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勇  谭淑珍 《科教文汇》2009,(3):214-215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综合分析法,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应该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将新农村体育朝着“生活化,简单、休闲、和谐化,开展途径多样化,运动项目民俗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2007年1月29日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本文从分析南昌市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点面结合、综合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投入加大,成效显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近几年村级负债几乎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成正比例增长,不容忽视,如不采取相应措施,长此以往,村级经济无法正常运行,将会违背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不能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新区迅速向城市近郊甚至远郊渗透,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改善城郊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从发展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构建城郊生态网络之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我党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城乡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社会事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二者的关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举措,包括建设“三农”信息商务平台、建立农业信息站、建立“农民信箱工程”、推广“三电合一”模式、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公开有关信息资源、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等。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欠缺,是当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造就农村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综合分析法,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应该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将新农村体育朝着"生活化,简单、休闲、和谐化,开展途径多样化,运动项目民俗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市场化、抓好小城镇建设、增加县级财政收入等措施是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强调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本文试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科技工作新思路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工农差距,改变农村面貌,建设和谐新村的新举措、新展望、新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村科技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需求。农村科技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村科技人员要更新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农村科技工作要引领和支撑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佟志武 《华夏星火》2008,(Z1):78-7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蓬勃发展。为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理清观光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观光农业差异化发展和政府带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文玲 《科教文汇》2008,(26):106-10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农村教育是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源动力,在大力发展“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必将大有所为。因此,必须认清和改革当前农村教育现存的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建设人才。然而,当前的农村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社区银行: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巧明  胡海鸥  王宏 《软科学》2009,23(9):59-63
通过总结美国社区银行在服务农村金融方面的成功经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于社区银行的内在需求,论证了社区银行是完善我国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并提出新农村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本指导方针。邯郸市曲周县白寨村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一企带一村,联建新农村”的创新模式。主要特点:一是改造传统农村为公司化经营的新农村,实现农村公司化;二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这一运作模式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瓶颈、人才缺乏关键问题,加速市场中企业资金、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社会公共服务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序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从体制上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对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面临较大的问题和困难。文章分析了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及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新农村建设对科技需求和不足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在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华夏星火》2008,(4):51-52
自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黟县根据黄山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旅结合为特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