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绿洲。  相似文献   

2.
周代军 《考试周刊》2013,(10):144-145
<正>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它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而成为高效课堂呢?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地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激发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人文情怀,倡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  相似文献   

4.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经过一年多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构建"学本·生命"课堂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回归教学原点,革新课堂教学,厘清教育本质,才能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学本·生命"课堂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出发点,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让知识与能力共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研究对"生命"和"生命教育"严重缺失,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鲜活感和生命感.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策略:唤醒生命意识,构建回归生活的语文课程生态观;唤醒课堂情绪,构建自主建构的语文课程学习观;倡导"生命关怀"告别"宏大叙事",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观.在语文的阅读、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方毅宁 《历史教学问题》2006,(5):104-107,51
课堂应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课堂。历史教育应是一种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教师所要做的是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充分成长的情境,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发学生的生命力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历史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本文以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朝的中外交流》(华东版)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六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生命课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一、《汉朝的中外交流》一课的教与学实践中外交流史、民族交往史一直都是历史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它提出要给学生提供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一、扬情——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魂"情感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已逐步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嗣,让学生充分展现生命活力,促进其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生态化的政治课堂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元素,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新型课堂。建构生态化的的政治课堂,就是要让课堂回归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生命活力的焕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生命自然地流淌;营造和谐共进的课堂环境,促进师生生命智慧的发展;形成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促生学生生命的自然成长。生态课堂使课堂充满生长活力,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呼唤课堂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中以生命发展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中不断发展,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气息。生命化的地理课堂,是引导每个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个性及经历产生不同的感受,走上正确的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并最终铸造丰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19世纪就指出:"课堂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场所,是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我们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理念为引领,积极构建中学政治学科的幸福课堂,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把知识、幽默、欢笑和积极的力量带入课堂,给课程和课堂增加"快乐含量",让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学生生命的灿烂,让学生充满活力地投入课堂学习,在益智、怡情、正心、诚意中自主成长,课堂成为学生真情迸发的乐园、师生思维涌聚的生活高地,成为共享发展的心路历程、心灵放飞的精神园地。  相似文献   

15.
构建动态课堂 焕发生命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已逐步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现生命活力,促进其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6.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课堂学习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7.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将"生命教育"与"知识教育"紧密结合。在生活化课堂中,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立足"生活",放飞"生命",让课堂因生活而灵动,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精选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挖掘课程内容突显生命教育,运用实践探究感悟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大连市101中学在"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高品质健康成长。课程改革从构建三级课程,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开展责任教育,为学生成长塑魂;实施生命课堂,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写道:"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把一个个生动的生物知识分解成一个个重点让学生课后背,这样机械的、枯燥的教学没有任何美感,缺乏生命力。试想,如此教学,如何让学生热爱生物这门学科?如何爱上生物课堂?在我看来,这不是生物课,而是"死物"课。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活"  相似文献   

20.
“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恩想指导下.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为前提.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情感和精神交流活动,充分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名学生都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它是“知识课堂”的延伸和发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