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模式,根据武夷学院“应用性、地方性、复合性”办学定位要求,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的任务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土建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构建“611”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以保证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建立符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交通大学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例,介绍了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定位、国际化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及实施5年以来人才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改革和校外企业培养方案制定两个方面阐述了t。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高夺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65+69-65,69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和市场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科各领域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日益精确化与定量化。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求的、具有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夏花 《海外英语》2022,(9):154-156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对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2)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培养人文属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创新应用型人才;(3)坚持实践教学与育人体系双构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4)坚持师资引进与培养并举,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专业为例,提出“四位一体”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框架,即通过对课程体系“、三个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体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开展系列改革,培养创新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新需求,按照我国新工科建设内涵,在深入调研所在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人才缺口的前提下,分析新经济环境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为例,研究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校企联合办学的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特点、目标与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既适应了企业需求,又保证了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为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大数据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工作需要,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培养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结合山东英才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培养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期望能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既要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又要紧跟工程技术创新的步伐。培养出的人才既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胜任岗位需求。而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应用型高校“桥梁工程”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改革,勇于开展实践,为全面提升桥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武鹤  葛琪  杨扬 《绥化学院学报》2013,(12):128-130
以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案.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等途径,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改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16年列为山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山西省特色专业,以学院转型发展为契机,依据学院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学院煤炭行业背景,分析转型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矿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构建,对转型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责任。本文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了探索与实践,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充分发挥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接轨的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工程环境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多沿袭传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分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是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把知识模块作为基本的教学构成单元,围绕土木工程专业能力的培养,把"模块"贯穿于相关教学活动,实践结果表明,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是培养工程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值得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毕业(培养)要求、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结合新工科建设及最新海事规则,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契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海运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应用型航运人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土木工程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要求,以改革和创新为先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工作实践,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良好机遇。在“双一流”背景下,师范院校为提升综合能力与教育水平,新师范课堂教学改革成为重点工作事项,同时有关新师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师范院校“双一流”背景下学术研究、重点探讨的热门话题。为了符合世界一流和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时代走向,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对师范类学生的人才需求,本文研究“双一流”新师范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策略,有助于推动师范院校各项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出符合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赵强  曹江涛  金鑫 《大学教育》2023,(18):101-104
课题组在石化控制类工程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把“产业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和OBE理念”融合贯通,将“知识、能力、素质”融合贯通,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造了新工科背景下的石化控制类专业群,营造了面向生产实际的育人环境,形成了基本完善的石化控制类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成效显著,培养了一批面向石油化工产业链,服务于生产与技术管控、设备与能源管理、安全与环保监控以及生产与运营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新工科人才。改革过程与成果对行业特色高校传统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发展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用性有着显著的提升。结合汉语言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前提下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思路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只有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才能够充分的培养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现阶段如何在文化创新的视角下开辟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对培养汉语言文学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然后从教学培养思路、实践培养思路以及理论研究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当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72-176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这是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困境,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以广西科技大学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平台,介绍了以“学院平台化、教学项目化、实践跨界化、服务社会化”加速融入区域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在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汽车“新四化”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实践,探索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的新手段、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