段大令若膺书》说:“《玉篇》、《集韵》校《说文》大有用处。”此乃当时学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石歆苑 《文教资料》2008,(36):37-39
自隋陆法言<切韵>出,后<广韵><集韵>的编纂皆以<切韵>音系为基础,中古音系日益大明.众朴学大家皆以<切韵>音系非一时一地之音,且吴语占有一定比重.今谈及<广韵>哈韵中的"赅""晐"二字,根据已有的语音演变的研究成果,就其语音及意义考证其为苏州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6.
《资治通鉴释文》音切反映的宋代音系--声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华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3):35-37,53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作者采用“反切比较法”,从3万余条音切中,整理出《资治通鉴释文》的音系,即宋代音系,旨在揭示该音系声类的特点,分述以下四部分:轻、重唇音相混;舌头音与舌上音相混;知、庄、章合流与精组合流;牙音和喉音相混。  相似文献   

7.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简称《释文》)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考察《资治通鉴释文》音切特征之大貌,可烛照宋代语音特点。南宋语音处于上承北宋、下启元代语音变化的阶段,反映着中古音系向近代语音系统的过渡与转变,这一阶段的音变现象研究属于语音演变转型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以下简称"<释文>")三十卷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切典型、集中地反映了宋代语音特点.承继此前已刊文专就"<释文>"音切反映的宋代音系--声类部分进行了探讨,这里专门就其韵类部分展开进一步探讨:采用"反切比较法",从3万余条音切中,整理出<资治通鉴释文>的音系,分述阳声韵、阴声韵、入声韵三部,揭示宋代音系韵类特征.  相似文献   

9.
《唐书释音》为宋人董冲所撰,属于宋代音释类著作,该书的音释材料集中体现了宋代实际语音,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唐书释音》声调系统穷尽性考察研究,得出《唐书释音》的音系主流为宋代通语音系,但这个音系与北方邵雍提出的音系相比,显得较为保守,发展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0.
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居于官话音系发展的最后阶段,反映的也是清代江淮官话语音系统。《音呼声韵总谱》音系中见、精系声母的腭化,照系声母的独立性,仍母与日母合并等现象,充分表现了清代末期江淮官话声母系统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结合《切韵》作者们的成书意图和态度倾向,从他们的“正音”意识出发来重新审视《切韵》音系的性质.从成书过程看,《切韵》音系是以金陵与洛阳为正音标准,参校了其它多地的方音,考核古书音注得到的语音系统;而从结果看,却反映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综合特点.  相似文献   

12.
邵荣芬先生的《切韵研究》可以称得上是继李荣先生《切韵音系》之后在《切韵》音研究上的又一部力作。《切韵研究》一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不拘成见,提出并充分论证《切韵》基础音系是洛阳音系,并掺杂一些金陵音性质的学术观点;持论有力,对高本汉的学说进一步修改论证;广涉文献,补充并修正前人的相关论述;小心求证,对"重纽"等一直疑而未决的问题提出新解等;"古今通观"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南宋语音处于上承北宋下启元代语音变化的阶段,反映着中古音系向近代音系统的过渡与转变,这一阶段的音变现象研究属于语音演变转型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史熠《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正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分析声类变化中的“浊音清化”现象可窥宋代音变特点之一二。  相似文献   

14.
<增补汇音>是一本方言韵书,它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漳州地区漳浦以东接近龙海、厦门一带方言的语音实际,本文将之与普通话音系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发现:<增补汇音>更多地保留了早期历史性的语音标准,而普通话则保留着晚期历史性的语音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切韵》与永明文学互相观照,并得出以下结论:《切韵》无论在命名上,还是在编写宗旨、编写原则和编写体例上,都忠实地体现了永明文人的文学主张;《切韵》在分韵上,更是全面继承了永明文人的诗歌用韵。文章还指出:《切韵》最主要的音系基础应该是金陵音,这个金陵音实际上就是以永明文人为代表的南方文人在做诗时所用的语音,它以东晋南渡以前的洛阳旧音为主干,同时吸收了一些吴音。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是上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时贤前彦对此时期的音韵学已有了全面的研究与论述。大体说来,两汉音系接近上古音系,而南北朝音系接近切韵音,三国魏晋正是变更的关键时期。因此,弄清这一时期语音的发展变化,对我们研究漫长的语音发展史无疑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喉音与牙音应是五音中最为活跃的两个音系,这种活跃不仅仅因为近古以后喉牙音的大量腭化与归零,更因为喉牙音内部的互转及喉牙音与其他音系的相转。音转是喉牙音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它对谐声、通假、声训、古书异文、一字多音等诸多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喉音与牙音应是五音中最为活跃的两个音系,这种活跃不仅仅因为近古以后喉牙音的大量腭化与归零,更因为喉牙音内部的互转及喉牙音与其他音系的相转。音转是喉牙音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它对谐声、通假、声训、古书异文、一字多音等诸多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列子释文》是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很有价值的材料,通过对《列子释文》声韵调的全面考察,发现它对《切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是中唐到晚唐语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音系。  相似文献   

20.
音步重音是汉语韵律音系学的基础问题,但目前学界对此争议颇大。叹词重叠和语气词连用都能构造为一个汉语音步,是考察汉语音步重音模式的重要材料。本文结合直觉夸张法、声学实验法和音系学理论分析法,考察了叹词重叠式音步和语气词连用式音步的重音位置和重音形式,认为此类音步的重音在右,且主要以音长凸显重度,这为既有说法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