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译者行为理论范式的研究路径趋同性逐步增强,且缺乏相应的评估模式。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基于翻译学、社会学相关研究,尝试构建包括“翻译外”“译者层”“翻译内”三个维度的评价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汉译英项目,对译者“行为度”等参数进行分析,旨在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拓宽研究视野,开拓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译者行为批评"产生于国际译学研究"译者转向"的学理大背景下,其构建经历了对翻译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作为新生的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之一,"译者行为批评"具备系统性、术语性和工具性等理论特性,它从"译者"的行为切入,对翻译文本从语言内到语言外展开综合评价,推动了翻译批评的发展。经过十年的应用实践,学界从不同角度拓展"译者行为批评"研究范畴,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理论本体三方面。后续研究仍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加强研究,尤其是理论本体的研究亟待拓展,以提高理论的解释性和工具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却正强 《海外英语》2024,(7):28-30+49
政治文献英译能够助力外宣翻译,对权威文本的英译研究能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译者提供有益借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本是国内最优秀译者合作的结果,结合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其分析,能够全面了解译者的选择。译者在“求真”和“务实”两端力求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政治文献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强调了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身份、性别、政治立场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但自从该理论产生之日起,因其在观点上过于激进,在政治目的上过于鲜明,虽然"双性同体"的翻译思想对"度"的问题有所弥补,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不断地遭受到各种各样对其"度"的质疑和批评.探讨该理论中"度"的问题,可以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5.
因"翻译的性质"和"翻译的活动性质",译者行为自发受到语言制约和社会制约。"译者行为批评"作为一种翻译理论,它不但具有描述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规约功能。其规约功能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行为的语言性自律和社会性自律。通过分析发现:译者行为批评提供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并不是一条刚性的翻译准则,而是给译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的尺度,帮助译者更加清楚地认识翻译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方便译者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魏冉旭  徐未艾 《现代英语》2023,(14):120-122
文章借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翻译内外两个角度考察了白亚仁《第七天》英译本中的译者行为。通过翻译外的考察,分析发现译者个人、读者意识、翻译选材等方面凸显了很强的服务于社会和读者的务实性;通过翻译内的考察,结合对译本的分析,发现译者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展现求真与务实兼顾的语言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特点。通过审视翻译内外,分析得出译者白亚仁坚持“求真务实”的翻译准则,这种翻译行为对推动文化典籍的国际传播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都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霞 《文教资料》2020,(1):52-54
"译者行为"作为新兴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一个关键要素,在翻译行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作为研究翻译规律和译者默认翻译策略及翻译评估等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旨在通过国学经典的一个具体文本分析译者行为,通过分析比较两个译本寻求更加灵活、客观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通过对余国藩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研究发现,余国藩的译者行为与源语文化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译者在翻译中的“求真”行为主要体现在乡土意象、乡土情理、神仙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忠实。译者的“务实”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文本中源语文化的解读、中西文化的融通、文化内涵可读性的实现等方面。译者在翻译中“求真”行为的目的在于对源语文化的“务实”。而余国藩译者行为的动因源于他的学者型译者身份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Skopos目的论,引起西方翻译理论家的颇多争议,但在国内从翻译实践来批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文章仍然较少。从翻译实践来看,目的论存在优点,也存在缺陷。比较《洛丽塔》的两个译本后发现,译者并未前后一致地按照翻译目的进行翻译,目的论也无法为译文质量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化境论”是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是译学界的重要理论之一。目前译者将关注重点放在现代汉语和英语翻译之间,对文言文和英语之间的翻译研究有所忽略。该文主要通过三篇常见的文言文分析文中的翻译实例,对照同一文章的两个不同译本,探究其中的“化境”现象,以及实现“化境”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得出“化境论”与文言文英译的适配度,并且进一步挖掘“化境”的潜在价值,为文言文英译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不同译者因自身文化背景和翻译理念的差异,其译文效果各异。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式出发,对比分析《归去来兮辞》三个英译本,探究译文诗体和诗情不同程度的求真性与务实性,并简析译者行为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译论常将“信”和“等值”作为衡量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原文至上”原则,却忽视了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文章试图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观点,从作者、原作、译者和读者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者和原文文本不可能产生一种超越时空、惟一正确的终极性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与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忠实”和“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若仅以它们作为标准则无疑会使翻译批评具有很大的局限而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13.
从后结构主义看许渊冲的“创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后结构主义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消解了翻译领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提出了创译的新思维。许渊冲在中国古诗英译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创译论”,为诗歌韵体翻译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又确立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这正印证了解构思潮的创译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阐述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所提出的“译者的隐身”及其主张的“抵抗式”翻译策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质疑:首先,“抵抗式”翻译能否改变译者隐身的事实;其次,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和任务是什么;最后,“抵抗式”翻译能否作为反抗文化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最后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不动声色地留下操控的痕迹而无需刻意凸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批评研究是国内学术界的热点之一。黄勤教授的《王际真中国文学经典译介之译者行为研究》一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而深入的探索。本文结合该书内容,归纳了该书的研究视角、理论运用与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与启示意义,以期为建立更加全面具体的译者行为批评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翻译批评一直以来引起广泛的争议,人们往往从一个视角去批评另一个视角下翻译的文本,并提出对与错,忠实与否等翻译标准。随着翻译研究从规定性向描述性研究转向,翻译批评也应向描述转向,客观描述翻译行为和其背后的原因,用历史和时代的观点去辨证批评、分析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立足译者主体性、文本意义不确定性及文本阐释的多样性,结合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的多种英译,运用文献法、语料分析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对等理论视角、功能视角和读者接受视角对该翻译进行翻译批评,可以发现很难对其进行规定性判断。因此通过对Holmes的翻译学结构图的改进出发,分析出在翻译批评中应采取描述翻译批评模式,用描述的方法去分析译本和翻译活动,从而达到构建描述翻译批评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综观中国翻译史,译者对翻译的标准各有所感,由此催生了直译、意译、改编、编译等不同形式的翻译方式。不论何种翻译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叛逆"。只有把握好"适度"原则,译作才能更为广泛地为人接受。试从哲学"度"的角度,通过分析翻译中的两类相对对立现象:"直译"和"改写",浅谈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是另类的忠实。  相似文献   

18.
翻译理论在译者文体建构的过程中起到宏观把控作用,给译者提供多种释义的渠道,体现译者临时应变的能力并增加转译的速度,深化译本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论”,其内涵表征文学翻译文本所透视出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翻译实践以此为理论基础融合,以诗歌为课堂翻译实践的案例,探索许渊冲先生“三美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楠  张字超 《英语辅导》2014,(2):174-175,179
本文基于对许渊冲教授“三化”翻译理论和“三之”翻译目的的思考,认识到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指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将译文读者的实际情况作为采取何种翻译理论为指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受传统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传统的翻译批评要么局限于文本的比较分析,要么过分强调译者或读者的作用,割裂了翻译主客体间的相互联系,使翻译批评成为了一种"独白"。通过分析各个传统翻译批评的模式,吸取它们的建设性意见,为翻译批评理论的建构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