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工作中,可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的学习体验,尤其,对于高校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们,运用互联网等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可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虽在实践工作中,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高校管理者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对信息化教学建立正确的认知,采用科学方式开展教学,创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网络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运用信息技术也越来越普遍,现代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中。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大量的视听语言,将课本知识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思维强度,培养学生学习发散思维能力。本文通过介绍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优势,提出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蒋恭境 《亚太教育》2023,(7):172-174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使教育与时俱进。为此,将探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走进历史课堂,使其成为翻转课堂、优化情境、丰富资源、创新教学的核心工具,发挥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实现初中历史学科的创造性教学和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4):75-76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教学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于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数学智慧课堂。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思考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将两者巧妙的融合,这样才能符合新时代对于数学课堂的要求。文章就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的优势、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的几点思考以及是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孟小燕  朱铁锋 《大学教育》2022,(11):103-105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最新要求和发展路径。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设计中,在各个教学路径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促进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对高等数学的教学研究,分析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教学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实例探讨如何将数学方法、数学历史以及数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条件下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高等数学教育的特点,分析了信息技术优化高等数学教学的优势,提出了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为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韩登潮 《成长》2021,(2):140-140
信息技术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网络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成就了当今社会教学的主要教学理念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及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正。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信息化网络时代在教学模式的进步,重点研究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8.
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转课堂崇尚学习者中心、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信息技术融入翻转课堂,应始终抓住三个关键:课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传递;课内如何设计活动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课后如何达成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拓展。而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选择,应坚持"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观念,选择最契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将针对音乐课堂信息化教学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几点能够让音乐课堂"活"起来的信息化教学策略,希望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音乐课堂之间的整合,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更多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十年来高等职业专科院校的教学及高等数学的课堂实践,探讨将漫画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必要性,研究加强漫画和高等数学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更简单地理解高等数学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数学教学,而且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98):112-113
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融入了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条件的影响下,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也因此发生改变,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信息化条件下初中英语掌握式教学法,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数学史和高等数学教学息息相关,通过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坚韧不拔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发展的脉络,还原数学发展时前人火热的思考,充分展示高等数学的魅力,使课堂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教学的各个环节。预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信息化预习的构想,提出了信息化预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不仅是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让学生更加愉悦地去学习,使学习的效率不断地提高,信息化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应用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接收信息的情况进行合理化的调整,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影响下自主思考、体会和感悟。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进一步融合,本文针对康乐县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术给予的辅助情况进行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教育界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促进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合理改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铺开,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情感导入及作文教学等过程中都尝试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保障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真正得到提升。本文针对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期望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出现较大困难.作为教师需要通过融入信息技术,运用微课、智能课堂等技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助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科中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董贵琴 《天津教育》2022,(14):61-63
<正>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三通两平台”的逐步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更要转变思想,转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习和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入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施过程中,使课堂更具趣味性、直观性及灵动性,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又高效有趣.学生需要在物理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参与到初中物理的学习活动之中,并且在实验操作中锻炼一定的个人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教师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推动学生积极启发个人的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培养初中物理综合素养.本文主要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如何融入信息技术,从而打造更为活跃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真谛和源泉是让生活化的教学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脱离现实的状况,教师往往只重视具体的操作技能,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将生活融入信息技术课堂中,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作用于学生,适用于学生的原因就在于其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作用,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使教育结构和模式更加适配于当今学生的学习生活。信息技术对课堂学习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简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丰富的情境化内容等,正如教育改革所要求的一样,信息技术正在逐渐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